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眼分辨“長期運動的人”和“從不運動的人”?一位網友的回答被很多人點贊:“長期運動的人不僅看起來更年輕,身材緊實、挺拔,并且由内而外散發出來的自信與陽光。”
确實如此,有運動習慣的人往往能深刻體會到,當運動起來整個人的精力和心情都會變得不一樣。運動給人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健康和愉悅,還會将負面情緒、焦慮壓力通通帶走,如同身心的一次全面“淨化”和“排毒”。
是以,很多人說“運動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藥”。8月8日全民健身日,6種“最佳運動”方式,很多人沒鍛煉對!
金鵬攝
6種“最佳運動”方式,
很多人沒鍛煉對!
1. 改善睡眠最佳運動——力量訓練
失眠、容易醒、入睡困難、睡眠效果差……不少人都有睡眠的困擾,想要改善睡眠品質又不想亂用藥物該怎麼辦?2024年6月,國際學術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在比較了運動、飲食和睡眠衛生等不同措施對睡眠品質的影響後,研究發現:力量訓練在改善睡眠,提升睡眠品質方面效果最好!①
研究截圖
研究發現:對于65歲以下的人來說,力量訓練是改善睡眠品質最有效的非藥物方法,比跑步、走路等有氧運動更有效。
2. 抗抑郁的最佳運動——跳舞運動
你有沒有發現,一場大汗淋漓的運動過後,整個人的心情都更好了!運動作為一種改善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已經在多個臨床實踐指南中得到認可。2024年1月,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一項關于運動和抑郁症關系的發現:運動對于抑郁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其中對抗抑郁最好的運動是——跳舞!
此外,步行慢跑、瑜伽、力量訓練、混合有氧運動、太極拳也是不錯的選擇。②
3. 延壽效果最佳運動——揮拍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有助延壽!此前,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的一項涉及8萬人,持續了15年關于不同種類運動和全因死亡率的關系研究發現:最佳的延壽運動是——揮拍類運動(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47%。③
研究截圖
揮拍類運動往往都需要調動身體多個肌肉群,眼睛看着球來進行手眼的協調,同時在擊球一刹那,會有一個相對的爆發力發出。它強調了協調性、柔韌性,同時要有一定耐力,這樣可以幫助我們來提高肌肉骨骼的力量,提高心肺功能以及協調性,可以讓人的注意力更集中,使大腦處于活躍狀态,起到幫助延緩大腦的衰老及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4. 降血壓的最佳運動——等長運動
适當運動是非常好的輔助降血壓方式。2023年國際權威期刊《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所有類型的運動都有助于降低血壓,但“等長運動”下降幅度最大。
是以,“等長運動”是降低血壓的最佳選擇,比如:靠牆靜蹲、平闆支撐、站樁、紮馬步、提踵(踮腳尖)等。④
5. 增加骨密度的運動——力量訓練
很多人體檢時會被告知“骨密度偏低”“骨質疏松”。日前,一項發表在《骨骼》(Bone)醫學期刊上的研究發現:增加骨密度最好的運動,不是跑步和走路,而是——力量訓練!
健身房力量訓練區 健康時報圖
研究發現:力量訓練在增加和保持骨密度方面都要好于平闆支撐、靠牆半蹲這類等長收縮運動,以及走路、跑步等簡單身體活動。是以,如果你也有骨密度偏低的困擾,除了飲食外,适當增加力量訓練才能更好增加骨密度!⑤
6. 緩解腰痛最佳運動——走路鍛煉
腰酸背痛,是困擾很多人的常見慢性病痛之一。有什麼運動可以緩解下背痛反複發作?2024年6月,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步行不僅是一種低成本、低風險的運動,還能顯著減少下背痛的複發,特别是對于背痛初發者。⑥
研究截圖
走路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适合大多數人随時進行。不僅簡單易行,而且效果顯著,是成本效益非常高的養生方法。走路對身體健康的益處是多方面的,可以幫助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和血糖水準,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
健康時報圖
運動想要事半功倍,做好這三點
1. 最佳運動時間——18點以後
上午運動好,還是下午鍛煉好?運動也有最佳時間?
2024年4月《糖尿病護理》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肥胖或糖尿病人在18點以後運動最有效、獲益最大⑦;2024年6月《肥胖》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也發現,一天中最佳運動時間也是18點以後,18點以後運動最有利于降低血糖。⑧
2. 最佳運動時長——30-60分鐘
很多人認為運動多多益善,時間越長運動收益越大。不過《柳葉刀·精神病學》刊發的一項超過120萬人的研究發現,這個想法是錯的。從時間長度來說,每次運動時間在30-60分鐘之間最佳,其中在45分鐘左右達到峰值;如果運動時間超過90分鐘,甚至還會産生負效應。⑨
3. 最佳運動強度——中等強度
運動強度太低沒效果,運動強度太高容易受傷。不管是現有研究還是運動專家,都更推薦運動至少要達到——中等強度。中等強度運動心率控制在60%~85%的最大心率範圍,運動過程中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⑩
本文綜合自:
①Hirohama K, Imura T, Hori T, Deguchi N, Mitsutake T, Tanaka R. The effects of nonpharmacological sleep hygiene on sleep quality in nonelderly individua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LoS One. 2024;19(6):e0301616. doi:10.1371/journal.pone.0301616
②Noetel M, Sanders T, Gallardo-Gómez D, Taylor P, del Pozo Cruz B, van den Hoek D et al. Effect of exercise for depress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BMJ 2024; 384 :e075847 doi:10.1136/bmj-2023-075847
③Chekroud S R , Ralitza G , Zheutlin A B ,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in 1·2 million individuals in the USA between 2011 and 2015: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Lancet Psychiatry, 2018:S221503661830227X-.
④Exercise training and resting blood pressure:a large-scale pairwise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25 July 2023.
⑤Amy T Harding et al.,Effects of supervised high-intensity resistance and impact training or machine-based isometric training on regional bone geometry and strength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men with low bone mass: The LIFTMOR-M semi-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one. 2020 Jul:136:115362. doi: 10.1016/j.bone.2020.115362.
⑥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an individualised, progressive walking and education inter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low back pain recurrence in Australia (WalkBack):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thelancet.Published online June 19, 2024
⑦Angelo Sabag,Matthew N. Ahmadi,Monique E. Francois, Svetlana Postnova, Peter A. Cistulli, Luigi Fontana, Emmanuel Stamatakis; Timing of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ortalit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icrovascular Disease in Adults With Obesity. Diabetes Care 19 April 2024; 47 (5): 890–897. https://doi.org/10.2337/dc23-2448
⑧Antonio Clavero-Jimeno, Manuel Dote-Montero,et al.Impact of lifestyle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timing on glycemic control in sedentary adults with overweight/obesity and metabolic impairments,Obesity, published: 10 June 2024 https://doi.org/10.1002/oby.24063
⑨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in1.2 million individuals in the USA between 2011 and 2015:a cross-sectional study Published:August 08,2018 DOI:https://doi.org/10.1016/S2215-0366(18)30227-X
⑩中國體育總局.《全民健身指南》
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67006/c20324479/content.html
來源: 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