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資訊來源于allaboutbirds,birdfact,featheredphotography。

喜鵲是聰明的鴉科動物的一員,大約有17種喜鵲,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大陸最常見的喜鵲是歐亞喜鵲和普通喜鵲。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像所有鴉科動物一樣,喜鵲是非常精明和聰明的鳥類。事實上,科學家們認為喜鵲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之一,它們能在鏡子中準确地辨認出自己,且能解決一些需要進階邏輯和創造性才能解決的問題。

而喜鵲的智慧在它們的巢穴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現,這些巢穴通常很大、堅固且設計精良。與大多數敞開式鳥巢不同,許多喜鵲會建造帶有側門的圓頂巢。圓頂用泥土和苔藓粘合在一起,可能需要數周時間才能建成。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今天咱們就來細聊一下喜鵲的巢穴。

喜鵲的巢穴

喜鵲對很多鳥類來說,并不怎麼受歡迎。雖然它們很少像杜鵑一樣用自己的幼鳥去占領其他鳥類的巢穴,但喜鵲也會去攻擊和吃其他鳥類的幼崽和蛋。這些當然是自然行為,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喜鵲和其他鴉科動物通常不會減少其栖息地的鳴禽數量。事實上,一些研究發現,喜鵲和烏鴉反而增加了當地鳴禽的數量。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喜鵲是一種适應性很強的鳥類,築巢地點多種多樣,不過喜鵲的築巢位置還是有偏好的,它們喜歡栖息在高大茂密的樹木和多刺的灌木叢中,它們一般喜歡在10米以上的高樹上築巢。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雖然喜鵲在農村、半農村和農業環境中最為常見,但它們也經常在城鎮、城市和公園築巢。在這些情況下,喜鵲通常會放棄建造它們喜歡的圓頂巢,去建造一個更簡單、頂部敞開的巢。

一項研究發現,約30%的巢穴是開放式的,而不是圓頂形的。

喜鵲的巢穴體積大、結構厚重,呈圓頂狀,一對經驗豐富的喜鵲建造的精心建造的巢穴寬度和高度約為50-75厘米。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它們由樹枝和木棍制成,裡面有一個泥杯。是的,真的是泥巴做的,這個泥杯通常是在最先建造的,泥土可以用于将初始結構固定在樹上。圓頂喜鵲巢有側門,看起來有點像懸挂在樹上的木屋。

北半球的喜鵲在春季繁殖季節之前的冬天開始築巢。是以,它們通常最遲在三月就能築好巢。雌喜鵲通常會在四月産下第一窩,雌喜鵲會一直築巢,直到幼鳥長出羽毛。大多數雌喜鵲每年隻産一窩。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這麼費勁造出來的巢穴自然要好好珍惜,大多數喜鵲都是定居的,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巢穴裡。

喜鵲如何築巢?

喜鵲真的是非常聰明的鳥類,它們的巢穴建造得非常精巧。兩隻喜鵲會合作築巢,雄鳥通常會在雌鳥築巢時将材料運送到巢穴。一旦巢穴内的材料足夠多了,兩隻喜鵲就會一起築巢。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上文簡單提了一嘴,大多數喜鵲築巢都是從堅固的平台或泥杯開始的,這樣可以将巢穴底部固定在樹上。打好基礎後,喜鵲會先用樹枝和木棍建造圓頂,從底部到圓頂的高度約為75厘米。一旦圓頂從頂部密封,喜鵲就會用更多的泥土和苔藓來固定結構它們的巢穴結構。最後,巢穴内部會鋪上苔藓、動物毛皮、羽毛和其他柔軟材料。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很多人類制作的東西都會被喜鵲拿走當建築材料,是以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去喜鵲巢穴找遺失物的情節。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不過喜鵲是有兩種建造模式的,第一種就是先用泥土來打基礎,然後在上面築巢;第二種是直接用樹枝和小樹枝搭建一個粗糙的三維結構,然後再填充内部。盡管不明白為何要有兩套方案,但科學家們想象,在特定的栖息地中,一種模式可能比另一種模式更有利。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這樣具有建造邏輯的巢穴非常牢固且密閉性強,完全可以抵抗住風雨雪的侵襲,要不然怎麼需要建造1-8周的時間呢?

喜鵲建造巢穴時間的差異為什麼會如此之大?

盡管喜鵲會長時間使用它們的巢穴,但保不齊巢穴會被摧毀,可能是一些壞心的動物,或者是壞心的人類以及強烈的自然災害,于是喜鵲就得重頭搭建巢穴。而其中經驗豐富的喜鵲建造的巢穴往往更大、更堅固,且它們的效率極其的快;那些新人則需要不斷試錯來建造,花的時間自然就比較長了。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另外,有些比較懶惰的喜鵲認為:圓頂對于巢的生存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是以它們會直接修建我們傳統認知裡的沒有頂的開放式巢穴,建造這種巢穴自然花不了多少時間。

約有30%-40% 的喜鵲巢穴會被喜鵲重複使用和更新。

關于喜鵲的繁殖

建造巢穴是為了什麼?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繁育後代,是以我們肯定也得了解一下關于喜鵲繁殖的一些小知識。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喜鵲在典型的春季繁殖季節産卵,該繁殖季節從3月下旬持續到6-7月份。不過這不是肯定的,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喜鵲的種類,它們的繁殖季節可能會提前或者推遲,甚至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喜鵲可能全年産卵。

喜鵲幾乎總是隻産一窩。但是,如果它們的産卵行動在季節初期失敗,它們通常會嘗試産下第二窩。不過如果選擇在同一個區域内繁殖的喜鵲太多了,或者是找不到合适的築巢地點,喜鵲也沒有那麼死心眼,它們會選擇将繁殖計劃推遲到第二年。英國的一項研究種顯示,在英國某個栖息地中,有多達25%-60%的喜鵲曾推遲到第二年繁殖。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雌喜鵲會産下2-6枚鳥蛋,這些鳥蛋大概3.5x2.4厘米那麼大,看起來是呈淡藍色或藍綠色,帶有橄榄褐色斑點,斑紋通常集中在一端。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經過了17天左右的孵化,小喜鵲就出生了,它們大約在26-30天後長出羽毛,此時它們通常會離開巢穴并散步到附近的樹枝上。

為什麼喜鵲窩不怕雨雪?外部簡陋随便,内部卻有“高科技”巧思!

小喜鵲還會與父母一起生活1-2個月,直到繁殖季節過後的秋天或冬天才會離開父母的領地。此後,喜鵲家族可能會在一起生活數年,有些小喜鵲甚至會留在父母身邊幫助父母撫養來年的兄弟姐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