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科學家開發瘧疾疫苗:接種弱化活瘧原蟲,服用氯喹等藥物

作者:澎湃新聞

記者 何麗萍

2016年4月,中國報告了最後一例本土原發性瘧疾病例,五年多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中國已認證消除瘧疾認證。然而,在全球範圍内,瘧疾的負擔仍然很沉重,特别是在受災嚴重的非洲地區,那裡每年發生90%以上的全球瘧疾病例。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瘧疾免疫學和疫苗實驗室主任Patrick Duffy教授和其他人認為,在全球瘧疾負擔停滞不前之際,開發具有持續免疫力的疫苗迫在眉睫。

美科學家開發瘧疾疫苗:接種弱化活瘧原蟲,服用氯喹等藥物

中原標準時間6月30日晚,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線上發表了達菲及其同僚發表的一篇題為《兩種化學聯合PfSPZ疫苗誘導肝i》的論文,報道了瘧疾疫苗的政策:接種弱化的瘧疾寄生蟲,然後使用預防性藥物治療。該試驗表現出高水準的保護,其中包括56名受試者。

在同一時期,《自然》雜志還發表了來自西雅圖兒童研究所全球傳染病中心的Nana K. Minkah和其他人的意見評論。Minkah等人報告了一種使用活的,完整的惡性瘧原蟲的疫苗接種政策,該政策提供了高水準的感染預防,"在尋找有效的瘧疾疫苗方面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美科學家開發瘧疾疫苗:接種弱化活瘧原蟲,服用氯喹等藥物

瘧疾是由寄生蟲惡性瘧原蟲引起的,并通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在人體内,孢子樣寄生蟲,稱為孢子,進入肝髒并在肝細胞中複制。數以千計的傳染性寄生蟲被釋放到血液中并感染紅細胞。人類感染的第一階段發生在肝髒中,在肝髒階段沒有任何疾病症狀,第二階段在血液中,但在血液階段可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盡管科學家在140年前将瘧疾寄生蟲确定為瘧疾病原體,但目前還沒有疫苗可以提供高水準的瘧疾寄生蟲感染保護。瘧疾寄生蟲有大約5,300個基因,其基因組的複雜性和寄生蟲複雜的生命周期阻礙了疫苗的開發。

孢子與肝髒階段一起被稱為PE期,自50多年前以來一直是瘧疾疫苗開發的目标。在他們的論文中,Duffy等人簡要回顧了瘧疾疫苗開發的曆史。在20世紀80年代,葛蘭素史克(GSK)開始開發瘧疾候選疫苗RTS。S(商品名Moquirix)是惡性瘧原蟲孢子的主要表面蛋白,稱為環孢子蟲蛋白CSP,先前的臨床試驗表明可以預防約40%的瘧疾病例,包括約30%危及生命的嚴重瘧疾。

然而,鑒于使用單蛋白疫苗方法的局限性,使用感染肝髒但不引起瘧疾的活PE寄生蟲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重複的有缺陷的惡性瘧原蟲輻射解毒孢子(PfSPZ-RAS)免疫是迄今為止研究最多的全寄生蟲疫苗。候選疫苗Sanaria PfSPZ在CHMI(受控人類瘧疾感染)和非洲自然傳播環境中的同源(即疫苗中相同的惡性瘧原蟲菌株)和異質性(不同菌株)中具有保護作用。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Duffy及其同僚優化了化學疫苗接種(CVac)方案,即針對無菌,純化,低溫儲存,傳染性惡性瘧原蟲孢子(PfSPZ),乙胺和氯喹的疫苗接種,這些疫苗分别在預防pYR或氯喹的情況下殺死肝髒和血液階段寄生蟲。

幾天後,該團隊對56名健康的成年志願者和一劑乙胺或氯喹進行了免疫接種。他們在針對同源和異質性受控人類瘧疾感染(CHMI)免疫三個月後評估了疫苗的療效。

研究發現,較高劑量的疫苗與更高水準的疫苗有效性相關。在PfSPZ-CVac(PYR)劑量增加四倍後,疫苗對同源CHMI的保護作用從22.2%增加到87.5%,在高劑量下,疫苗對異質CHMI的保護作用為77.8%。

美科學家開發瘧疾疫苗:接種弱化活瘧原蟲,服用氯喹等藥物

PfSPZ-CVac(CQ)計劃更好,用高劑量氯喹的傳染性孢子免疫,并在六個人中實作100%的保護,長達三個月,對抗巴西發現的7G8菌株。這驗證了重要的非特異性保護作用,因為有效的疫苗必須保護各種自然循環的惡性瘧原蟲菌株。

美科學家開發瘧疾疫苗:接種弱化活瘧原蟲,服用氯喹等藥物

Minkah等人還指出,開發成功瘧疾疫苗的一個主要障礙是惡性瘧原蟲菌株的全球多樣性。

Minkah等人還評論說,在這種報道的疫苗中仍有一些局限性需要注意。最令人關切的是,這種活寄生蟲疫苗需要嚴格遵守使用伴随藥物的要求,以預防接種疫苗引起的瘧疾。這在對照臨床試驗中是可能的,但如果數十億人接種疫苗,則很難實施。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目前任何全寄生疫苗戰略都需要在活蚊子中産生孢子,進而在擴大生産方面面臨重大挑戰。

負責編輯:李躍群

校對:石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