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團在第四十七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位居金牌榜首位—展現中國青年技能人才的卓越風采(國際視點)
第四十七屆世界技能大賽15日晚在法國裡昂閉幕,中國代表團位居金牌榜、獎牌榜和團體總分首位。圖為中國代表團在閉幕式現場。
本報記者 于超凡攝
中國代表團選手在第四十七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比賽現場。
本報記者 尚凱元攝
第四十七屆世界技能大賽9月10日至15日在法國裡昂舉行,來自近7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400名選手參加。中國代表團在本次大賽中表現出色,以36枚金牌、9枚銀牌、4枚銅牌和8個優勝獎位居金牌榜、獎牌榜和團體總分首位。中國參賽選手以精湛技藝和專業精神,展現了中國青年技能人才的卓越風采,以及中國在職業技能人才培養上的成果。閉幕式上,上海作為第四十八屆世界技能大賽舉辦地,與裡昂進行了世界技能大賽會旗交接。
中國代表團取得多項突破
世界技能大賽每兩年舉辦一屆,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組織成員展示和交流職業技能的重要平台。第四十七屆世界技能大賽設有運輸與物流、結構與建築技術、制造與工程技術、資訊與通信技術、創意藝術與時尚、社會與個人服務6個大類59個比賽項目。
本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代表團的諸多突破令人矚目。共派出68名選手參加了全部比賽項目,參賽規模曆史最大,參賽項目最全;參賽選手平均年齡22歲,其中制造團隊挑戰賽項目選手獲得國家最佳選手獎,工業4.0項目選手以全場最高分榮膺“阿爾伯特·維達”大獎;數控銑項目實作金牌“五連冠”,砌築、時裝技術兩個項目實作“四連冠”,首次參加的6個項目比賽實作摘金奪銀……
“中國派出規模空前的參賽隊伍,在各個技能領域都有優秀表現,不僅展示了中國職業技能教育訓練的全面性,也可以看出中方對賽事的高度重視。”第四十七屆世界技能大賽組委會主席馬克斯·羅什對記者表示。
來自山東工業技師學院的學生孫偉龍獲得管道與制暖項目金牌。比賽期間,他需要完成瓦斯和供暖管路的制作與安裝、供排水系統的管路安裝等一系列複雜操作。該項目指導專家、山東工業技師學院教師朱彬介紹,今年是中國代表團第三次參加該項目比賽,随着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日益重視,中國在該項目的成績穩步提升。
比賽現場,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别賽法國參賽選手洛裡斯聚精會神地觀察中國數控銑項目選手的操作。他告訴記者,這項比賽是利用計算機數控銑床設計和加工複雜零件,不僅比速度,還要拼精度。“每個選手的操作風格都不太一樣,我期待着從中國選手那裡看看有什麼操作竅門。”
“世界技能大賽不僅是競賽,更是學習和交流的平台。”大賽園藝項目中國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黃山學院教授趙昌恒告訴記者,園藝項目的參賽成員中超過一半來自歐洲,施工标準和使用元素上也有很強的歐洲園藝特點。在每次世界技能大賽前,園藝項目中國集訓基地都會組織該項目的國際交流賽,助力隊員不斷開拓視野。糖藝西點制作項目選手劉欣茹在得獎後對記者表示:“參加比賽讓我接觸到了更多各國的優秀同行和友人,這比一枚金牌的收獲更大。”
中國企業助力提升全球技能标準
中國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組織,2011年首次參加世界技能大賽,至今已參加7屆大賽。閉幕式上,上海接過世界技能大賽會旗,世界技能大賽進入“中國時間”“上海時段”。“中國對青年技能發展高度重視,上海一定能呈現一屆精彩絕倫、極富創意的世界技能大賽。”世界技能組織主席克裡斯·漢弗萊斯表示。
“短短幾十年,中國在工業領域發展出了齊全的門類,培養了大量技術人才。”法國媒體“人才播客”記者奧馬爾·埃爾蒙塔塞爾在幾天時間裡觀看了幾乎所有項目,對中國選手的優秀表現印象深刻。他希望有機會到上海報道第四十八屆世界技能大賽,“聽說上海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技能博物館,我很想去看看,希望能深入了解中國職業技能發展的情況。”
本屆大賽上,先臨三維、遠鑄智能、中慧雲啟科技集團等多家中國企業獲得世界技能組織的認可,成為大賽的合作夥伴。參賽企業展示了在職業技能領域的創新與實力,也為提升全球技能标準作出了貢獻。
光電技術是中國申請設立的新賽項,也是首個以中國标準為基礎的世界技能大賽項目。中國企業唯康教育科技作為該項目的行業合作夥伴,現場提供裝置、教育訓練及技術支援,并負責“技能體驗”展台管理。據唯康教育科技營銷中心總監宋鵬介紹,除了光電技術項目,公司還為資訊網絡布線、健康與社會照護、電子技術和電氣裝置等多個項目提供裝置和技術支援。
軌道車輛技術項目首次亮相世界技能大賽,鄭州捷安高科是該項目的技術支援機關。該公司總經理高志生表示,軌道交通系統複雜龐大,其中安全是核心環節。捷安高科嚴格遵循世界技能大賽的标準,結合實際崗位需求,緻力于打造保障運維人員安全的仿真教育訓練和操作環境,積極為軌道交通領域的人才培養提供裝置和解決方案。
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架構下,中國技術和裝置不斷走向國際市場,助力各國培養更多技術人才。高志生表示:“中國企業希望為彌合全球技能鴻溝作出貢獻,幫助更多開發中國家的青年走上世界技能大賽的舞台。”
德國費斯托公司深耕中國市場超過30年,已為中國600多家企事業機關、高職院校與實訓基地提供了工業技術教育訓練解決方案。該公司董事奧利弗·尼斯表示,中國擁有豐富的賽事組織經驗,并且緻力于促進技能教育的發展,這與世界技能大賽的宗旨高度契合。費斯托公司将繼續為在上海舉行的第四十八屆世界技能大賽提供支援。
合力培育更多青年技能人才
世界技能大賽對參賽選手有年齡限制,最大年齡不得超過25歲,凸顯該賽事鼓勵青年投身技能事業的宗旨。法國勞工、衛生與團結事務部部長卡特琳·沃特蘭表示:“世界技能大賽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更是年輕人的職業跳闆,展示職業和技術的櫥窗。”
本次大賽期間還舉辦了世界技能論壇,主題為“将職業技術教育與教育訓練置于全球發展日程的頂端”。與會人士探讨了推動職業技術教育與教育訓練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以及面臨的技能需求快速變化、技能差距加大、認知偏見等挑戰。漢弗萊斯認為:“技能發展還沒有得到足夠認可,其産生的經濟和社會投資回報未能得到充分反映。我們的使命就是改變這種狀況。”
為展現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法國在裡昂市中心的白萊果廣場設有“職業村”,讓公衆有機會體驗各種技術。在裡昂歐洲展覽中心,每個比賽項目旁都另設“技能體驗”展台,展示該比賽項目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提供上手操作機會,一旁的展闆還介紹了法國教育系統關于該技能領域的文憑設定。
在歐特克公司設立的“技能體驗”展台前,參觀者可以通過操作搖桿,在虛拟的巴黎聖母院街區中徜徉。該公司技術支援專家塔裡克·拉赫馬尼曾參與巴黎聖母院三維模型的建構工作,該模型在巴黎聖母院火災後的修複過程中提供了重要支援。他對記者表示:“同許多其他行業一樣,建造行業未來将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我們必須為此提前做好人才培養的準備。”
據了解,本屆賽事期間,有7萬多名學生在各院校的組織下參觀了比賽。在場館内,記者看到很多老師揮着旗子,組織學生有序參觀。聖艾蒂安市盧瓦爾之井中學老師埃斯科告訴記者,她帶領初三年級6個班的學生來參觀,“這些學生年齡雖然還小,但是提前了解社會各類職業非常必要”。
世界技能大賽贊助與合作主任亞曆山大—阿米裡說:“我們希望通過為各個年齡段的參觀者提供體驗活動,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各種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我們希望激發人們的熱情,鼓勵更多年輕人思考未來可以學習什麼技能,這些技能可以帶來哪些職業機會。”
(本報法國裡昂9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