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航母不僅是國家軍力的象征,更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如今,全球各大海洋國家,都在競相發展航母技術。而中國海軍,憑借三艘航母已穩坐世界海軍前三的寶座。而在這場航母競賽中,美國依然保持着領先地位,其新一代福特級核航母“肯尼迪”号的即将服役,更是引發了全球關注。
我們知道,美目前坐擁11艘核航母,航母數量占據全球過半。主要由10艘尼米茲級和1艘福特号組成。但美國并不滿足于此,為了鞏固海洋霸權,美國在建造福特級一号艦“福特号”沒多久,又開建了二号艦“肯尼迪号” 舷号:CVN-79。
并在2019年10月底正式下水,造價約140億美元。2024年2月進行了電磁彈射試驗。
“肯尼迪”号航母,作為福特級的二号艦,繼承了“福特”号的先進技術,并在其基礎上進行了諸多改進,避免了之前的諸多故障問題,比如電磁彈射問題、武器升降機問題、通信網絡問題等等。其滿載排水量約11.2萬噸,堪稱海上的巨無霸。
更令人矚目的是,它或将搭載75架F-35C戰鬥機,這種第五代戰機具備隐身性能和強大的作戰能力。通過先進的電磁彈射裝置,“肯尼迪”号能夠實作每45秒起飛一架戰機的驚人速度,大大提升了航母的作戰效率,在未來的海上空戰中,占據了極大的優勢。
除了強大的艦載機編隊,“肯尼迪”号還可能搭載雷射武器等先進裝備。這些武器系統具備遠端打擊能力,能夠對敵方航母、衛星和飛彈構成重大威脅。這使得“肯尼迪”号不僅擁有強大的防禦能力,更具備了進攻性戰略威懾力。
如果這一消息成真,那麼“肯尼迪”号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上霸主,讓任何潛在的對手都望而生畏。就連俄專家連稱贊道:如果這些系數變成現實,那麼該航母技術起碼領先世界20年。
然而,“肯尼迪”号的研發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由于采用了大量新技術和複雜系統,該航母在建造和測試過程中遭遇了諸多挑戰。美國海軍不得不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來解決這些問題,以確定“肯尼迪”号能夠順利服役并形成戰鬥力。
一開始,美宣稱預估在2022年服役,結果海試過程遭遇問題過多,一推再推。但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肯尼迪号很可能達到傳遞标準。
可見,“肯尼迪”号核動力航母的亮相,無疑将進一步提升美國的海上實力。它的龐大體量、先進戰機和強大武器系統,都使得它成為未來海戰中的一大殺器。對于其他國家而言,如何應對這樣一艘強大的航母,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