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新能源車,不要隻看“續航裡程”:多虧業内人提醒,看完漲知識

當你準備入手新能源車時,是不是第一反應就是先看它的續航裡程?

誠然,這個考慮沒錯,但說到底,續航隻是個表面功夫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最近一位業内朋友提醒我,才發現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說白了,就是别讓“續航”這兩個字迷惑了你,買電車還有更多因素值得你留意!

買新能源車,不要隻看“續航裡程”:多虧業内人提醒,看完漲知識

01 為什麼不要隻看“續航裡程”?

關于這點,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我在胡說八道:因為續航裡程都不重要,還有什麼重要?

但現實很殘酷,隻續航裡程,并不能取得理想的續航效果。

說到底,買新能源車有點像買房子:宣傳的100平米看起來很誘人,但一旦算上公攤面積,實際能用的空間可就大打折扣了!

同樣的道理,隻盯着續航裡程的話,往往容易“被坑”。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随便一搜“續航虛标”這樣的關鍵詞,就能看到滿屏的投訴。

有人抱怨标稱1200公裡的續航,實際隻能跑500多公裡;

還有的說續航打了五折;

甚至有人發現,買回來的車隻能跑到四折——真是欲哭無淚!

買新能源車,不要隻看“續航裡程”:多虧業内人提醒,看完漲知識

而且,這種情況絕對不是個例。

就拿我的經曆來說,和朋友同時出發:

出發時大家的續航裡程差不多,可到達終點時,我的車還能跑120公裡,而他卻在半路就抛錨了!

你說,這換成是誰,心裡能不窩火?

肯定直呼上當,想去找車企的麻煩!

但遺憾的是,這類問題的投訴,幾乎都沒實質結果。

因為廠家總是有話說,宣傳的續航隻是參考,一切以實際為準!

是以,為了避免自己吃虧,,千萬不要隻看續航裡程。

買新能源車,不要隻看“續航裡程”:多虧業内人提醒,看完漲知識

02 那要關注什麼參數呢?

既然續航裡程可能“打折”,那到底該關注哪些情況呢?

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因為什麼東西都能造假,這玩意不能。

說白了,100度的大電池肯定比80度的跑得遠,幾乎沒有例外。

在同等價位和車型的情況下,選擇電池更大的車,通常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買新能源車,不要隻看“續航裡程”:多虧業内人提醒,看完漲知識

去試駕的時候,可以看看電車的平均能耗是多少。

一般來說,百公裡15度電是個不錯的标準。

如果能耗能低至12-13度,那就非常優秀了,實際表現會非常出色。

反之,如果有些電車在城區行駛時,電耗飙升到百公裡18度,那這樣的車,還是盡量别買了。

這就是典型的“電動納智捷”,電耗驚人!

買新能源車,不要隻看“續航裡程”:多虧業内人提醒,看完漲知識

采用全域800V技術的電車,通常能耗更低,能量損耗也更小。

畢竟,在更高電壓下,電流通過時的發熱量會減少,進而降低能量損耗。

同時,電氣架構優秀的車,系統內建度更高——一個系統可以管理多個裝置。

因為管理更直接了,電耗也會随之降低。

至于媒體評測什麼,參考價值并不大。

因為評測機構也是要生存的,這些資料都是“人為幹預”的結果。

買新能源車,不要隻看“續航裡程”:多虧業内人提醒,看完漲知識

03 還不能忽略什麼?

除了續航、能耗和電氣架構,還有幾個關鍵因素同樣重要,千萬别忽略了。

不僅要看車身的鋼材用料,還要關注設計理念。

原則上看,最好買「電池車身一體化」的車型。

相比傳統結構,這種設計讓電池與車輛成為一個整體,大大增強了防撞能力。

因為這類汽車的側柱“抗壓能力”可達到80噸,更不用說前後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發生嚴重車禍,也能有效避免電池起火的風險。

買新能源車,不要隻看“續航裡程”:多虧業内人提醒,看完漲知識

可以智能化不是很強,但一定要穩定。

因為電車和油車不同,強調的是“軟體定義汽車”。

如果軟體不穩定,會導緻車輛無法解鎖,甚至出現黑屏、當機等各種問題。

此外,從耐用性角度考慮,随着OTA(無線更新)的不斷推送:軟體優化能力差的車企,車輛會變得越來越卡頓,穩定性越來越差。

買新能源車,不要隻看“續航裡程”:多虧業内人提醒,看完漲知識

畢竟,有的電車充電功率隻有50千瓦,而有的則能達到500千瓦,這中間的差距可是十倍!

當然,預算有限,不是每個人都能買這麼好的電車。

但原則上來看,充電功率不要低于 120 千瓦時。

因為主流充電樁的水準,就在 120 左右——這個要求都不滿足,就太難受了。

買新能源車,不要隻看“續航裡程”:多虧業内人提醒,看完漲知識

總而言之,購買新能源車,需要仔細斟酌——續航裡程固然重要,但它隻是冰山一角。

如果隻盯着這點看,往往會忽略其他更關鍵的因素。

對此,大家清楚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