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百度|

在二十四節氣的輪回中,立秋悄然而至,它如同一位溫婉的畫家,以金黃的筆觸,在夏末的畫卷上輕輕勾勒出一抹秋意。

立秋,作為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不僅标志着自然界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更承載着豐富的文化意蘊與民俗風情。

本文将帶您走進立秋的起源深處,探索其傳統習俗與禁忌,同時揭秘立秋時節不可錯過的三道節氣美食……讓您在品味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祈願一年健康病不沾。

一、立秋的起源

——歲月輪回的溫柔筆觸

立秋,古語有雲:“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

意思是指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瑟成熟,收獲的季節即将開啟。

這一節氣最早可追溯至古代天文觀測,古人通過觀察太陽運作軌迹,将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等份,每份對應一個節氣,立秋便是其中之一。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立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這不僅描述了立秋時節的自然現象,也蘊含了古人對時間流轉、季節更替的深刻感悟。

在中國古代農耕社會中,立秋具有重要的農事意義。它标志着農作物進入重要的生長管理期,農民們需根據節氣的變化調整農事活動,如灌溉、施肥、除草等,以確定秋收的豐收。

同時,立秋也是人們慶祝豐收、感恩自然的時刻,各種祭祀、慶祝活動應運而生,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

二、傳統習俗

——祈願與感恩的交響

1. 貼秋膘

“貼秋膘”是立秋時節最為人熟知的習俗之一。

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往往因高溫而食欲不振,身體消耗大,體重減輕,俗稱“苦夏”。

立秋之後,天氣逐漸涼爽,人們的食欲也随之恢複,此時便有了“貼秋膘”的習俗。

家家戶戶會準備豐盛的食物,尤其是富含蛋白質的肉類,如豬肉、牛羊肉等,通過食補的方式,補充因夏季消耗而損失的營養,增強體質,為即将到來的秋冬季節儲備能量。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2. 咬秋瓜

在江南地區,立秋有“咬秋瓜”的習俗。

這裡的秋瓜多指西瓜或香瓜,人們相信在立秋這天吃瓜可以去除暑氣,預防秋燥,同時也寄托了人們對健康生活的美好祈願。

咬秋瓜,又稱為“啃秋瓜”。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每當立秋之日來臨,無論是江南水鄉還是北方大地,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尋找那清甜可口的瓜類,尤其是西瓜或香瓜,來一場“咬秋”的儀式,以此迎接秋天的到來。

“咬秋瓜”的習俗,其起源雖難以确切考證,但無疑與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對自然的深刻感悟緊密相連。

在立秋這一天,暑熱尚未完全退去,但秋風已帶來絲絲涼意,預示着秋天即将到來。此時吃瓜,不僅是為了解暑降溫,更是寄托了人們對健康、豐收和美好生活的祈願。

在江南地區,立秋咬秋瓜的習俗尤為盛行。人們會選擇成熟的西瓜或香瓜,洗淨後直接啃食,享受那份清甜與涼爽。有的地方還會舉辦“咬秋”比賽,看誰能最快吃完手中的瓜,增添了幾分趣味與歡樂。

而在北方,雖然瓜類種類可能不如南方豐富,但人們同樣會尋找适合當地氣候的瓜類來咬秋。比如,在西北地區,哈密瓜因其甜度高、水分足而備受青睐;而在華北地區,人們則更傾向于選擇那些皮薄肉厚、口感脆甜的西瓜品種。

“咬秋瓜”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飲食習俗,它更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與情感寄托。

它展現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順應,通過咬瓜這一行為,與大自然進行了一次親密的對話與交流。

同時,它也反映了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與向往,通過吃瓜來補充營養、增強體質,為秋冬季節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咬秋瓜”還蘊含着人們對豐收的期盼與感恩。在農耕社會,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人們通過咬瓜這一行為,表達了對大地母親的感激之情,同時也祈願來年能夠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立秋咬秋瓜,這一簡單而又充滿樂趣的習俗,不僅讓我們在品嘗美味的同時感受到了秋天的氣息與韻味,更讓我們在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民族的凝聚力與文化的生命力。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3. 秋社

立秋的習俗“秋社”——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是指古代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的祭祀土地神的儀式,這一習俗始于漢代,後世逐漸将日期固定在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秋社的祭祀對象是土地神,即社神,是中國古代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源于古人對土地的崇拜。主要是感謝土地神在一年中的庇護和恩賜,祈求來年農業豐收、百姓安康。

在秋社日,官府和民間都會舉行祭祀活動,以表達對土地神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人們會在家中或田間地頭擺上糕點、水果、酒水等供品,進行祭拜。同時,還會燃放鞭炮、敲鑼打鼓,以增添節日氣氛。

宋代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甯(即回娘家)等習俗。人們會制作社糕(一種特殊的糕點)和社酒,互相贈送,以慶祝豐收。婦女們則會在這一天回娘家探望親人。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社神(土地爺),百度|

秋社的文化内涵也十分豐富:

秋社作為古代農耕社會中的重要節日,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曆史傳承。随着時代的變遷,雖然秋社的祭祀活動逐漸簡化,但其文化意義仍然深遠。

秋社習俗反映了古代農民對土地神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也展現了他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同時,秋社還促進了鄰裡之間的交流與互助,增強了社群的凝聚力。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總之,立秋的習俗“秋社”是古代中國農耕社會中一項重要的祭祀活動,旨在感謝土地神的恩賜并祈求來年的豐收。

這一習俗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曆史傳承,還深刻反映了古代農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

4. 曬秋

立秋,作為傳統節氣之一,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與習俗,其中“曬秋”尤為引人注目。

曬秋,顧名思義,是在秋季豐收之際,村民們将收獲的農作物晾曬于房前屋後、窗台屋頂之上的一種農俗現象。

這一習俗不僅具有地域特色,更是南方山區農民智慧與創造力的結晶,被賦予了深厚的文化意義。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婺源篁嶺曬秋|

在立秋前後,随着新鮮蔬菜和瓜果的成熟,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趁着陽光正好,将不易儲存的蔬果如辣椒、蕃薯條、玉米、柿子、南瓜等一一晾曬。

這些五彩斑斓的農作物,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不僅為村民們提供了冬日的儲備食物,還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秋日畫卷。

尤其是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數百年來,村民們早已習慣用這種方式與崎岖的地形“交流”,形成了獨特的“曬秋”景觀,被譽為“最美中國符号”。

曬秋不僅僅是農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慶祝豐收、祈求來年好運的儀式。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每當這個季節,整個篁嶺古村便沉浸在一片豐收的喜悅之中,村民們通過晾曬農作物,展示着他們的辛勤勞動和豐碩成果。同時,這種習俗也吸引了無數畫家、攝影家前來采風創作,成為了他們追逐的素材和靈感源泉。

三、禁忌與避諱

——敬畏自然的智慧

在立秋時節,民間還流傳着許多禁忌與避諱,這些習俗雖帶有些許迷信色彩,但背後卻蘊含着古人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和順應自然規律的智慧。

1. 忌遊泳

立秋後,随着氣溫的逐漸下降,水溫也開始轉涼。

此時遊泳,尤其是冷水遊泳,容易導緻身體受寒,引發感冒、關節炎等疾病。

是以,民間有“立秋不遊泳”的說法,提醒人們注意保護身體,避免受涼。

2. 忌貪涼

立秋雖至,但暑氣未消,許多人仍習慣于貪涼,如過度吹空調、吃冷飲等。

然而,這種做法容易損傷脾胃,導緻消化不良、腹瀉等問題。

是以,立秋後應逐漸調整生活習慣,減少貪涼行為,保持身體溫暖,以順應季節變化。

3. 忌情緒過激

秋季是萬物收斂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氣逐漸内收的時期。

此時,人們應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緒過激,以免耗傷陽氣,影響身體健康。通過冥想、瑜伽等方式調節情緒,有助于保持身心和諧,迎接秋天的到來。

四、節氣美食

——味蕾上的秋日詩篇

1. 炖肉

立秋作為傳統節氣,不僅标志着秋天的開始,也伴随着豐富的飲食文化,其中炖肉是北方地區尤為盛行的傳統美食。

在立秋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炖制各種肉類,以“貼秋膘”的習俗來迎接豐收的季節,同時也為了滋養身體,抵禦即将到來的秋涼。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炖肉在立秋時節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人們對健康與豐收的祈願。

傳統炖肉的方法講究大道至簡,往往隻需幾味簡單的調味料,便能炖出入口即化、不腥不膩的美味。

例如,炖五花肉時,僅需鹽、姜、八角、花椒、桂皮、香葉等常用香料,便能炖出肉質酥軟、湯汁濃郁的佳肴。這種炖肉方式不僅保留了肉質的原汁原味,還使得肉湯更加鮮美,是秋季進補的佳品。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除了傳統的炖五花肉外,立秋時節還有許多其他炖肉美食。

如紅燒肉,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經過焯水、炒糖色、炖煮等步驟,最終呈現出色澤紅亮、口感軟糯的美味。這道菜不僅色香味俱全,還富含膠原蛋白和脂肪,能夠很好地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此外,炖牛肉也是立秋時節的一道經典美食。将牛腩肉切成大塊,與蔥姜蒜、花椒大料等調料一同炖煮,直至肉質酥爛、湯汁濃郁。這道菜不僅口感豐富,還富含蛋白質和鐵質,有助于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力。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除了以上幾種炖肉美食外,還有如醬肘子、排骨炖豆角、洋芋炖牛肉等多樣化的炖肉菜品。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這些菜品不僅各具特色,還都蘊含着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美味口感,是立秋時節不可錯過的美食佳肴。

總的來說,立秋傳統節氣美食炖肉以其獨特的烹饪方式和豐富的口感體驗深受人們喜愛。在品嘗這些美食的同時,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

2. 百合蓮子羹

立秋傳統節氣美食百合蓮子羹,一道融合了百合與蓮子精華的滋補佳品,其獨特的風味與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人們喜愛。

百合蓮子羹以百合和蓮子為主要原料,輔以銀耳、冰糖等食材精心熬制而成,口感細膩滑潤,清甜可口,不僅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還能在幹燥的秋季為身體帶來一絲溫潤與滋養。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百合,作為百合科植物的幹燥肉質鱗葉,性味甘寒,歸心、肺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作用。它。在百合蓮子羹中,百合的加入使得整道甜品更加清新爽口,為味蕾帶來愉悅的享受。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蓮子,則是睡蓮科植物的果實或種子,性味甘澀平,歸心、脾、腎經。蓮子不僅具有補脾止瀉、養心安神的功效,還能清熱降火、促進睡眠。其内含的蓮子心更是去火的一把好手,。在百合蓮子羹中,蓮子的加入不僅豐富了口感層次,更提升了整道甜品的滋補效果。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除了百合與蓮子外,銀耳也是百合蓮子羹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銀耳作為一種常見的食用菌類,其營養成分豐富,具有滋陰潤肺、美容護膚的作用。在熬制過程中,銀耳的膠質會逐漸釋放出來,使得百合蓮子羹更加粘稠順滑,同時也。

制作百合蓮子羹時,需将百合、蓮子、銀耳等食材提前泡發并清洗幹淨。随後将銀耳撕成小片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後轉小火慢炖至濃稠狀,再加入蓮子繼續炖煮片刻。待蓮子變軟後,加入冰糖和百合繼續炖煮至冰糖完全融化,即可出鍋享用。為了提升口感和營養價值,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适量添加枸杞等食材進行點綴。

總之,百合蓮子羹作為立秋時節的傳統節氣美食之一,不僅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風味特點,更蘊含着豐富的營養成分和保健功效。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夠為身體帶來滋養與呵護,是秋季不可多得的一道滋補佳品。

3. 螃蟹

“秋風起,蟹腳癢”,立秋之後,正是螃蟹最為肥美之時。

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被譽為“水中珍品”,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

在立秋時節,随着天氣逐漸轉涼,螃蟹也進入了最為肥美的階段,成為人們争相品嘗的美食。

螃蟹的烹饪方式多種多樣,每一種都能帶來不同的風味享受。

清蒸螃蟹是最簡單也是最能保留螃蟹原汁原味的做法。将螃蟹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姜片和蔥段,用大火蒸煮即可。蒸熟的螃蟹色澤橙黃,蟹肉潔白如玉,搭配姜醋汁食用,更能凸顯其鮮美口感。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此外,紅燒螃蟹和香辣蟹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烹饪方式。紅燒螃蟹口感鮮美,湯汁濃郁,香辣蟹則以其獨特的香辣口味吸引食客。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除了傳統的烹饪方式外,螃蟹還可以與其他食材搭配制作出各種美味佳肴。如蟹黃包、蟹肉小籠包、蟹肉粥等,都是将螃蟹的鮮美與不同食材完美結合的典範。

這些美食不僅豐富了人們的餐桌選擇,也展現了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

在品嘗螃蟹時,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

首先,要選擇新鮮的螃蟹進行烹饪,以確定食品安全和口感鮮美。

其次,在食用過程中要熟練掌握蟹鉗的打開方法,避免被夾傷。

最後,可以搭配一些食材如姜蔥、米醋和生姜汁等,以調節蟹肉的口感和味道。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總之,立秋時節的螃蟹以其獨特的鮮美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佳肴。無論是清蒸、紅燒還是香辣等烹饪方式都能帶來不同的風味享受。在品嘗螃蟹的同時也要注意食品安全和食用技巧以確定最佳的美食體驗。

五、立秋的文化深層含義

立秋不僅僅是一個節氣的轉換,更是自然界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連的一個節點。它蘊含着古人對時間流轉的深刻洞察,對自然規律的敬畏與順應,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在立秋這一天,人們通過各種習俗與活動,表達了對豐收的祈願、對健康的珍視、對自然的感恩,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立秋所展現的,是一種和諧共生的生活哲學。

它告訴我們,在自然界面前,人類應當保持謙遜與敬畏,遵循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共處。

同時,立秋也提醒我們,在享受豐收的喜悅時,不應忘記對自然的回饋與保護,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持續擁有這片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讓生命之樹常青。

六、結語

立秋,一個充滿詩意與哲理的節氣,它以獨特的方式訴說着自然界的奧秘與人類生活的智慧。

在這個季節交替的時刻,讓我們一同走進立秋的懷抱,感受那份清涼與甯靜,品味那些傳統美食的醇厚與鮮美,同時銘記那些古老習俗與禁忌背後的深意。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肖景聰·立秋圖,中華珍寶館|

願我們在立秋的祝福下,一年健康病不沾,生活更加美好與和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

歡迎留言你的想法!

—END—

立秋的起源、習俗與禁忌,記得吃這3樣節氣美食,一年健康病不沾

狐狸酒肆小号:原狐狸酒肆賬号:一個熱愛生活、不斷學習的賬号

點贊、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

聲明:本公衆号圖文,若有轉載或它用,請閱讀原文與原創作者聯系,未經聲明用作它用者,保留追訴權力,所用網圖(本文圖檔除聲明外,均來自百度等公共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