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視訊加載中...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的對華轉向:權宜之計還是戰略抉擇?

“岸田老小子終于下台了!”日本網絡上,類似的評論刷屏了各大論壇。曆經數次黨内鬥争,石破茂終于在一片質疑聲中,如願以償地坐上了首相的寶座。然而,還沒等他屁股坐熱,新政府的對華态度就引發了軒然大波。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石破茂,這個名字對于關注中日關系的人來說并不陌生。這位自民黨内的“異類”,一直以來都被貼上“親中派”的标簽。此次上台,他更是大膽啟用了一批被認為對華友好的政客,組建了自己的“親中内閣”。

這一舉動,在日本政壇如同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一些右翼媒體坐不住了,開始瘋狂帶節奏,攻擊石破茂“軟弱”、“賣國”。然而,石破茂似乎鐵了心要和中國“搞好關系”。新任外相岩屋毅在記者會上的一番話,更是語驚四座:“如果我們一直說‘厭惡中韓’,那日本的外交就搞不成了”。短短23個字,卻像一把利刃,撕開了日本外交的遮羞布。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新政府,新氣象?解讀日本對華态度的轉變

石破茂内閣的人事安排,可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提拔的幾位關鍵人物,都與中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首先是留任内閣官房長官的林芳正。這位政壇老将,可不是什麼“善茬”。他曾擔任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與中國政界關系密切。據說,他私下裡對中國文化也頗有研究,甚至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其次是新任财務大臣加藤勝信。這位老兄看似低調,實則是個“狠角色”。當年,正是他帶頭反對前任首相菅義偉的對台政策,并公開強調中日關系的“紅線”不可觸碰。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當然,要說最“親中”的,還得數新任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這位老先生可是中國的“老朋友”了,曾多次通路中國,甚至被授予了湖南長沙“榮譽市民”的稱号。據說,他每次來中國,都會帶上家鄉的特産,和中國朋友們分享。

這幾位“知華派”的加入,無疑給石破茂内閣增添了一抹“中國紅”。而新任外相岩屋毅的表态,更是将日本對華政策的轉變擺上了台面。

“厭惡中韓”,這句話道出了日本右翼政客的真實心态。然而,在如今的國際形勢下,這種“情緒化”的外交還能走多遠?岩屋毅的這番話,與其說是對中國的示好,不如說是對日本自身處境的清醒認識。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在10月4日的就職演說中,石破茂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高調宣布要推進與中國的“戰略互惠關系”,并在所有層面上保持溝通。

這番表态,在日本國内引發了巨大争議。一些人認為,這是石破茂向中國“示弱”,是在“出賣日本利益”。也有人認為,這是石破茂的“政治手腕”,是為了争取中國的支援,以擺脫日本目前的困境。

内外困境下的權衡:解析日本對華轉向背後的動因

石破茂的對華轉向,并非一時興起,而是深思熟慮後的戰略抉擇。日本,這個曾經的“亞洲四小龍”,如今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首先是外部環境的惡化。美國,這個日本一直以來的“靠山”,如今自身都難保。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讓日本這個“小弟”開始懷疑人生。拜登上台後,雖然試圖修複與盟友的關系,但美國霸權衰落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與此同時,中美博弈日益激烈,亞太地區成為全球地緣政治的“震中”。夾在中美之間的日本,如同走鋼絲一般,稍有不慎就會跌入深淵。

其次是内部挑戰的加劇。日本經濟長期低迷,老齡化、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社會沖突不斷激化。石破茂政府上台後,支援率一直低迷,随時可能被“趕下台”。在這種情況下,石破茂必須找到一條出路,而中國,或許就是那根救命稻草。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從經濟上看,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是日本擺脫經濟困境的重要途徑。

從安全上看,日本需要中國的幫助,來應對北韓半島問題、恐怖主義等傳統安全威脅。

從外交上看,改善與中國的關系,可以提升日本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

是以,石破茂的對華轉向,既是“權宜之計”,也是“戰略抉擇”。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戰略互惠關系”的迷思:中日關系的未來走向

石破茂的“示好”,中國自然不會拒絕。然而,中方也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這是中國對日政策的一貫立場。中日關系的曆史,充滿了血淚和教訓。日本隻有正視曆史,深刻檢討侵略戰争的罪行,才能赢得中國人民的信任。

石破茂政府雖然釋放出了一些積極信号,但日本國内的右翼勢力依然強大,他們試圖否認曆史、美化侵略,甚至叫嚣“挑戰中國”。此外,日本對美同盟的束縛,也限制了中日關系的發展。石破茂雖然提出要修改《日美地位協定》,但日本在安全上對美國的依賴,短時間内難以改變。是以,中日關系的未來,依然充滿變數。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石破茂的政治豪賭:新政策能否帶領日本走出困境?

石破茂的對華轉向,是一場豪賭。如果賭赢了,他将帶領日本走出困境,成為日本政壇的“一代枭雄”。如果賭輸了,他将成為日本右翼勢力的“替罪羊”,政治生涯也将就此終結。然而,石破茂面臨的挑戰,遠不止于此。低迷的支援率、政治資金醜聞、日本國内的右翼勢力,都可能成為他推行新政策的阻礙。

石破茂能否帶領日本走出困境,讓我們拭目以待。“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石破茂的“親中”戲碼能演多久?石破茂上台後,中日關系似乎迎來了久違的“蜜月期”。然而,這“蜜月期”能持續多久,卻是一個未知數。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10月1日,就在石破茂就任首相的當天,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給大洋彼岸的美國總統拜登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石破茂擺出了一副“小弟”的姿态,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繼承岸田文雄的路線,繼續強化美日同盟,加強在經濟安全等領域的合作。這通電話,讓那些對石破茂“抱有幻想”的人瞬間清醒。

“說好的‘戰略互惠關系’呢?怎麼一轉頭就跑去給美國人表忠心了?”“看來,石破茂的‘親中’,不過是權宜之計,是為了麻痹中國,好讓美國放心大膽地對付中國。”網絡上,質疑聲、嘲諷聲此起彼伏。面對質疑,石破茂的支援者們辯解說,這隻是“外交辭令”,不必過度解讀。他們還搬出了石破茂之前的“豪言壯語”——要修改《日美地位協定》,實作日美關系的“平等”。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多年來,日本群眾對《日美地位協定》怨聲載道,要求修改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然而,曆屆日本政府都對此無能為力。石破茂真的有勇氣去觸碰美國的“逆鱗”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與拜登的通話中,石破茂對修改《日美地位協定》隻字未提,隻是含糊其辭地表示,希望今後能找到機會“展開讨論”。

這番說辭,與其說是“談判”,不如說是“乞求”。由此可見,石破茂的“對華轉向”,更多的是一種“戰術性調整”,是為了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以擷取最大的利益。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石破茂政府的對華政策,讓人想起了一個詞——“竹子外交”。所謂“竹子外交”,指的是東南亞國家在面對大國競争時,采取的一種“靈活務實”的外交政策。這些國家就像竹子一樣,随風搖擺,不輕易選邊站隊,以求在大國博弈中“獨善其身”。然而,日本畢竟不是東南亞國家。

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馬前卒”,日本早已被綁上了美國的“戰車”。近年來,日本積極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拉攏印度、澳洲等國,試圖打造“亞洲版北約”,對中國進行圍堵。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石破茂上台後,雖然在對華 (說辭)上有所軟化,但在實際行動上,卻依然在跟随美國的步伐。例如,日本繼續加強與台灣地區的“官方往來”,甚至公開宣稱要“協防台灣”。此外,日本還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動”,派遣軍艦前往南海進行“巡航”,對中國的主權和安全構成威脅。石破茂的“對華轉向”,更像是“披着羊皮的狼”,試圖用“友好”的外衣,來掩蓋其“敵視”中國的本質。

石破茂的對華轉向,是日本外交的一次“豪賭”。然而,這“豪賭”能否成功,取決于日本能否真正放棄“冷戰思維”,能否真正做到“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中日關系,道阻且長,行則将至。

參考信源:《“如果我們一直說‘厭惡中韓’,那日本外交就搞不成了”》中國經濟網2024-10-04 08:08

《石破茂将任日本首相,“臨時駕照”要“轉正”仍待考驗》封面新聞2024-09-29 19:39·

《石破茂将于10月1日就任日本首相 石破茂:考慮在美設自衛隊基地》 央視網2024-09-29 14:38

《日媒:石破茂基本敲定自民黨高層和内閣人事安排》 央視網2024-09-30 08:18

新政府,新氣象?日本新外相對華表态了,中日關系将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