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標準時間9月7日淩晨2時許,巴黎殘奧會再傳捷報,東莞運動員周國華與領跑員賈登璞參加田徑4×100米混合接力比賽,與隊友團結協作、默契配合,為中國代表團再添1枚金牌!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第81金,也是東莞在巴黎殘奧會奪得的第5金。
▲中國隊奪得田徑4x100米混合接力金牌
兩破世界紀錄奪金
據了解,此次4×100米混合接力由兩男兩女組成,不同殘疾類型的運動員混合編隊進行比賽,周國華為第一棒選手,由于存在視力障礙,需要領跑員賈登璞陪伴左右。
中原標準時間9月6日18:50,在賈登璞的陪伴下,周國華奮力跑出第一棒,與王浩(遼甯)、文曉燕(湖南)、胡洋(上海)在預賽中便飙出45秒09的佳績,晉級決賽并打破世界紀錄。7日淩晨2:42上演的決賽中,中國隊更是把世界紀錄提升到45秒07,勇奪冠軍。
▲周國華和賈登璞東莞東城籍運動員周國華今年34歲,這是她第三次參加殘奧會。在倫敦殘奧會田徑女子100米T12級的決賽中,她以12秒05的成績獲得冠軍,并打破世界紀錄。2016年裡約殘奧會,周國華與隊友奪得女子T11-T13級4×100米接力項目金牌。今年8月30日,在巴黎殘奧會田徑女子跳遠T11級決賽中,她以4米91的成績獲得銀牌。
從松山湖出發,走向世界賽場
周國華與領跑員賈登璞,均來自“金牌教練”胡正觀率領的中國殘障人士田徑隊,這是一支由7名運動員和5名領跑員組成的高水準運動隊,已在松山湖紮根訓練11年,成為廣東省、國家殘障人士田徑運動隊裡的中堅力量,團隊成員多次在各類賽事中奪得榮譽。
這支隊伍與松山湖的故事,始于2013年。那時候,運動隊的教練團隊正在物色合适的訓練場所。東莞理工學院(下稱“莞工”)松山湖校區地理位置優越,鬧中取靜,自然環境優美,氣候符合運動隊訓練需求,而且體育氛圍濃厚,各類場地完備,擁有較為良好的設施裝置和強勁的體育師資力量。經過各方面的比較考慮,這支高水準運動隊伍最終決定“進駐”莞工,将日常訓練基地放在松山湖校區。
為更好滿足運動隊的訓練需求,學校開放了田徑場、健身房、遊泳池等訓練場地,并在吃、住、行、辦公等多個方面為運動隊的訓練提供便利;教育學院(師範學院)師生與運動隊圍繞運動教學、訓練、康複等進行深度交流,攜手共進;學校心理專家多次為隊伍開展心理輔導,幫助隊員在比賽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發揮出最佳水準;莞工科研團隊也積極參與到殘障人士運動員的訓練備戰、運動康複、賽事規劃等工作中……
“我們隊伍幾乎融入到東莞理工學院了。學生在旁邊上課,我們在一邊訓練,共用一個操場,這裡很有朝氣!”談起在莞工訓練的日子,胡正觀教練的話語裡充滿感情。莞工教育學院(師範學院)體育系主任蘇敷志則說:“這個團隊仿佛是我們自己的隊伍一樣。”
在日常訓練以外,運動隊成員們也常常參與學校各類學生活動。胡正觀率領殘奧會冠軍周國華等隊員多次走進知行講堂,為同學們講述團隊拼搏故事;參與學院新生見面會暨新生第一跑,在夜跑中共同分享運動的激情,也将殘障人士運動員身殘志堅、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帶到莞工學子之中。
在這樣的“雙向奔赴”裡,運動隊深深感受到了這所高校的友善、博愛、包容。這也是運動隊選擇留下來,駐紮在松山湖十餘年的最大原因。運動隊教練劉得志說:“我們的殘障人士運動員和莞工師生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構造了良好的訓練氛圍,是健殘融合的典範。”
在松山湖訓練的這11年裡,這支隊伍湧現了周國華、鄧培程、劉翠青、梁燕芬等優秀運動員。他們代表廣東、代表國家,從松山湖出發,走上了包括全國錦标賽、亞殘運會、世界殘障人士田徑錦标賽、殘奧會等近20個國家級、世界級賽事的舞台,拿下了200餘枚獎牌。
由于長期以來對殘障人士體育事業的大力支援,2023年,莞工被省殘聯、省體育局增設為省級殘障人士體育訓練基地。2024年3月28日,廣東省殘障人士訓練基地揭牌儀式在學校松山湖校區舉行,儀式上,胡正觀教練代表廣東省殘障人士田徑隊為莞工捐贈了一枚沉甸甸的亞殘運會金牌。
出品:松山湖融媒體中心來源:綜合東莞廣播電視台編輯:陳雅靖審校:郭文君 陳啟亮
【創新松山湖熱點索引】▶幸湖裡 | 下班後,“趕潮”青年湧入松山湖首家攀岩館▶點“綠”成金,松山湖這場企業綠色轉型交流會有“實招”▶松山湖“三限房”公開配售網上申購已開啟!9月10日截止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