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部門消息,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釋出關于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通知,并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資獨資醫院。同時表示,引進外資可以促進大陸醫療相關領域的高品質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衆的醫療健康需求。對此,很多網友非常關注,畢竟醫療是人民群衆普遍需求。但是,外資醫院普遍薪資待遇較高,這樣會不會導緻醫療資源會向外資醫院集中,緻使公立醫院衰敗呢?
第一、西方國家與大陸國情不同,西方醫療行業也是走市場化,公立醫院占比隻有20%左右,醫療資源自然是向私立醫院傾斜,有名的醫生、好的醫院往往都是私立醫院,這與私立學校是一個道理。而大陸醫院都是國營性質,在長期國有企業的思維下看待私立醫院,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同見解。随着中國醫療市場的逐漸放開,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醫療市場,還與國内醫療機構進行合作,這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一種互利行為。外資醫院普遍擁有先進的醫療裝置、技術和服務,畢竟現代醫療體系中醫療器械是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二、外資醫院是擁有很多高端醫療服務,但是其收費标準相對較高,這可以使一些追求高品質醫療服務的患者有了選擇,但是對于一些經濟條件較為有限的老百姓來說會增加看病成本。然而,從長遠來看,外資醫院進入将會加劇大陸醫療行業的競争,會促使國内公立醫院不斷提高服務品質以及降低成本,從一定程度上抑制醫療費用的上漲。另外,部分外資醫院曆史悠久,而中國現代醫療工業始于20世紀末,起步相對較晚,導緻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配備不合理,不能适應于不同類型的患者就醫。通過與外資醫院的合作也将促進大陸醫療體制的完善,有利于推動大陸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
第三、外資醫院的進入可以加速推動中國醫療行業的國際化,這一過程不僅展現在醫療技術和管理方面,更多的是國際間的醫療技術交流與合作。另外,外資醫院有專科特色、醫療品質等獨特優勢,這将能夠滿足不同患者的就醫需求,可進一步豐富大陸醫療服務。同時,美國的醫生是全世界最優質的,盡管這句話會得罪很多人,但是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例如人類曆史上第一例連體嬰兒分離手術就是由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班·卡森主刀,卡森的成功不僅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同時也是因為其考入了全球排名第八的耶魯大學醫學院。是以,推動大陸醫療行業從業者與西方醫療行業交流将會使大陸醫療行業得到快速發展與突破。
最後,說了這麼多優點,外資醫院進入中國當然也會有一些弊端。因為外資醫院普遍待遇較高,甚至還有出國深造的可能,這對大陸本就短缺的醫療專業人、護士等造成一定影響。但是,大多數外資醫院至少現在不會成為社會保險計劃的一部分,是以患者想要前往外資醫院就需要支付較高的醫療成本,這對公立醫院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另外,無論是醫療行業還是其他行業,想要實作發展就必須有競争存在,例如上海引進特斯拉汽車後,快速推動了大陸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規範化。是以,公立醫院需要意識到未來的競争,并且要為此開始做好準備。
(文/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