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的解鎖方式主要有指紋解鎖和人臉識别兩種,但這兩種方式都有一定的失敗率。手機還有一種備用解鎖方式手動解鎖,手動解鎖又分為圖形解鎖和密碼解鎖。這麼多的解鎖方式,到底哪一種更安全呢?未來的密碼模式又是怎樣的呢?
随着時代的發展,使用者登入系統的方式已經轉換了,不再完全依賴賬戶密碼。比如可以用手機和驗證碼來進行登入,還有些平台要求掃描指紋或者靠人臉識别進行登入,很多家庭門鎖也換成了指紋門鎖。
在此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數字加字母組合密碼的方式,是傳統網際網路比較倚仗的登入模式。而如今它已經逐漸成為輔助的安全認證方式,這是因為我們逐漸發現了這種方式的薄弱之處。很多使用者會出于使用友善的考慮,“一套密碼打天下”,安全性較低,容易洩露個人權限,而這也是普通使用者解決不了的。
未來密碼的發展會有更多的“生物介人”,“無感覺”密碼也會越來越多。在使用者身份認證領域,将會通過人的一系列行為操作來判斷其身份。哪怕沒有輸人任何字元,也沒有進行任何驗證,可能就能登入,而其他人則沒有權限登入。攝像頭下打字的情景、人的高矮胖瘦等資訊都能成為認證資訊的一部分現在很多平台都在用“反欺詐領域”去判斷對方是不是它所認可的使用者,而不是判斷使用者是誰。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可能判斷得更加精準,比如可以判斷你是機器人還是真實的人類。從資料量角度來說,如果量越大,大資料結合人工智能就能夠基本上分析出人類的性别、年齡和教育背景等資訊。
鈣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小孩子補鈣是為了個子長高,成年人也需要補鈣,老年人容易骨質疏松更需要補鈣。是以,除了正常的膳食、飲用牛奶之外,不少人還會選擇吃鈣片來補鈣,這樣會不會造成補鈣過量呢?補鈣過量是不是就會造成結石呢?
随着人類平均壽命的增長,人群中骨質疏松的發生率越來越高。研究認為,每日補充适當的鈣和維生素D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的基礎。
在大自然中,很多石頭的化學組成都包含鈣,比如大理石、鐘乳石,人體内也不例外,比如牙石、腎結石等。這些石頭确實大部分由鈣組成,其他耳熟能詳的石頭,還有膽結石、尿酸石等。這些石頭的形成是由于膽汁酸和尿酸的異常代謝引起的。
幾十年來,國内外學術界經常讨論,補鈣和腎結石有沒有關系?簡單來講,日常補鈣與腎結石的發生并沒有多大關系。腎結石主要為草酸鈣結石,這個比例大約占到80%。草酸鈣結石的形成和尿液内草酸濃度過高的關系更為明顯。草酸對結石形成的作用約是鈣的15倍。有大量論文指出,日常補充鈣和維生素D的人群與服用安慰劑的人群比較,發生腎結石的例數并沒有明顯增加。2017年在極為權威的《美國醫學會雜志》上,有學者指出日常補充鈣和維生素D的人得腎結石的機率是增加的。但是這些研究對象每天要補鈣2000毫克,劑量遠遠超過了大陸國内專家共識所推薦的每天500~600毫克,是以參考價值有限。
是以,隻要不為了加快治療而額外多吃鈣片,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比在不補鈣的情況下更容易得腎結石的。在正常飲食之外,每日補充一粒含有維生素D的鈣片,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的基礎。
每個人都想擁有高品質的睡眠,以休養身心。那麼,睡覺時的朝問到底有沒有講究,怎樣做才能更有助于睡眠安穩呢?
睡眠是人體為了順應自然規律而出現的一種生理行為,能夠讓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整和恢複。是以,大家都希望擁有高品質的睡眠。中醫學講究天地人合一,那麼睡覺的朝向怎樣才更健康呢?
大家可能聽過這樣一種說法,睡眠的朝向最好是南北朝向,這樣可以順應地磁引力。那麼什麼是地磁引力呢?地球本身就具有一個地磁場,地磁場的方向是南北向,而磁場具有吸引鐵、钴、鎳的性質。人體内恰恰含有這三種元素,選擇頭北腳南的方向入睡,人體主動脈大靜脈朝向、人體睡向與地球南北磁力的方向一緻,可以使地磁線平穩地穿過人體,最大限度地減少地球磁場對人體的幹擾。更容易人眠,睡眠品質也就相對較好。是以若有條件,可以采取頭朝北腳朝南的方向人睡;若條件不允許也不必太過在意,因為人體的磁場強度非常微弱,正常情況下地球磁場對人體磁場的影響并不大。
相對于睡眠的朝向問題,把握好睡眠的光線和睡眠溫度才是關鍵。國外研究發現,睡眠障礙者數量的增長和使用iPad等平闆電腦有關。這些自覺發光的裝置可以抑制褪黑素。褪黑素是一種控制人體生物鐘,促進人體睡眠的激素。褪黑素減少會直接導緻人體在睡眠時段仍然處于清醒的狀态,難以人眠。同樣,床頭不應該放在窗下,太陽光的照射也會抑制大腦分泌褪黑素。如果關窗睡覺,相對密閉的空氣也會對人體的睡眠産生不利的影響。
此外,睡眠的溫度也很重要。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腳很冷,則不容易人睡;如果空調或電熱毯開得溫度過高,人體會出現各種上火現象。是以,适宜的睡眠溫度也是高品質睡眠的重要保證。除此之外,床也不宜正對梳妝鏡,夜晚光線較暗,看到鏡中的自己或他人容易受到驚吓。對于有條件的居民來說,可以将床放置在朝南的房間,最好是陽光可以微微照到床上。這樣有利于吸收大自然的氧氣,減少細菌以及蟲螨的滋生,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整理:四月本欄目内容轉載自《萬問萬答——問出你的為什麼》,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組編,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特别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用戶端的“上觀号”入駐機關授權釋出,僅代表該入駐機關觀點,“上觀新聞”僅為資訊釋出平台,如您認為釋出内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