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在文章開始前,問大夥兒一個問題,要是你的手機因為各種不湊巧,被鎖屏十年,看似沒有變磚,勝似變磚,你會怎麼辦?

最近,一位網名叫@尹娜娜 的網友,真的解開鎖屏十年的手機。她把這段經曆分享在抖音上,引來了兩千萬網友的圍觀。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根據部落客的說法,她的手機在 2015 年被鎖上,因自己換了手機,舊手機被家人多次輸入錯誤密碼,當時顯示需要 8 萬多個小時才能解開,因為當時趕着去學校,是以舊手機擱置在家。

直到最近,她才想起這回事。為了解開這台舊手機,她還特意在網上買了一根 iPhone 4s 的 30 pin 接口,解鎖螢幕,一股熟悉的味道撲面而來。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 App 圖示,把無數網友拉回到十年前的移動網際網路。

就拿系統界面來說,UI 還是拟物風格,iOS 設計風格從拟物走向扁平是 2013 年的 iOS 7,這意味着部落客手中的 iPhone 4s 系統至少是 iOS 6 或更早。

當時的照片、音樂和 Safari 圖示跟如今大相徑庭,weicoPro、蝦米音樂和格瓦拉電影這三個已經從網際網路消失的 App,如今有多少人還記得?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比如當時的 App 檔案夾展開動畫是下拉式,而不是如今的彈出展開。滴滴還是黃色 logo,仔細看叫“嘀嘀”,人人網還在,支付寶還有“錢包”兩字。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最令老狐感到意外的是美團,早期的美團圖示是藍色,而不是現在标志性的黃色,一時間,分不清美團和餓了麼是誰模仿了誰。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而支撐部落客沒有刷機的原因是舍不得手機裡的資料,裡面有她家老貓的視訊,如今那隻貓已經去世,讓人感慨萬千。

另外一個原因老狐在前文提過,這是部落客的舊手機,在有新機的前提下,這台 iPhone 4s 才有了留存十年的空間。

解開十年未用的手機,仿佛是打開了一個塵封十年的時間膠囊,将十年前的資訊,傳送到十年後浏覽,引起衆多網友的共鳴,他們紛紛曬起了自己十年前的 iPhone。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不同的網友對舊手機在意的點不同,有的網友看着手機相冊中的圖檔和視訊陷入回憶,不過想要把 iPhone 裡的照片和視訊導出來不容易。

有的部落客,喜歡解鎖螢幕或息屏時清脆的聲音,直到刷到這條視訊,老狐的情緒從感傷立馬變成歡樂,真是猝不及防。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簡單給大夥兒算一下,25255998 分鐘,約等于 42 萬個小時,17538 天,48 年,想要打開這台手機,确實需要等待些時日。

iPhone 如果出現長時間才能解鎖的情況,通常是連續輸入密碼多次的結果,連續輸入 4 次(親測),将會變成 1 分鐘後重試,再錯一次,變成 5 分鐘。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随着連續輸入的次數增加,稍後重試的時間也會增多,至于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解鎖螢幕是輸錯幾次,蘋果官網沒有解釋,老狐也不能拿自己手機測試。

在蘋果官網,有針對“iPhone 不可用”的解決方案,如果裝置的系統版本高于 iOS 15 ,可借助登入的 Apple ID,在聯網的情況下,點選螢幕底部的“忘記密碼”,之後按照要求輸入 Apple ID 的密碼,就可以“抹除”或“還原”裝置。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而如果手機的系統高于 iOS 17,在更改密碼 72 小時内手機不可用,還可以借助舊的手機密碼來解鎖手機。

再次選擇忘記密碼,點選輸入先前密碼,就能解鎖手機。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如果沒有更改密碼,抹除手機或還原裝置,手機裡的資料資料就沒了。

而如果留着手機幾年甚至幾十年後解鎖,就得再購買一台新手機。十年後,舊手機即使解鎖,也成了收藏品,相當于用一台手機的代價儲存資料。

這十年會發生很多變化,能把手機長時間保管好,也不容易,說不定搬一次家,就把手機弄沒了。

甚至可能因為随着時光流逝,發現曾經珍視的東西其實可有可無,忘了十年後還要解鎖手機,就連解鎖密碼都給忘了。

抹除裝置和等待數年,大家會怎麼選?

有部落客在微網誌上發起了投票,隻有大約 25% 的網友,選擇了等它十年,大部分網友選擇了刷機重置,甚至直接不要了。

手機被鎖 10 年終于解開,網友看完不淡定了

相信大部分手機使用者跟投票結果一樣,會選擇前者,不然十多年前在網上曬出手機長時間鎖屏的那群網友,現在怎麼大都沒了解鎖手機的消息呢?

最後建議螢幕前的大家,養成經常備份資料的習慣,這或許就不是一道選擇題。

參考資料:

抖音、微網誌、蘋果官網

編輯:餓羊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