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石破茂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的記者會上講話。
在内閣成員合影照中,石破茂(前排中)與中谷元(前排左二)的腹部處露出白色襯衫。
高市早苗在自民黨聯合新聞釋出會上發表講話,左為另一位自民黨總裁候選人小泉進次郎。 資料圖
2020年9月8日,在日本東京自民黨總部,當時的自民黨總裁候選人菅義偉(中)、岸田文雄(左)和石破茂出席聯合記者會。
10月9日,行人經過日本東京街頭的一處電子股指顯示屏。
當地時間10月15日,剛剛就任日本首相的石破茂将迎來另一場至關重要的決戰——日本國會衆議院選舉釋出選舉公示,27日投計票。多方預測此次自民黨與公民黨的執政聯盟在衆議院中的席位可能會減少,剛剛決出黨首的最大在野黨也虎視眈眈。
石破新内閣正式履職僅不到半個月,接連引外界質疑:内閣組建似乎顯示出完全告别安倍路線的迹象,高齡政客過多,“世襲制”政治并無改善;自戰後以來最快解散衆議院,緻使4個在野黨送出石破内閣不信任案;此前主張的“亞洲版北約”提議,卻頻頻碰壁遭冷遇……“新人面孔”石破茂,迎來了一個并不輕松的開局。
金權交易的腐敗醜聞“黑金”爆發後,為應對危機,自民黨内六大派閥相繼解散,這一執政黨進入“無派閥時代”。然而,權力的漩渦愈深愈暗,多股勢力接連現身攪局,實際形成了“無派閥時代裡錯綜複雜的派閥關系”,而“弱勢政治家”石破茂在其中如履薄冰。日本經曆安倍晉三政府和岸田文雄政府後,從一個困局走到了另外一個困局。
多位日本問題專家向南都、N視訊記者指出,石破茂新内閣組建,既要給國民帶來新鮮感,又要給予“造王者”以政治回報,還必須與“黑金醜聞”作出明确切割,實在難言其中困境。
如履薄冰的石破新内閣
當地時間10月1日,石破内閣正式就職。19位内閣成員名單公布,其中派系關系引發議論:被“造王”的石破茂将如何回饋“造王者”——兩位前首相岸田文雄與菅義偉。
成員名單給出了答案,也透露出石破茂“意外上位”後的如履薄冰。一方面,無派系成員人數過半,達到10人,看似延續了石破茂“無派系立場”風格,但實際上,10人中有兩人曾屬于石破茂本人已解散的小派系——“石破派”(水月會)。
另一方面,成員中原麻生派、原茂木派、原二階派、原岸田派、原森山派都各有位置,卻唯獨缺少原安倍派成員。不僅如此,石破茂還任命前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村上誠一郎任總務大臣。這是一位高舉“反安倍”大旗的人物,曾多次公開對安倍晉三表達不滿,稱其搞砸财政、金融、外交等。
此外,19人中,13人都是首次進入内閣,兩人為連任,還有4名前内閣大臣重新加入。至于黨内任命,日媒報道中,最為着重點出的是新任自民黨幹事長、“二把手”森山裕,以及副總裁菅義偉,一個“以黨内協調能力聞名”,一個“對無黨派成員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給出這個名單,石破茂很“難”:既要給國民以新鮮感,進而一掃前岸田政府的萎靡不振;又要給予助力自己登上自民黨總裁之位的“造王者”以資源回報,實作黨内暫時的政治平衡;還要與導緻岸田政府下台的直接原因——金權交易的腐敗醜聞“黑金”作切割,遠離受黨紀處分的數十名涉事者占比最高的原安倍派閥。
天津師範大學講師王鵬飛向南都記者指出,在“黑金醜聞”爆發後,為應對危機,自民黨内六大派閥相繼解散,而石破茂選擇的新内閣,實際展現了“自民黨無派閥時代裡錯綜複雜的派閥關系”。
“一方面,他要與岸田文雄和菅義偉達成合作,擁立岸田派的人物,甚至繼承岸田的部分經濟路線,同時照顧菅義偉勢力下具體展現為‘無派閥’的人員進入内閣,另一方面也給國民以交代,用13個新面孔實作政權的重新整理感。”
王鵬飛表示,這兩個集團的人物是石破茂實作黨内穩定的基石,但他又不能制造出與其他保守派勢力完全決裂的“明面”,“于是他又提拔了一個大家都認的‘老人’——森山裕”。
原五大派閥“雨露均沾”,但安倍派被排除在外。王鵬飛向南都記者解釋道,“由此,石破茂實作了與安倍派的切割,遠離他們所帶來的‘黑金醜聞’漩渦,使得政權得以透露出一定的改革志向,符合石破茂‘了解與共鳴’的新内閣概念”。
日媒稱之為“政治基礎薄弱的首相,卻煞費苦心地打造黨派立場”。
選舉中的政治交易現全貌
高齡政客紮堆,石破新内閣在就職當日就鬧出“笑話”。據日媒報道,在當日的内閣成員合影照中,石破茂以及防衛大臣中谷元所穿的正裝看起來并不得體,褲子松垮,遭網民質疑合影時“露出了肚子”。對此,日媒解釋道,石破茂和中谷元實際露出的是打底襯衫,因陰影看起來像是露出了皮膚。
10月7日,日本内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在記者會上承認,由日本政府官方後續釋出的照片中,石破茂看起來像“露出肚子”的部分消失,是因為照片經過了“輕微的編輯”。
在報道此條新聞的媒體評論中,日本網民也多指出“高齡”問題,嘲諷稱,“肚子突出,雙腿叉開,雙手拖沓,脖子遲緩,眼神空洞,穿得亂七八糟就是思想混亂”。
但即使意識到這個問題,群眾也無可奈何。畢竟,今年參與自民黨總裁選舉的9名候選人中,隻有兩人是女性,僅兩位競争者年齡在60歲以下,超過一半的人都繼承了父親的立法區席位。
而這場“9人大混戰”,其實也是史無前例的。王鵬飛進一步解釋道,這直接導緻了決選必然會進入第二輪投票。由于各派閥推舉了多位候選人,選票被嚴重分散,首輪投票中無人能夠獲得過半數的票數。而深陷“黑金醜聞”的安倍派則未能推舉出任何候選人參選。
“本次總裁選舉投票現場禁止使用手機等。在選舉前,僅158名國會議員公開表明投票意向,是以議員票的動向難以完全掌握。選舉當天,各派閥名義上解散,加上多人參選,無法使用手機進行實時溝通,原派閥的上司者無法精确掌握有多少人能夠按照其要求投票——這便為‘跳票行為’創造了條件。在總裁選舉的第二輪投票中,派閥利益退居第二權重,大家選擇石破茂的首要原因在于,這個總裁是否能穩定政局,上司自民黨赢得下屆衆議院選舉。”
早在總裁選舉結束後,日本杏林大學綜合政策學部教授劉迪就曾向南都記者指出,“在第二輪投票中,有一個明顯的票數轉移是,投給候選人、日本前環境部長小泉進次郎的票轉投石破”。此外,還有來自岸田文雄的“随機票”。
“這些人的倒邊展現出無派閥時代的權力重組,使石破茂最終在第二輪投票中‘逆襲’。而為了赢得國民的信任,石破茂也必須在施政初期推行謙遜誠實的理念,進一步推動政治資金的透明化——在自己的新内閣尚未有實質性政策之前,首先實作與岸田内閣時期失政的切割。”王鵬飛表示。
為此,當地時間10月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召開臨時内閣會議,決定解散衆議院,提前大選。後續釋出的衆議院選舉日程則顯示,政府将在10月15日釋出選舉公示、27日投計票。
據日媒介紹,此次衆議院選舉發生在石破茂就任首相8日後,計票則是在26日後,都是自戰後以來的最短時間。正常情況下,日本國會衆議院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本屆衆議院議員的任期應于2025年10月屆滿。如此倉促解散,打得日本在野黨措手不及,質疑聲頻發。
衆議院解散後的措手不及
有趣的是,這幾天裡最忙碌的不隻有各陣營的衆議院潛在候選人,還有處理選舉物資的公司。據日媒報道,“很多人都對突然到來的衆議院解散感到恐慌”,許多處理選舉物資的公司正在抓緊準備發貨。
銷售辦公用品的Just Corporation自衆議院解散前兩天以來,就不斷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訂購和咨詢電話,還有很多相當緊急的要求,例如“我想在下周之前就拿到貨”。
為什麼搞出8天解散衆議院的“大動靜”?王鵬飛向南都記者解釋道,這其實是石破茂的一種表态,“石破内閣還沒正式開展任何工作,如果現在立即解散衆議院并進行大選,向國民問政,即便大選中是以前種種因素衆議院席位減少,也将被視為岸田時代的問題,與我石破茂無關。這是一種盡量保護政權、争取民意的政策”。
另一方面,石破茂還要面臨來自在野黨的攻讦。9月23日,在自民黨陷入總裁選舉混戰的同時,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也舉行了臨時大會,前首相野田佳彥成為新黨首。日本四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維新黨、日本共産黨、國民民主黨“集合”,将開始例行對自民黨展開猛烈攻擊。
“止損,在最短時間内止損。”王鵬飛指出,“是石破茂面對在野黨進逼所采取的手段。8天解散,各黨要立刻進入選舉籌備期,重要人物接連分散到各大選區去争取選民,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在野黨進行整合。”
這還沒完。石破茂所面臨的“第三股勢力”,來自自己剛剛打敗的總裁選舉對手——前任經濟安保大臣、受麻生派支援的高市早苗。
“雖然石破茂險勝,但實際上高市早苗的支援者并不少。如果解散衆議院的時間拖得更久,被排除在石破新内閣之外的原安倍派的極端保守主義者,甚至立憲民主黨的保守派,都可能在高市早苗的政治浪潮中集合,形成一股新勢力,出現離黨自立的風險,甚至可能導緻石破茂保不住最終的政權。”王鵬飛說。
為了“一箭雙雕”,石破茂決定,對于曾卷入“黑金醜聞”的部分議員,采取不承認其參選資格的措施。目前,這個名單已經增至12人,其中9日新公布的6人都是前安倍内閣成員。
王鵬飛表示,“如此一來,石破茂迅速掌握了衆議院選舉中的政治主導權。在這段時間内,參與選舉的議員無論其政治傾向如何,都必須聽從自民黨幹事長和選舉對策委員會的決策。若有人對抗,他将不被承認參選資格。通過這種方式,石破茂努力消除這次衆議院選舉中的反對力量,同時與‘黑金醜聞’劃清界限”。
日媒也做出了相似的猜測:石破茂之是以選擇盡早解散衆議院,是為了更好地利用黨總裁選舉的熱度,以期把握相對高支援率的時機。他要通過率領自民黨赢得衆議院選舉,實作衆議員的重新洗牌,來謀求個人政績,以此樹立自身在自民黨内的權威和凝聚力。
在完成第一個考驗——赢得衆議院多數席位後,石破茂所小心維系的、來自各大派系領袖對其的暫時性支援,也就保住了。接下來要做的是“改革”。
曾經的外交構想處處碰壁
在石破茂的新書《保守派政治家:我的政策,我的天命》中,他解釋道,他所謂的“保守主義”要求制止尋求倉促變革的“創新”,在保持迄今為止社會善良平穩的同時逐漸前進。
這或許一語道出了石破茂目前的“執政邏輯”——徐徐圖之。
外交問題也是如此。在石破茂上任前,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可能是其“亞洲版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外交構想。劉迪在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束當日曾向南都記者指出,石破茂主張建立“亞洲版北約”遏制中國,支援日本加入“五眼聯盟”。
“他還主張修改法律,使自衛隊在防空行動中可采取更激烈手段,甚至要求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推動日本軍事化。石破茂的強硬立場可能使亞太局勢更加緊張,同時他也不滿美軍在日本的特權地位,主張修訂美日地位協定,推動自衛隊在美設立基地。”
然而,石破茂首次亮相國際外交舞台後,這一幻想的泡沫迅速被各方戳破。當地時間10月10日,石破茂出席在寮國舉行的東盟峰會。日媒指出,或許是擔憂引起東南亞國家的警惕,石破茂限制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11日,防衛大臣中谷元也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16日至21日,他将通路比利時和意大利,出席北約防長會議、七國集團防長會議、日英意防長會議等,但“沒有讨論‘亞洲版北約’的計劃”。
王鵬飛告訴南都記者,在《保守派政治家:我的政策,我的天命》一書中,石破茂展現出的外交思路,并非單純的“國家主義”,“他與極右翼保守者不同,認為外交核心是務實”。
事實上,石破茂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是前首相田中角榮的弟子。田中是其進入政壇的推舉者,此後對其也多有提攜。石破茂在新書中還曾“特别大篇幅誇贊田中角榮對建立中日關系正常化的成就”。
“外交要務實,就一定要實作雙赢,這也是石破茂在自傳中提到過的。在其上任之後,日本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如何配合美國的操縱,而是在日益少子老齡化的真‘國難’下,在進入到衰落下行期的經濟困境中,如何維持國力的問題,這就要求石破茂必須進行多元化外交,實作外交平衡。”王鵬飛分析道。
在石破茂的核心經濟政策中,有一項被稱為“地方創生論”,特别強調了外資的重要性。“在一衣帶水的中國,存在如此龐大的市場,石破茂不可能放棄這個世界上最主要的新興經濟體之一。這也許将成為他對華政策的底層思路——互惠互利”。
統籌:南都記者 向雪妮 張倩寒 采寫:南都記者 肖玥 新華社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