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草科普|中國鳥種數量重新整理,1491種!

中國有多少種鳥類?在不同的年份,你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因為中國鳥類家族中總會有新的發現,這是一個不斷增長的數字。

據記載,從1964年到2000年,我國鳥類數量增加了104種。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鳥類數量持續增加。2018年,由鄭光梅編輯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目錄(第三版)》收錄了1,445種鳥類,2021年出版的《中國觀鳥手冊》将重新整理中國野外記錄的鳥類數量至1,491隻。

林草科普|中國鳥種數量重新整理,1491種!

白頰黑鼻涕蟲,發現于河南。攝影/于沙甯

中國鳥類的新紀錄意味着什麼?

中國鳥類的新紀錄究竟意味着什麼?最簡單的答案是,它們代表了物種分布的變化。

物種分布區是物種的重要生态資訊。當今物種的分布是其曆史分布區域不斷變化的結果。在地球的自我調節和演化過程中,地質和地理條件以及它們産生的環境因素在更大的時間尺度上發生變化。生物分布區在不同時空尺度上反複經曆萎縮膨脹的動态變化,而當代生物分布區是變化後形成的動态平衡産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分布模式來推測動物進化的曆史及其彼此之間的關系。

有些鳥類物種在一些地方出現,有多少,受山、江等地理因素和溫度、濕度、植被等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是物種進化的結果。

近年來的絕大多數新記錄都是由野外觀鳥者記錄的。中國的觀鳥者越多,覆寫面越廣,觀鳥水準越高,我們獲得高品質資訊的能力就越強。這種實時監測中國近1,500種鳥類區域的能力是任何鳥類分布圖都無法企及的。這些資料的積累和分析可以真正反映鳥類種群動态甚至環境變化的直接,長期和令人信服的趨勢。這也是觀鳥者在全球快速變化條件下為人類自然認知做出貢獻的寶貴資産。

中國有鳥類的新記錄嗎?

中國鳥類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我國有一些新的鳥類描述;二是随着區域調查的深入和觀鳥活動在中國的普及,發現了一些新的中國鳥類分布記錄;第三,随着系統分類方法的發展, 過去被形态學分類工作歸類為亞種的一些物種,通過啁啾聲、分子行為和進化史等綜合證據分析,被提升為獨立物種。

根據近年來新記錄鳥類的時間和地點,這些物種在中國重新分布的原因分為三類:一是原來分布區域遠離中國,新記錄出現在非繁殖季節,可能是由于氣候等不确定原因漂流到中國, 如蕨類植物 這些鳥類往往具有很強的遷徙和擴散能力,且原來分布區域接近中國,這已經确定或很可能在中國繁殖,冬季遷徙過境,主要針對雀類,第三,在中國的分布暫時未知,存在上述兩種可能性之一, 更多的文獻證據,如拉颚,彩虹蜂虎,藍腰短尾鹦鹉,休的白喉森林。

在哪裡可以找到新的記錄鳥類?

根據彙編,我國鳥類新記錄主要分布在三個熱點地區,即西部邊境省份(新疆、西藏、雲南、廣西)、沿海三省市(河北、天津、福建)和台灣。其中,西部新記錄物種的已知分布接近中國,一些物種最有可能在中國境内繁殖,過冬或過境,而出現在沿海和台灣的新記錄物種的原始分布則遠離中國,中國大多是偶爾的鳥類。這些地區未來将繼續成為中國鳥類新紀錄的熱點。(劉洋、王強編輯)

林草科普|中國鳥種數量重新整理,149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