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雨打芭蕉
編輯 | 雨打芭蕉
聽說關注我的人,财神爺都偏愛幾分!想要财運爆棚,就從點個關注開始吧!祝您财源滾滾,好運連連!
你是否體驗過那種心髒驟停的瞬間?不是源于過山車的俯沖,也不是源于恐怖片的驚悚畫面,而是來自生活中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場景——手機螢幕上緩緩浮現出的“水滴”圖示,那一刻,仿佛時間都被按下了暫停鍵,你眼睜睜地看着它,腦海中卻回放着手機落水的慢動作,懊惱、自責、慌亂,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你恨不得把時間倒流
圖檔來源于網絡
手機,這個被戲稱為“人類器官的延伸”,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清晨的第一聲鬧鈴,到深夜的最後一條資訊,它記錄着我們的喜怒哀樂,也承載着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社交,這塊小小的“電子磚頭”卻有着一個緻命的弱點——水
水,生命的源泉,卻成了手機的“克星”,無論是洗手時的不經意,還是浴室裡的“水霧彌漫”,都可能讓你的手機經曆一場“生死考驗”,而更讓人無奈的是,手機進水往往毫無征兆,當你意識到的時候,往往已經為時已晚
圖檔來源于網絡
面對手機進水,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慌亂失措,有人會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試圖用各種方法“拯救”手機,比如:将手機埋進大米裡、用吹風機吹幹、甚至不停地搖晃手機,試圖将水“甩”出來,這些方法看似“有理有據”,實際上卻可能對手機造成二次傷害
大米吸水,這個衆所周知的原理,卻并不适用于手機進水,因為大米顆粒不僅無法進入手機内部,反而可能堵塞手機的充電口、耳機孔等部位,造成更大的麻煩,而吹風機的高溫,則可能損壞手機内部的精密元件,得不償失,至于搖晃手機,更是治标不治本,不僅無法有效去除水分,還可能導緻手機内部元件松動,加劇損壞
圖檔來源于網絡
那麼,面對手機進水,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近年來,網絡上流傳着一種“神奇”的方法——音頻排水,據說,隻要播放特定頻率的音頻,就能将手機揚聲器中的水分“震”出來,效果立竿見影
這種聽起來有些“玄學”的方法,真的靠譜嗎?音頻排水,究竟是“科技福音”還是“智商稅”?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聲音的本質
圖檔來源于網絡
聲音,是物體振動産生的聲波,通過媒體傳播到人耳,引起鼓膜振動,進而産生聽覺,不同頻率的聲波,其振動頻率、幅度和波長都不同,是以産生的聲音效果也不同,而音頻排水,正是利用了特定頻率聲波的振動特性,試圖将手機内部的水分“震”出來
為了驗證音頻排水的效果,不少網友紛紛化身“實驗達人”,将自己的手機泡水後,播放特定頻率的音頻,并拍攝視訊上傳網絡,從這些視訊中可以看到,一些手機在播放音頻後,揚聲器孔确實會有水珠冒出,似乎證明了音頻排水的有效性
圖檔來源于網絡
也有不少網友對音頻排水的效果表示懷疑,他們認為,手機進水後,水分會進入手機内部各個部位,而不僅僅是揚聲器,音頻排水即使能夠“震”出揚聲器裡的水分,也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那麼,音頻排水究竟是“科學”還是“玄學”?它真的能夠拯救我們“落水”的手機嗎?
圖檔來源于網絡
要解開這個謎題,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音頻排水的原理,以及手機進水的“真相”
音頻排水,其核心在于利用特定頻率的聲波,使手機揚聲器産生共振,進而将附着在揚聲器振膜上的水珠“抖”落下來,這種原理類似于我們用手指輕彈沾了水的玻璃杯,使水珠飛濺出去
圖檔來源于網絡
而手機進水,則是一個更為複雜的過程,當手機不慎落水,或者接觸到液體時,水分會通過手機的各個縫隙,例如充電口、耳機孔、SIM卡槽等,進入手機内部
這些進入手機内部的水分,會對手機的各個部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水會腐蝕手機的金屬部件,導緻接觸不良;水還會滲入手機的電路闆,造成短路,甚至燒毀手機
圖檔來源于網絡
是以,音頻排水隻能算是一種“輔助”手段,它可以幫助我們去除手機揚聲器部位的水分,但對于已經進入手機内部,特别是電路闆等關鍵部位的水分,則無能為力
那麼,當手機進水後,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呢?
圖檔來源于網絡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立刻關機!
很多時候,手機進水後,并不是立刻就“壞掉”了,而是因為我們錯誤的操作,導緻手機“雪上加霜”,有些人發現手機進水後,第一反應是嘗試開機,看看手機還能不能正常使用,殊不知,這種做法無異于“火上澆油”
圖檔來源于網絡
因為手機進水後,電路闆等部件可能已經處于潮濕狀态,如果此時開機,電流通過潮濕的電路闆,很容易造成短路,甚至燒毀手機
是以,當手機進水後,我們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關機,切斷電源,防止手機進一步損壞
圖檔來源于網絡
關機後,我們可以嘗試用以下方法,幫助手機“排水”:
1.用吸水性較強的紙巾或布料,輕輕擦拭手機表面,以及充電口、耳機孔等部位的水分,注意,不要用力搖晃手機,以免水分進入手機内部更深的地方
2.如果手機是可拆卸電池的機型,可以将電池取出,并用紙巾擦幹電池倉内的水分
3.将手機放置在通風幹燥的地方,自然風幹,注意,不要将手機放在陽光下暴曬,或者使用吹風機等熱風吹幹,以免高溫損壞手機
4.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将手機埋入幹燥的大米中,利用大米的吸水性,幫助手機内部的水分更快地揮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隻是“應急措施”,并不能保證完全解決問題,如果手機進水情況比較嚴重,或者經過以上處理後,手機仍然無法正常使用,建議盡快将手機送到專業的維修店進行檢修
手機進水是一個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問題,了解手機進水的原理,以及正确的處理方法,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
而音頻排水,雖然不能“包治百病”,但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在某些情況下,還是可以發揮一定作用的
随着科技的不斷進步,手機的防水性能也在不斷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來,手機進水将不再是困擾我們的難題
你是否有過手機進水的“驚魂時刻”?你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驗和看法
本文僅用于傳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低俗或違規内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