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作者:陳老講曆史

清晨的太陽光從洞口直直地照射進來,雖然并不強烈,但還是把鹦鹉嘴龍布尼弄醒了。它睜開了眼睛,望着洞口的亮光伸了個懶腰。看來不能再睡了,否則今天又要餓肚子了。布尼想着,起身準備爬到洞外去。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恐龍

洞口的樹上幾隻長尾羽的孔子鳥正在嬉戲打鬧,就像往常一樣。布尼總是很羨慕它們,因為它似乎每天都看到它們在嬉鬧,卻看不到它們什麼時候去捕食。布尼并沒有急着出洞,一向小心謹慎的它仔細地把洞口周圍檢查了一番,這才從洞裡鑽了出來。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孔子鳥

清晨永遠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太陽慢慢升高,陽光努力地透過一層層的葉子想要照亮森林的最底層。看着頭頂上的葉子,還有一絲絲的陽光,布尼感覺到微風從體表的毛發中穿過。它還是喜歡外面廣闊的感覺,在那裡它可以盡情地奔跑,而不需要蜷縮在狹窄的洞穴中。布尼沿着自己熟悉的道路向森林深處跑去,它不能再在這兒享受微風了,它得抓緊時間去找東西吃,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就會變成敵人的獵物。在這個森林中,永遠都充滿了血腥的戰鬥,有時候布尼也覺得很累,但是,生存就是這樣,它知道。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清晨

布尼小跑了一陣,在一棵銀杏樹下停了下來,因為它發現了不少新發芽的蕨類植物,這些嫩綠的葉子對布尼來說是非常可口的,光是看着布尼就已經流口水了。布尼靠近這些新鮮的葉子,它堅硬的鹦鹉嘴狀的角質喙隻是一開一合就輕易地切斷了植物的根莖。隻一小會兒,一大串葉子就進了布尼的肚子裡。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蕨類植物

布尼放松下來,埋頭準備繼續享用蕨類植物。可就在這個時候,它再次聽到了那個聲響。這次,布尼辨清了聲音的來源,就在它的正上方。布尼馬上擡起頭,循着聲音望去,隻是它還來不及擡頭,一團藍色的影子從天而降,它的背部便感覺到了一陣劇痛, 像是被一個尖銳的武器刺穿了一樣。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布尼立刻意識到自已遭受到了攻擊,它放下嘴巴裡的食物,拼命朝前奔跑起來。藍色的陰影并沒有向布尼發起第二次攻擊,它隻是隔着一段距離跟在布尼身後。正當布尼跑出很遠,以為逃離了敵人的攻擊時,突然感覺到渾身無力,呼吸困難,一頭栽倒在地 上。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億萬年之後的1998年的夏天,人們發現了殺死布尼的兇手。

那時正值體育界的盛事,足球世界杯的舉行期間,整個世界都沉浸在世界杯的狂歡之中,足球成了最熱的話題。而在中國東北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一群來自北京的考察隊員卻對着滿山的石頭大打出手,似乎外面的世界和自己沒有多大的關系。這個小山村名叫四合屯,位于遼甯省北票市,周圍除了莊稼地和露出岩石的山丘并沒有什麼特别的地方,但是在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眼裡,這些石頭就是他們的寶貝。整個野外考察并不順利,連綿的小雨使得收尾工作遲遲無法完成。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恐龍化石

就在整個考察即将結束的6月24日發展,一 道場暴風雨不期而至。一道閃電劃過陰沉的天空,樹木在強風中左右搖擺。上午雨過天晴,各項工作又有條不紊的展開,科考隊将挖據的重心放在村北山梁的采集坑上。或許是最後一天的關系, 大家都鼓足幹勁,剝離岩層的速度也比平時快得多。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日上三竿,大概上午10點鐘左右,隊員們挖出的岩石碎片中開始發現有化石存在的迹象,看來這裡離化石富集層不遠了。于是大家放慢了挖掘的速度,開始仔細地打量每一塊經手的岩石。 科考隊員李萌芳仔細地清理着出現化石的岩層,就在毛刷掃過之處,一塊黑灰色的頁岩吸引了他的目光。李萌芳停了下來,壓低身子仔細地觀察着,在剛剛清理過的岩石上露出了一個動物的印痕。雖然整體的輪廓無法看清,但是可以辨認出它的頭部和上面的一排彎刀狀的小牙齒,而一旁的一 些黑色的印痕似乎是羽毛!李萌芳一陣激動,他立即将自己的發現告訴了大家。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科考隊的主力人員很快圍了過來,随者含有化石的岩石被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隻長着羽毛的恐龍化石标本出現在大家面前,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 要知道這可是第一塊由中國古生物學家挖掘的帶帶有羽毛的恐龍化石,在整個古生物界有着重要的曆史意義。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中國鳥龍

這塊珍貴的化石被發現後,中國古生物學家徐裡、汪筱林和吳肖春等就開始對其進行研究,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1999年9月出版的《自然》雜志上,新物種被命名為中國鳥龍。目前存放于中國北京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内。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中國鳥龍,學名的意思為“來自中國的像鳥一樣的蜥蜴”,中國鳥龍模式種被命名為千禧中國鳥龍。是為了紀念即将到來的千禧年,中國鳥龍生存于形今1.25億年前白垩世的中國東北,是一種長有羽毛的小型馳龍科恐龍,其化石發現于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的義縣組。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熱河生物群

中國鳥龍體長1m,高0.4m,,體重5kg,是一種結構輕巧的肉食性恐龍。由于發現的化石比較完整,使得我們有機會較為仔細地研究中國鳥龍的結構,進而在形态學、構造學以及生理學上對其有一個準确的認識。中國鳥龍長有一個大腦袋,長14cm,頭骨占身體的比例要大于其他大部分馳龍科恐龍。中國鳥龍的頭骨嘴鼻部細長,腦部膨大,其鼻孔、眶前孔和眼眶很大,整個頭骨從側面看呈三角形。大眼眶不但表示中國鳥龍是一雙大眼睛,而且其中容納的大量視神經可能預示着它有一定的夜視能力。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中國鳥龍的嘴中長有匕首狀的小牙齒,共後緣留有鋸齒,這種結構可以用于切開獵物皮膚。中國鳥龍的的脖子細長,由10節頸椎組成。它的前肢位于軀幹兩側,其股骨、桡骨、尺骨差不多一樣長,其中光是指爪便占去了整個前肢的1/3。中國鳥龍的尾巴由24節尾椎骨組成,其尾部有明顯的筋腱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加強尾巴的穩定性,便于控制方向和平衡。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中國鳥龍化石的珍貴之處就是清晰地儲存了羽毛結構,除了後肢下部外,幾乎整個頭顱、軀幹、四肢、尾部都分布有纖維狀的原始羽毛,但是在前肢附近局部儲存了具有羽軸的短羽毛。經過對這些羽毛長度的測量,研究人員列出了這樣一份資料:頭部2cm,頸部3cm,肩部、後肢和驅幹超過5cm。中國鳥龍的羽毛并不具備現代鳥類所具有的次要分支與羽小支,其身上的羽毛更多的是用來保溫和效耀的,并不具備飛行的能力。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到這裡似乎中國鳥龍的故事就要結束了,但是2009年末的份研究報告卻又次讓它成為古生物界乃至整個世界的焦點。如果你看過電影《侏羅紀公園》,那麼一定記得其中兇神惡煞的雙嵴龍,我們暫且不讨論它的設計是否科學,單是它那噴毒的奇招就讓觀衆大開眼界。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侏羅紀公園

恐龍會使用毒液,在以前那隻是科幻作家編撰出來的東西罷了。但是2009年12月2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電子版上報道了由中國東北大學教授鞏恩普帶領的中美研究小組的最新研究:生活在中國遼西1.25億年前的中國鳥龍長有毒牙,它是在恐龍家族中第一次發現使用毒液和毒牙的物種。看來這似乎是《侏羅紀公園》偉大的預知了,隻不過他們弄錯了主角。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發現中國鳥龍長有毒牙的過程很偶然。2007 年,鞏恩普等人研究馳龍家族分化時意外發現,中國鳥龍又細又長的牙齒上竟然長有凹槽。中國鳥龍的牙齒尖利而且向後彎,牙齒上面有一道貫穿全齒的槽。鞏恩普說:“這些牙很長,像刀劍一樣,看上去就像蛇的毒牙。”而博恩海姆表示,他們不但找到了有溝槽的牙齒,還找到頭骨上的其他結構,它可能會把毒液腺藏在上腭骨的凹穴裡,通着用來輸送毒液的槽,還有一個毒液正好可以進入有溝槽的牙齒的區域。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博恩海姆表示,這種結構和後溝牙類毒蛇及毒蜥的毒牙結構很類似。而澳洲墨爾本大學生物學家弗雷( bryan fry )在2000年初曾經發表論文稱,他發現科摩多龍的嘴裡有毒腺。博恩海姆說,弗雷的研究給他很大的啟發:“我們看到有文章說科摩多龍有毒液、鬣蜥有毒液,于是突然領悟:原來中國鳥龍上腭的凹槽是幹這個用的。

今天我們來了解中國鳥龍,白垩世的“優雅”獵手

當然,對于這項研究報告,其他人還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中華鳥龍牙齒上的槽是給獵物放血用的,有的人認為那些槽是新牙替換舊牙時的生長通道。關于中華鳥龍使用的毒液,大部分人認為是作用于血液的神經性毒液。無論中國鳥龍是否存在毒牙結構,它都為古生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