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堯村、張河村位于新城鄉東南部,兩村四面環山,湯峪河穿境而過,屬于河谷盆地地形,氣候溫和濕潤,漢麻種植曆史悠久。今年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中的原則,調整農業産業布局結構,兩村種植傳統漢麻1035畝,其中種植主體330畝,農戶種植705畝,現漢麻喜獲豐收,兩村組織人力、車輛搶收漢麻,群衆增收指日可待。
喜看稻菽千重浪。金秋九月,王堯村到處一幅漢麻豐收的景象,群衆搶抓有利天氣,組織機械、人力收割漢麻。種植大戶趙小剛說:“他今年種植漢麻100畝,種植前期,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流轉土地15戶100畝,種植結束後進行田間管理,施底肥和接苗肥兩次,除草兩次,7月底對花麻進行挑揀,現在到了漢麻成熟季節,每天雇傭勞動力50人左右上地收割運輸漢麻,兩輛脫粒機晝夜轟鳴在晾曬場脫離麻子,目前已經收割過半,預計收益10萬元左右。”群衆安金瑞笑着說,“我每天在家門口割麻,一天下來掙100元,大概收割20多天,全部割完能掙2000元左右,心裡挺高興的。”
下一步,新城鄉将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優勢、精心培育壯大漢麻産業,立足漢麻傳統種植的優勢和今年李灣村推廣引進漢麻農作倒茬種植經驗基礎上,形成富民增收“翻倍”模式,實作“閑田”變“忙田”,一茬地兩遍種,多掙一季錢。發揮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的示範帶動作用,改進種植技術,購置新型機械,種植新型漢麻,不斷提高漢麻種植的機械化水準和産量,引導更多群衆參與漢麻種植,帶動群衆增收緻富,助力鄉村産業振興,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清水融媒資訊員 劉少華)
來源:清水縣新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