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民營銀行試點方案正式确定。此後,國内民營銀行陸續成立,時至今日已有19家民營銀行活躍在金融市場,成為傳統商業銀行的重要補充,對普惠金融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中報期落定,南都灣财社記者梳理發現,19家民營銀行中有8家公布了具體的營收、淨利潤等經營資料。從盈利角度來看,8家民營銀行中,淨利潤增長與下滑的公司數量剛好對半分,各為4家。
網商銀行營收最高
億聯銀行營收下滑
營收是企業經營的重要觀察名額,南都灣财社記者梳理了8家公布營收資料的民營企業,以觀察行業的現狀。
截至目前,根據wind資料顯示,網商銀行以100.76億元的營收高居第一。這一營收總量甚至超過了其餘7家民營銀行的營收總和。網商銀行的行業地位由此可見。
需要注意的是,在2023年财報對比中,網商銀行僅列民營銀行營收第二名,其與龍頭微衆銀行存在不小的差距。不過,微衆銀行并未釋出2024年半年報資料,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否拉進有待年報資料。
在網商銀行之後,新網銀行以29.88億元位居營收榜第二位,富民銀行以10.89億元位居營收榜第三。兩家西南區域的民營銀行彰顯了川渝地域的金融活力。
從變化的角度來看,灣區的梅州客商銀行增長最快。作為廣東省第一家民營銀行,客商銀行在2024年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4.66億元,同比增長48.01%,是營收增長最快的民營銀行。
在客商銀行之後,新網銀行、網商銀行分别為27.19%、20.57%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列第二位、第三位。需要注意的是,億聯銀行成為了8家民營銀行中唯一一家營收下滑的企業。
民營銀行整體淨利潤滑坡
同比減少2億元 下滑1.94%
從淨利潤的角度觀察,8家民營銀行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其中4家銀行表現為淨利潤的增長,其餘4家銀行則表現為淨利潤的下滑。
從總量的角度來看,網商銀行以14.43億元高居第一,并且領先第二名頗多。新網銀行位居第二,其淨利潤總額達到了3.99億元。其後分别為民商銀行的2.67億元以及富民銀行的2.27億元。
從淨利潤變化的角度來看,聚焦淨利潤下滑的銀行,億聯銀行以70.04%的下滑幅度居首。
此外,出現淨利潤下滑的銀行還有溫州民商銀行、四川新網銀行,不過兩者的整體下滑幅度均在10%以内。
在上述民營銀行之外,華通銀行、中關村銀行、客商銀行、富民銀行均出現了淨利潤的同比增長。其中華通銀行以245.11%的增幅高居第一。與淨利潤下滑的4家銀行相比,淨利潤增長的4家民營銀行在總體淨利潤體量上較低。
事實上,從官方資料來看,民營銀行在2024年上半年出現了整體淨利潤的滑坡。
8月9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了2024年商業銀行主要名額分機構類情況表(二季度)。其中,民營銀行的淨利潤為101億元,同比減少2億元,同比下滑1.94%。據悉,這也是上述資料公布來,民營銀行的首次淨利潤下滑。
對于民營銀行的淨利潤下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司長廖媛媛在8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上解釋道,“今年上半年,民營銀行總體是盈利的,但是有幾家民營銀行淨利潤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這些銀行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加大了撥備計提力度,直接影響了當期利潤,導緻了民營銀行淨利潤出現階段性下滑”。
觀察
網商銀行近年來首現淨利潤下滑 因違法違規被罰款735萬元,系民營銀行2024年以來第二大罰單
作為營收總量、淨利潤總量的雙料第一名,網商銀行的營收增速與淨利潤增速卻出現了鮮明的對比。
網商銀行在2024年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增長20.57%,實作淨利潤下滑31.19%。顯然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記者通過wind進一步梳理發現,網商銀行自2021年以來的中報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别為79.09%、65.69%、28.49%、-31.19%。這意味着網商銀行在近年來首次出現了淨利潤的下滑。對于淨利潤的下滑,網商銀行方面并未公布相關情況。
回顧網商銀行此前的2023年财報,彼時,公司公布的不良貸款率達到了2.28%,這一數值超過了微衆銀行等頭部競争對手。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銀行公布的貸款不良率是以逾期90天為統計口徑,網商銀行以逾期30天為統計口徑公布了不良貸款率,統計口徑的差異導緻在不良率上可能帶來一定的對比誤差。但從網商銀行自身變化角度來看,2021-2023年期間,公司公布的不良貸款率逐年攀升,從1.53%到1.94%,再到2.28%。
此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在8月份披露了一則行政處罰資訊,内容直指網商銀行存在的13項違法違規事實。
具體來看,13項違法違規事實包括:1、未及時披露公司治理中的重大變更事項;2、重大關聯交易未經審查審批持續開展;3、未經審批變更經營場所;4、遲報涉刑案件資訊;5、未按規定公示服務價格資訊;6、個人貸款管理不審慎,貸款資金被挪作他用;7、非潔淨轉讓信貸資産,虛假出表;8、違反規定提高存款利率;9、未确定貸款資金受托支付限額且未落實受托支付監管要求;10、非标管理不審慎;11、未足額計量票據轉貼現業務信用風險權重資産;12、對代銷的信托産品稽核不嚴;13、理财産品投資業務的會計科目使用不正确。
網商銀行也因上述13項違規問題被罰款735萬元,據悉這是民營銀行2024年以來的第二大罰單。
億聯銀行營收、淨利潤降幅均居首位 因違反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規定等,被重罰758.34萬元
億聯銀行在2024年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下滑4.94%、淨利潤下滑70.04%。這意味着,億聯銀行出現了營收、淨利潤的雙下滑,且下滑幅度均在已公布資料的民營銀行中位居第一。
記者通過wind梳理發現,億聯銀行在2021-2024年期間的4期半年報資料中,出現了3次淨利潤的下滑,分别為2021H1、2022H1、2024H1。在2023年半年報中,億聯銀行實作淨利潤的增長42.20%,為近4年來的唯一正增長。
在3個淨利潤下滑的報告期中,2024年上半年70.04%的下滑幅度高居第一,這意味着億聯銀行創下了近年來最差的淨利潤增長情況。
事實上,除了在業績上表現不佳之外,億聯銀行還在年内收到了監管的大額“罰單”。
3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公布一份行政處罰資訊公示表。内容顯示,億聯銀行因三項違規行為被重罰758.34萬元,時任财富創新部專家孫某也是以被罰款25.53萬元。
具體來看,億聯銀行違法的三項規定包括:1、違反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規定;2、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别義務;3、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
其中,所謂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是指不法分子利用電信、網際網路等技術,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植入木馬等手段,誘騙(盜取)被害人資金彙(存)入其控制的銀行賬戶實施的違法犯罪。
統籌:李穎
采寫:南都·灣财社記者 吳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