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亟需在大型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獲得投資。”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卡裡爾·哈什米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說道,“我們将更加重視可再生能源、水電、太陽能和風能,逐漸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去代替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能源生産。”
7月31日,上海市市長龔正會見了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卡裡爾·哈什米一行。在上海期間,哈什米還會見了上汽集團代表,該集團是巴長久以來在汽車行業的合作夥伴。哈什米介紹了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惠政策。此外,哈什米還與來自資訊科技、太陽能闆、電商、晶片以及農業和食品等重點領域的七十多家企業代表溝通交流。
今年6月,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對中國進行正式通路。在通路期間,雙方達成《中巴聯合聲明》明确表明将在共建中巴經濟走廊已取得成就基礎上,共建增長走廊、民生走廊、創新走廊、綠色走廊、開放走廊,打造走廊建設“更新版”。
談起中巴經濟走廊的“更新”,哈什米對澎湃新聞說,“更新”意味着巴基斯坦和中國将擴充制造業和工業領域的合作。我們希望中國以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經驗的形式到巴基斯坦進行投資。
在與龔正會見時,哈什米表示,巴中在很多領域合作密切,未來有更廣闊合作空間,歡迎上海企業來巴投資。
在專訪中,哈什米還談到了巴基斯坦方面對“更新版”中巴經濟走廊的期待,以及如何在兩國年輕人中間延續中巴“鐵杆”友情等話題。
以下為專訪實錄。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卡裡爾·哈什米 澎湃新聞記者楊文欽 圖
“更新版”中巴經濟走廊書寫兩國友誼新篇章
澎湃新聞: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并且已經成為中巴關系的标杆。過去十年,中巴經濟走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巴經濟走廊的亮點和新增長點是什麼?除此之外,您認為兩國未來一段時間還将在哪些重點領域強化聯系與合作?
卡裡爾·哈什米:我們已經完成了中巴經濟走廊的第一個十年建設。衆所周知,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巴兩國的标志性項目,也是最成功的項目之一。
中巴經濟走廊幫助巴基斯坦夯實了經濟基礎,促進了經濟增長,創造了就業機會,在基礎設施、港口、高速公路、機場,還有電力、能源工廠(無論是火電還是水電)、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建成了近50個項目,價值超250億美元。幫助巴基斯坦克服了能源短缺的問題,為巴基斯坦新增近800公裡高速公路、超過8000兆瓦電力和800公裡的國家核心輸電網。通過這些線路,巴基斯坦能夠輸送超過4000兆瓦的電力,或者800公裡的光纜。
展望未來,兩國之間的合作在政治、外交、經貿等領域依然穩固。随着巴基斯坦的發展,我們亟需在大型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獲得投資,因為這是所有産業的命脈,也是主要的增長驅動力。
除此之外,巴基斯坦非常願意在工業方面與中國攜手合作,我們已确定13個優先發展的出口導向型産業部門,鼓勵中方相關領域頭部企業赴巴投資。目的是提升巴基斯坦的生産能力、出口盈餘,進而增強出口能力,重點包括農業、礦業、鋼鐵工業、石化工業等。
巴基斯坦将與中國在增長走廊、民生走廊、創新走廊、綠色走廊、開放走廊這五大走廊的架構下密切合作。這五大走廊建設與巴基斯坦基于出口、數字、環境、能源和公平賦權的“5Es”發展架構保持一緻。我們非常期待與中國書寫兩國友誼的又一輝煌篇章。
澎湃新聞:今年6月,夏巴茲總理受邀通路中國。通路期間,中巴雙方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将在共建中巴經濟走廊已取得成就基礎上,打造走廊建設“更新版”。您如何了解“更新版”中巴經濟走廊,巴基斯坦政府對新階段的走廊建設有何期待?
卡裡爾·哈什米:首先,“更新”意味着在已有的成就基礎上繼續推進。我們已經在基礎設施和能源項目上取得成功,希望能推動走廊建設不斷走深走實。比如,能源轉型是國際社會都關注的議題。我們将更加重視可再生能源、水電、太陽能和風能,逐漸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去代替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能源生産。在未來,國家的長期發展需要綠色基礎設施以及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建設。
除此之外,“更新”還意味着巴基斯坦和中國将擴充制造業和工業領域的合作。巴基斯坦在某些領域具有比較優勢。在紡織、皮革、鞋類、制藥等行業,我們希望中國以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經驗的形式到巴基斯坦進行投資。這是我們規劃通過加強出口能力來促進經濟增長的行業,為巴基斯坦人民帶來繁榮發展。
巴基斯坦是一個開發中國家,人口衆多,達2.41億,是世界第五大人口國。這意味着巴基斯坦需要快速發展經濟,來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為了實作經濟增長,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舉措。在奠定經濟增長基礎(即能源和基礎設施項目)之後,我們現在要轉向工業領域發展,并更加專注于制造業。
巴方堅定支援全球安全倡議
澎湃新聞:當今世界并不太平,烏克蘭危機、巴以問題都給普通群眾帶來傷害,一些域外勢力也在不停嘗試挑唆中巴關系等。在國際熱點問題上,中巴堅定站在一起,發出和平的聲音。您如何看待中巴兩國在這些重大問題上的協作?
卡裡爾·哈什米:首先,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友誼與夥伴關系基礎十分牢固,彼此高度互信。這是一種堅如磐石的關系,并且将持續下去。我們正處于非常複雜、動蕩的國際和地區環境中。在熱點問題和國際局勢上,巴基斯坦和中國持有共同立場。今年,中國舉辦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七十周年紀念大會。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非常堅實的架構,巴基斯坦對此堅定支援。
當意識到國際法的首要地位,和出于對國際法的尊重,就會忠實地遵守國際法的原則,反對單邊主義。這是巴基斯坦和中國在國際準則和法律層面上的共同立場。
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該倡議不僅立足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更堅定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巴基斯坦堅定不移支援這一倡議。過去、現在和未來,巴基斯坦都将和中國在熱點問題上密切合作,共同努力,通過對話、和平方式解決熱點問題,而不是加劇緊張局勢。
用音樂、時尚和美食在年輕人中延續“鐵杆”情誼
澎湃新聞:您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外交官,為巴基斯坦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系做出了重要貢獻。您曾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擔任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參贊。15年後,當您以新的身份(編注:卡裡爾·哈什米于2023年11月11日就任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再次來到中國時,中國有哪些變化給您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卡裡爾·哈什米:有三個方面的改變,分别在科技、社會、經濟領域。當我第一次來到中國時,我就見證了中國對技術研發的大量投資。15年後,當我再次回到中國,我看到了這些投資的成果。
在新興技術方面的進步,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闆、锂電池,還是人工智能和太空技術,甚至是微信這樣的手機軟體,都展示了中國在經濟和金融領域幾近全面數字化的現狀。我還看到了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中國在許多科技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步,這是很大的變化。
在經濟和社會方面,中國GDP的增加不僅展現在數字上的變化,還有國民生活的改善,展現在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比如住房、教育、便利的公共交通和基礎設施。同樣,食品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也很重要。另外,空氣品質的大幅改善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認為中國在過去15年裡有非常全面和均衡的發展。
澎湃新聞:作為一名青年記者,非常榮幸有機會采訪您。在您看來,中巴之間的“鐵杆”情誼如何在兩國下一代青年人中繼續傳遞下去?您對兩國青年人有什麼寄語和期待?
卡裡爾·哈什米:每一代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質。兩國青年應該有屬于自己的交往方式。我建議,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年輕一代可以專注于三個新領域。在我看來,藝術和文化是兩國年輕人應該互相聯結的地方。更具體地說,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藝術交流,比如音樂家之間的交流,可以從組織兩國藝術家的活動開始。
其次,我認為時尚是年輕一代非常熱衷的領域。這将是另一個能促進兩國年輕人更深層次交流的媒介。我們正在與巴基斯坦的時尚品牌公司合作,推廣融合中巴兩國元素的服裝,以此促進兩國之間的友誼。
另外,旅遊是非常好的人文交流方式。巴基斯坦和中國都有着豐富的文化遺産。我鼓勵兩國青年去對方國家體驗不同文化。巴基斯坦已經開始促進兩國旅遊業進一步合作。今年6月,我們在成都舉辦了為期兩周的巴基斯坦美食周,并規劃未來每年舉辦一次。這會是兩國年輕一代圍繞藝術文化,更具體地說,是以音樂、時尚和美食為主的交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