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尤溪朱子祭典吸引衆多海内外人士,南韓教授:引發我很多思考

尤溪朱子祭典吸引衆多海内外人士,南韓教授:引發我很多思考

01:48

10月17日,紀念朱子誕辰894周年祭典在尤溪縣舉行。 澎湃新聞記者 陳鑫露 孫駿(01:48)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天不生考亭,仲尼如長夜”,10月17日上午,伴随着雄渾莊嚴的吟誦,紀念朱子誕辰894周年祭典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拉開帷幕。

朱熹,别号紫陽,是大陸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理學集大成者,被後世尊稱為“朱子”。

明木刻孤本《紫陽朱氏建安譜·文公年譜》記載了他的出生:“是年九月十五日,生公于延平尤溪鄭氏寓舍。婺源井出赤虹三日,面側生七點,人并稱異。”

朱子集南宋前儒學思想之大成,建構了“緻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的理學思想體系,影響了中國社會近千年,是在中國文化史上與孔子并峙的兩座高峰,素有“北孔南朱”之稱。

為弘揚朱子文化時代價值,推動朱子文化多方位傳承發展,10月15日-17日,第三屆考亭論壇在朱子誕生地福建尤溪成功舉辦。

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要活動之一,此次祭典活動邀請了300多位海内外朱子學專家、學者及朱子後裔齊聚尤溪朱子文化園,禮敬先賢聖哲。

“朱子的想法和觀念太厲害”

尤溪是朱熹的誕生地,在朱子誕辰日舉辦祭典活動是尤溪的一大傳統,最早可追溯到嘉熙元年1237年。

近年來,尤溪縣結合曆史資料研究,挖掘整理,進一步完善了“朱熹祭典”,并于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朱熹誕辰日,在朱子文化園舉行祭典活動。

朱子文化園位于尤溪城關水南,是朱子的誕育地,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主要建築有南溪書院、開山書院、縣博物館、朱子文化苑以及朱子廣場等景點。此次祭典的主祭儀式在新落成的尤溪朱子文化園二期內建殿進行。

尤溪朱子祭典吸引衆多海内外人士,南韓教授:引發我很多思考

10月17日,紀念朱子誕辰894周年祭典在尤溪縣舉行。 澎湃新聞記者 陳鑫露 圖

17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祭典現場了解到,本次祭典共設進場、開殿、初獻、亞獻、終獻、飲福、賜胙、禮成、上香、撤馔等十項儀程。

在莊嚴肅穆的環境中,全體與祭人員行敬拜之禮,并齊誦《朱子家訓》,傳承朱子家禮,緬懷先賢聖哲。

“一到尤溪,我們立馬就到了朱熹誕育之地南溪書院。”無錫白丹山紫陽朱氏後裔聯誼會主任朱福明是參與本次祭典的朱子後裔,“我們的先人如此偉大,作為後代真的很自豪。”

他告訴澎湃新聞,此次代表團裡有一位86歲的老人家,“我們擔心他的身體健康,勸他不要來了,但他堅持要來”。朱福明說,大家也能了解這份心,因為他自己也快80了,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參加這樣的先祖祭典了,是以這次一定要來。

“朱子的想法、觀念太厲害了!”參加本次祭典的南韓留學生權純奎表示,在南韓時他沒有接觸過這樣的文化,但是參加了這次活動之後,了解了很多,“我想下一次還要來到這裡,來學習了解朱子的文化。”

一本朱子族譜的傳承

朱熹長子第27代後裔朱金龍,在祭祀大典舉辦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說,今天淩晨4點他就已經去祭拜過朱子了,400多年前的《紫陽朱氏建安譜》原本,如今正保留在自己家裡,由父親保管,是家裡的傳家寶,在十年動亂中,奶奶怕被當“四舊”查抄,用布包封當作枕頭,才得以儲存。

朱金龍說,正是家譜裡的記載,證明了朱熹的出生地是福建尤溪。家譜裡所提到的鄭氏寓舍,就是現在南溪書院的所在地,原名為鄭安道别墅,嘉熙元年(1237),當時的知縣李修改建為書院,祭祀朱氏父子。到寶祐元年(1253),宋理宗禦題“南溪書院”。

尤溪朱子祭典吸引衆多海内外人士,南韓教授:引發我很多思考

10月17日,各地朱子後人來到尤溪參加朱子誕辰894周年祭典。 澎湃新聞記者 王珏玮 圖

根據福建日報報道,朱金龍家裡儲存的明木刻孤本,是除世系外的全國孤本,彙編了朱熹相關的資料,對研究朱熹的曆史有重要參考。

“我讀國中的時候,父親給了我一本《千家詩》,他說裡面有好幾首是我老祖宗留下來的,讓我讀一下,那個時候我才真正知道我是朱熹的後代。”

出生于1964年的朱金龍,18歲開始在銀行工作,擔任會計和出納40年,退休後正在帶孫女,“她今年7歲,我正準備給她讀《千家詩》,希望後代都是坦坦正正的人。”

“我們都以是朱熹誕生地的人為榮”

第三屆考亭論壇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主辦。從10月15-17日,“與君共弦歌”朱子古琴音樂會、《南溪書院志》新書首發式、亞洲朱子文化交流校地合作簽約暨授牌儀式、朱子詩詞書法名家作品展、朱子詩詞大會等活動輪番上演,讓參與者享受到“朱子文化”傳承千年、影響世界的魅力。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哲學系教授陳來在考亭論壇上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朱熹作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文化可以被視為對孔孟思想的進一步闡釋與推進,并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意義。

尤溪朱子祭典吸引衆多海内外人士,南韓教授:引發我很多思考

10月17日,紀念朱子誕辰894周年祭典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王珏玮 圖

本屆考亭論壇還吸引了來自美國、南韓、土耳其等國家研究朱子文化的學者。

美國著名漢學家、哈佛大學東亞曆史與語言博士、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告訴澎湃新聞,他的女兒也在研究中國曆史,朱熹及其同時代人的思想都很有趣,他也經常朋友聊朱子文化。

南韓同德女子大學教授朱光鎬也是朱熹的後裔,他說,參加朱子祭典儀式,感到非常興奮,引發了他很多思考。他還感謝尤溪對朱子文化保護傳承的辛勤付出。

近年來,尤溪縣積極挖掘提煉朱子文化精華,打造一批朱子文化項目硬體設施,并結合文化内涵,推出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進一步推動了朱子文化的保護、研究和傳承。

為了確定祭典的順利進行,現場還有衆多志願者在默默付出。柯瑞清是祭典志願者之一,她說:“這是我第二次做祭典志願者,很榮幸很激動。”。

張敏則是負責嘉賓引導和會場秩序維持工作的志願者。談及感受,她很自豪地說,自己雖不是朱熹後代,但是作為尤溪人,從小就會受到朱子文化的熏陶,“在尤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這句詩大家經常挂在嘴邊,我們都以是朱熹誕生地的人為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