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汽車平價風吹到歐美

電動汽車平價風吹到歐美
電動汽車平價風吹到歐美

目前,歐美市場電動汽車需求疲軟,電動汽車售價較高以及車型選擇較少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大環境下,歐美消費者對于成本變得更加敏感。與中國市場一樣,關于油電同價的呼聲越來越高,低價電動汽車受到市場追捧。日前,大衆汽車品牌首席執行官施文韬透露,大衆汽車品牌的目标是在2027年之前推出8款全新平價電動車型,以赢回市場佔有率。此外,特斯拉、福特、雷諾等越來越多的跨國車企都開始将目光轉向低價電動汽車,計劃推出售價2萬~3萬美元或歐元的經濟型電動車型,希望為萎靡不振的電動車市注入一針強心劑。

聚焦平價車型 寄望刺激消費需求

實際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歐美市場電動汽車需求增速出現明顯放緩,部分地區甚至轉向了下滑,主要原因是經濟前景低迷,再加上德國、法國等多個國家補貼終止或退坡,消費者也不願意再為電動汽車支付高溢價。在這種情況下,開發低價電動汽車被更多車企提上了日程。

10月11日,特斯拉釋出了名為Cybercab的Robotaxi,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表示,預計該車的成本将低于3萬美元,2026年投入生産。據悉,特斯拉還将于2025年上半年啟動一款入門級電動車型的生産,這就是市場上備受關注的特斯拉Model 2,該車售價預計為2.5萬美元。

美國傳統車企巨頭福特汽車也有類似的計劃,今年6月底,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在一次活動上公開透露,該公司将推出一款售價3萬美元的純電動車型,該車将在大約兩年半内實作盈利。法利并未透露這款純電動車型的具體參數,但稱其主要競争對手是比亞迪等中國車企,以及特斯拉的低價入門級車型。

法利表示,在推進電動化方面,福特将把重點放在小型電動汽車上;大型卡車和SUV則仍将以燃油驅動形式呈現,作為福特的利潤引擎。“作為一家汽車制造商,你必須做出徹底的改變才能讓電動汽車盈利。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更小、更實惠的電動汽車上,就目前而言,大型電動汽車可能永遠沒辦法賺到錢,因為電池價格太高了。”法利說,“小型車對于電動汽車的普及非常重要。”

在歐洲,大衆集團、雷諾等已經開始行動。雷諾首席執行官盧卡·德·梅奧表示,小型電動汽車更容易實作降本,因為可以縮小電池組尺寸,而電池組通常占到電動汽車總成本的40%左右。今年5月底,雷諾一位發言人對外透露,要與中國夥伴一同開發新一代Twingo電動汽車,預計售價将低于2萬歐元。“新款Twingo的開發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我們計劃在兩年内完成全部研發流程。”該發言人表示,“為了提升研發效率并控制成本,我們決定與中國合作夥伴聯手進行該項目。新款Twingo的設計和進階工程階段将在法國完成,而生産已确定在歐洲實施。”

此外,Stellantis集團旗下的雪鐵龍品牌在歐洲市場推出了全新的純電動車型e-C3,起售價定為2.33萬歐元,續駛裡程為320公裡,與中國車企在平價電動汽車市場展開競争。雪鐵龍品牌首席執行官蒂埃裡·科斯卡斯還表示,該品牌計劃在2025年初推出更便宜的e-C3電動汽車,起售價為2萬歐元,而續駛裡程将縮短至200公裡。

電動汽車平價風吹到歐美

購車補貼漸退 主動降低購買門檻

可以看出,在電動化程序放緩的大背景下,歐美車企把電動化轉型的希望放在了尺寸更小、更平價的電動汽車上,售價控制在3萬美元以下,甚至是2萬美元左右。相比之下,目前歐美市面上的電動汽車售價普遍在3.5萬美元以上。例如,福特純電動皮卡F-150閃電的起售價約為5.7萬美元,純電動SUV野馬Mach-E的起售價約為4.2萬美元,大衆ID.4起售價約為4萬歐元。

瑞銀此前釋出的一份報告指出,由于整體車市的不确定性以及家庭購買力降級制約了歐洲家庭的汽車消費能力,消費者希望市場上能有更多價格更低的入門級電動車型。美國市場也是一樣,通用汽車旗下的雪佛蘭Equinox EV之是以在美國熱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新車起售價約為3.5萬美元,且有資格享受7500美元的美國聯邦稅收抵免,其實際購買價為2.7萬美元左右,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門檻。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歐美國家為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提供了不菲的購車補貼,有效刺激了消費需求。但随着補貼逐漸退坡甚至取消,消費者的熱情也随之消退。以德國為例,該國政府去年12月取消了電動汽車購車補貼,此後德國電動汽車銷量就一直“跌跌不休”,今年前9個月同比下降了20%。

今年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不溫不火,與補貼政策變動也有一定的關系。從2024年1月1日起,美國電動汽車補貼新規正式生效。由于新規将中國電池供應鍊企業排除在外,美國在售的多款電動汽車失去了最高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資格。

歸根結底,價格仍是影響電動汽車普及最關鍵的因素之一,而且現在歐美消費者也不再願意為電動汽車支付高溢價了。在購車補貼漸退的情況下,要刺激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車企隻能主動為消費者降低購買門檻,推出大衆能夠負擔得起的平價車型,并通過規模效應努力實作盈利。“我們必須生産出能夠盈利的電動汽車,并讓它們以可負擔的價格上路。”施文韬如是說。

電動汽車平價風吹到歐美

降本關鍵在于電池 從三元锂轉向磷酸鐵锂

衆所周知,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元件,其成本占據整車成本相當高的比例。以往,跨國車企一般都選擇的是三元锂技術路線,而在成本優勢更明顯的磷酸鐵锂電池風靡中國市場之後,越來越多的跨國車企也轉向了磷酸鐵锂電池。為了打造低價電動車型,特斯拉、大衆集團、寶馬、梅賽德斯-奔馳、雷諾、福特、現代汽車、日産、豐田、本田等海外車企,都已經或計劃引入磷酸鐵锂電池。

其中,福特與甯德時代此前達成了合作,拟采用甯德時代授權的技術,在美國工廠生産磷酸鐵锂電池。今年8月,福特方面表示,其美國密歇根州電池工廠的磷酸鐵锂電池生産将于2026年如期開始,并将符合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優惠條件。雙方的合作雖然受到了一些美國議員的強烈批評,但福特一位發言人表示,協定的條款沒有改變。

繼福特之後,作為同行的通用汽車也選擇通過磷酸鐵锂電池來降本。在10月8日的投資者日上,負責電池業務的通用汽車副總裁庫爾特·凱爾蒂宣布,計劃采用磷酸鐵锂電池技術,進而将每輛電動汽車的成本降低“多達60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9月25日,上汽通用發文稱,其聯合甯德時代,推出行業首個6C超快充磷酸鐵锂電池,并将于明年起,在新更新的奧特能準900V高壓電池架構投入使用。前不久還有消息稱,通用汽車與甯德時代正在洽談技術授權合作模式,計劃在北美共同建設一座磷酸鐵锂電池工廠。

另外,今年6月,由Stellantis、梅賽德斯-奔馳、道達爾能源合資的ACC電池公司宣布,暫停歐洲兩家電池工廠的建設項目,并計劃将産品轉向磷酸鐵锂電池。今年7月,雷諾集團旗下電動汽車部門Ampere宣布,将磷酸鐵锂電池技術納入其大規模生産電動汽車的計劃,并與LG新能源和甯德時代合作,在歐洲建立供應鍊,進而為Ampere供應磷酸鐵锂電池。

正如法利所言:“平價電動汽車汽車始于平價電池。”在降本壓力下,磷酸鐵锂電池需求有望迎來快速增長,讓歐美市場刮起電動汽車“平價風”。

文:張冬梅 編輯:萬瑩 版式:趙方婷

給小編加個雞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