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标準院針對《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的修訂工作,面向全社會開展了一項廣泛的問卷調查,旨在收集公衆對于電動自行車安全性能改進的意見與建議。此次問卷内容詳盡,覆寫了車重、續航裡程、車速等多個關鍵領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讨論。
據消防救援部門統計,電動自行車起火事件頻發,主要原因包括锂電池熱失控、線路過載短路及充電器故障,其中锂電池問題尤為突出。是以,問卷特别關注了電池和充電方面的消費者偏好,詢問了消費者在選擇電池類型(锂離子蓄電池或鉛酸蓄電池)及充電頻率上的傾向,旨在為未來标準的制定提供資料支援。
在續航裡程方面,問卷深入探讨了消費者期望的續航裡程與電池容量之間的關系,指出電池容量是決定電動自行車續航能力的關鍵因素。同時,問卷還涉及了整車品質這一敏感話題。現行規範規定電動自行車整車品質不得超過55公斤,但随着锂電池的普及,這一限制對于提升電動自行車性能構成了挑戰。問卷中,消費者被問及對于整車最大重量的期望,反映出市場對于放寬重量限制的呼聲。
車速方面,現行《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規定:“電驅動功能行駛時,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25km/h;電助動功能行駛時,車速超過25km/h時,電動機不得提供動力輸出。”
車速限制同樣是問卷中的重點。現行規範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25km/h,但消費者對于更高車速的需求也不容忽視。對于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為多少比較合适,問卷給出了多個選項,分别為:20km/h以下、20~25km/h、25~30km/h、35~40km/h、45~50km/h、50km/h以上等。旨在了解公衆對于電動自行車合理時速的看法。
此外,問卷還關注了電動自行車的使用習慣問題,如是否常用腳蹬子、是否應允許帶人等。這些問題觸及了電動自行車在實際使用中的諸多痛點,如腳蹬子的安全隐患、帶人規定的地區差異等。消費者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将為規範修訂提供更加貼近實際需求的參考。
(掃碼參與問卷調查)
專家指出,《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的修訂工作應充分考慮公衆意見與市場需求,在確定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調整各項技術名額,推動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社會各界也應加強對于電動自行車安全使用的宣傳與教育,共同營造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
來源:電摩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