天天看點

黑格爾辯證法三大規律: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

大家好,這是一個小小的廣播閱讀。今天我們繼續介紹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的哲學,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基本邏輯是"正負",它們是一個螺旋式的過程,今天我們繼續講黑格爾:辯證法三個規律。

黑格爾辯證法三大規律: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

恩格斯總結了黑格爾的邏輯,提煉出三條定律:對立面統一定律、數量惡化定律和否定定律。而這三個規律也是正負邏輯關系,數量惡化的規律是事物的内在規律,否定的規律是事物發展的規律,而這三個規律的核心是:對立統一的規律。其餘兩部法律是相反的統一法的發展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一切都是沖突的統一,沖突是事物發展和變化的源泉和動力,正如老子所說,"災難的祝福,災難之地的祝福"。數量變質規律表明,事物的發展和變化具有變化形式的特征,從數量的變化開始,質的變化是數量變化的終結。否定定律揭示,沖突運動的過程具有特征,沖突運動是生命力的表達,其特點是自我否定和向對立面的轉變。是以,否定法則構成了辯證運動的本質,正如老子所說:"逆向運動,用弱之道",凡事,總有一種趨勢走向對立運動的變化和内在動機。

接下來,我們再具體談談辯證法的核心:"對立面的統一"。

黑格爾辯證法三大規律: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

在黑格爾看來,沒有什麼可以孤立地成長,你可以找到它的對立面,或者否認它,這樣事物就可以繼續發展,如果事物隻有純潔的一面,那麼就沒有意義,正如黑格爾所說:絕對的光明就像絕對的黑暗。

事物是相對相對的,這其實與中國的道家思想非常相似,老子說:"世人都知道美為美,惡有;是以,沒有生命,容易形成,長而短,高而低相,聲與聲,前後相,"路浪費,有仁;善惡美醜、高長短都比較不同,沒有一個人就沒有這個,沒有這樣的事情,正如莊子所說:"别無他物,無非。自我認識是看不見的,自我認識是已知的。

黑格爾辯證法三大規律: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

黑格爾認為,"自我意識"不能孤立存在。如果意識要審視自己的存在,它必須基于某種比較。也就是說,一個人必須有一個"非我"作為參考,才能了解什麼是"自我"。自我意識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以個人為中心的意識。在《自我的本質》一書中,有人說自我是由環境塑造的。自我不是我認為的我是誰,也不是你對我的看法,自我是我對我的看法。哲學家大衛·休谟也說過,自我隻是一堆知覺,是在知覺中塑造的,沒有絕對的自我存在。

黑格爾辯證法三大規律: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

正是因為隻有動物作為參照,我們才能了解自己,最愛的人就是愛自己,但他必須愛别人,或者恨别人才能表現出自愛。是以,所謂"自我"就是通過外人對"自我"的評論,來獲得對自己價值的了解。這裡有一個悖論:一方面,沒有"不是我"就沒有"自我",另一方面,沒有"自我",沒有"非我"。是以,自我意識從出生的那天起,就被困在"我"和"世界"之間是不能的,無限搖擺,在某種程度上,欲望是自我意識不滿足的狀态,這其實是叔本華悲觀的哲學,不滿足的欲望,會給我們帶來痛苦,解決這種痛苦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消除它的外在性, 這樣我們暫時停止了為"自我"找一隻腳的掙紮。這就是物質欲望的本質。

對立統一規律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為沖突的三個特征的四種理論:沖突的同一性和鬥争性、沖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沖突的不平衡,即主要沖突和次要沖突,沖突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後來馬克思批判和繼承了黑格爾的哲學思想,特别是"對立統一"的思想,發展了自己的唯物辯證法。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沖突分析法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法則,沖突雙方的統一鬥争促進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好了,今天就講了,如果你喜歡我的内容,請大家注意"小讀物",我們,下一個視訊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