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棗香四溢。時下,靖遠縣的大棗陸續成熟并迎來豐收,紅彤彤的棗子挂滿枝頭,散發出誘人的香氣,不僅裝點了豐收的畫卷,也吸引了衆多遊客前來采摘、品嘗和采購,為當地群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靖遠縣石門鄉大棗栽培曆史悠久,憑借得天獨厚的光照條件和适宜的生長環境,這裡産出的大棗糖味純正,皮薄肉厚、甜醇十足,入口松而不僵硬,幹燥不相粘,棗面色澤紅亮聲名遠揚。走進石門鄉小口村,放眼望去滿目盡綠,成片的棗樹林立、枝條繁茂,密密匝匝、碩大飽滿的大棗綴滿枝頭、長勢喜人。
【石門鄉安韋村村民 高國金】我今年種了10多畝棗樹,畝産在2000斤左右。咱們的大棗沒有任何工業污染,大棗長的時期比較長,氣候好,是以糖分很高,口感香甜軟糯。
大棗的豐收不僅為棗農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也帶動了當地相關産業的發展。許多遊客慕名而來,體驗采摘樂趣,品嘗大棗美味,購買大棗産品,這不僅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也增加了群衆的收入來源。
【大棗收購商 石武太】我們石門大棗品質非常好,全國的客商和消費者都非常認可,現在脆棗基本上發往山東、山西、陝西等地,等過一段時間軟棗成熟,就可以發往全國各地了,歡迎大家來我們石門品嘗采購。
據悉,目前石門鄉大棗種植面積達1.4萬畝,主要分布在小口、安韋、茨灘、壩灘、石門等村,年産大棗、鮮棗2100萬斤左右,産值4550餘萬元。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一直以來,靖遠縣堅持把紅棗品質優、品牌強、市場高作為紅棗産業發展的關鍵來抓,持續加強大棗種植的精細化管理和技術指導,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在棗樹整形修剪、科學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上下功夫,幫助棗農提高種植技術和管理水準,做大做強棗産業,多措并舉實作“棗”緻富。
靖遠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沈意祥 于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