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開學已有半個月了,各年級的課程本該按部就班的進行,可國中年部的同學們卻連教材都不全,江蘇省有不少家長反映:學校把剛發下不久的實體教材又全部收回去了,一本都不允許外流。
家長們困惑不已:隻聽說過汽車因為品質問題被緊急召回的,難道教材也有品質問題?向其他家長百般打聽才得知:原來是今年的八上實體教材出現了問題,上面要求,必須一本不落的全部召回。
家長還沒搞清楚狀況,但有細心的學生卻已經發現了端倪,暑假提前補課預習八上教材的學生很多,一個班級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對八上的基礎知識已經掌握60%了。
教材“一個錯字”值868萬!八上實體全被召回,耽誤一周課值嗎?
而新教材發下來之後,多數學生都對新教材好奇不已,來回翻閱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不對勁:新教材中的一個儀器名稱,和自己補習時學的不一樣。
在八上實體課本第69頁的内容中,在描述平行光通過透鏡的光路時,新版教材把“凸透鏡”寫成了“凸透境”,這麼低級的錯誤竟然出現在重要的教材裡。
而這批有錯字的教材,之是以能發到學生手中,不僅是因為教材編寫者的疏忽,就連負責教材校審的工作者,也沒有仔細核對,這才導緻這批教材被全部召回。
有南京家長曬出家長群的通知:學校要求把所有的新教材都上交,一本都不能外流,這是勢要把黑曆史的痕迹徹底消除呀,至于什麼時候重新發教材,學校給出的解釋是一周之後。
本來聽到教材有錯别字,家長就不太滿意,再聽說教材召回後,要過一周才能發新教材,家長更坐不住了:那這一周裡,孩子們上課豈不是都沒有教材了?
暑假補過課的孩子自然有舊版教材可以參考,而暑假沒補過課的學生們,不僅沒有教材看,而且還容易因為沒有教材而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實體學科剛開頭就出岔子,家長是真擔心孩子的學習受到影響。
為了一個錯别字浪費868萬值得嗎?家長觀點不盡相同
對于教材有錯别字的問題,家長們的觀點高度一緻:教材是學習的重要工具,必須嚴謹、嚴肅對待,這種低級的錯誤不該出現,必須追責才能以儆效尤。
但對于所有教材全部召回這件事,家長們的觀點就不盡相同了,有家長認為:實體教材中“凸透鏡”這個儀器,恰是考試中可能會考到、需要學生把答案寫上去的内容,這種考點出現錯别字,緊急召回才是對學生的負責、對教育的盡責。
但也有家長認為:以前也不是沒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有關部門發一則勘誤聲明,老師在課上讓同學們把錯别字修改一下就行了,全部召回太興師動衆了,耽誤一周的課程實在是不值得。
更重要的是,八上實體教材全部召回,再重新做新,一前一後是對資金和資源的高度浪費!初二實體教材的定價為9.65元,按照江蘇省初二學生90萬人粗略估計,這一番操作,教材的出版社直接虧了868萬。
教材“一個錯字”值868萬!這筆數字花在哪裡,不能更好改善學生的教育條件?偏偏花在教材的一個錯字上,也難怪家長們心有不滿。
有家長提出建議:想省下這868萬其實非常簡單,讓實體老師把教材全部回收上來,用裁剪合适的A4紙把正确的字寫好,再用膠棒貼上去,改好之後發下去就行了,不浪費也不會耽誤學生的課程進度。
但依筆者看,也不用麻煩老師,上課的時候跟學生們說一聲,學生自己用修正帶就改好了,何故如此大費周章呢?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