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4年7月28日,距離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幕還有4天,網球比賽作為每屆奧運會的傳統項目,将于7月27日正式釋出賽程,7月28日正式打響。
中國選手張之臻和王欣瑜攜手出戰,奪得銀牌,為中國網球譜寫曆史的一筆。
這是中國網球在奧運會混雙項目上收獲的首枚獎牌,這兩位80後運動員,算是中國網球運動的先驅了。
2024年他們已經分别36歲和30歲,但是他們的競技狀态卻沒有随着年齡的增長而減退,尤其是張之臻,他的狀态好到連國家隊教練都大感驚喜。
在這樣的狀态下,他們臨時組合,竟然能夠在不熟悉彼此的情況下獲得奧運會的混雙銀牌,這是怎樣的一次經曆呢?
臨時組合對抗國外強手。
網球混雙在中國網球的曆史上是從未斬獲過獎牌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中國網球的選手都是男女各自訓練,各自備戰,混雙相對接觸的不多,默契程度也很少。
相對比之下,國外的選手是沒有這種差別的,混雙比賽對他們來說,平常與單打同樣重要,在接受這個項目時,他們已經習慣了與不熟悉的搭檔配合。
這次比賽,中國派出了由兩名單打實力非常強勁的80後選手張之臻和王欣瑜組成的臨時隊伍,而對手則是來自捷克的組合,兩名來自捷克的混雙實力非常優秀。
其中,男選手特拉貝爾是2022年法網和2023年美網男雙冠軍,而女選手皮特科維奇則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雙季軍,她們的實力毋庸置疑。
中國組合與捷克組合被分在C賽區,第一輪,中國組合迎戰希臘組合。
希臘組合的實力并不算強,這場比賽中國組合打得非常輕松,以6:2,6:2的幹淨利落的分數拿下了勝利,順利進入了決賽。
但是在決賽階段,中國組合卻碰到了捷克組合,比賽前專家們就說,捷克組合的實力擺在那裡,中國組合想奪冠困難重重。
俗話說,強手對強手,能否打出水準打出成績先看心态,比賽的第一局,果不其然,中國組合率先發球,然而第一局就被捷克組合抓住機會,破發成功。
捷克組合的士氣大漲,牢牢地掌控着比賽的節奏,然而中國組合卻并沒有慌亂,他們先後赢得了第二局和第四局,成功将比分扳平。
首盤比賽到了最後的緊張時刻,中國組合發球局率先迎來機會點,隻需要再赢一局,就能夠拿下首盤比賽的勝利。
張之臻首發,然而令他詫異的是,盡管他已經很努力地發揮出自己全部的實力,然而就是有一種被對方看穿的感覺,不管如何,捷克組合的選手們總是能抓住機會,對中國組合的發球進行緻命的破發。
首盤的中國組合連丢兩局,最終以4:6輸掉了首盤比賽。
第二盤比賽,中國組合果斷改變政策,主動變更場上的打法,在防守的同時積極尋找機會,結果在第二局就先破了對方的發球局,以2:0領先開局。
随後雙方你來我往互破對方的發球局,中國組合在第六局再次破發成功,随後以6:3拿下第二盤比賽。
決勝盤比賽,捷克組合明顯受到了中國組合的壓力,比賽過程也愈發緊張起來,中國組合在第八局迎來關鍵的比賽節奏,此時如果再赢一局,他們就能夠以總比分2:1獲得冠軍。
然而,捷克組合的表現絕對不容小觑,他們清楚地知道眼下是關鍵局勢,然而中國組合畢竟臨時搭檔,面對捷克組合的發球局,在關鍵時刻失誤了,沒能破發成功。
随後雙方又互破了一次發球局,捷克組合在比賽末尾連勝三局,最終拿下了首屆奧運會的混雙冠軍。
然而中國組合也拿下了好成績,搭檔僅一天就獲得了奧運會混雙銀牌,創造了中國混雙曆史。
兩人之間顯然非常激動,賽後在接受采訪時,面對從業人員的祝賀,張之臻歡快地說:“我太開心了,我沒有想到能夠與女隊員搭檔拿下銀牌!”
而王欣瑜則調侃說道:“我們并沒有互相配合太多,甚至都不知道彼此都有哪些擅長的技能,但是我們之間憑借着一種默契,以及都作為單打選手的經驗拿下了銀牌”。
這樣幽默風趣的表現,極為符合如今新一代職業網球選手的風範。
臨時搭檔拿下銀牌。
這次比賽中國隊能夠與捷克隊争奪冠軍,最大的功臣就是鄭欽文。
鄭欽文在混雙項目中積分排名最高,是以球隊在派員參加項目時,鄭欽文自然是第一人的人選。
然而就在比賽開始前不久,有媒體曝光,她因為傷病原因,已經提前放棄了這次奧運會,盡管國家隊已經找到了替補,然而在臨近比賽時,替補仍然沒有确定。
就在這種情況下,王欣瑜臨危受命,替補進了國家隊,而她的搭檔,則是張之臻。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在僅僅聊了一天之後,他們搭檔便獲得了奧運會混雙銀牌。
其實,二人都是中國網球在自己單打領域的佼佼者,王欣瑜在單打方面已經打到了世界第117的位置,而張之臻更是在單打方面沖到了世界第68的位置。
在彼此的單打領域裡,兩人的世界排名都排到了前100,他們的實力不容小觑。
但是誰也沒曾想過,讓他們攜手搭檔,成績竟能這麼好,在賽後的采訪中也有記者詢問兩人是如何做到的。
王欣瑜說:“其實我們之前并不熟悉,甚至都不知道彼此擅長什麼,但是我們在一天下來,找到了配合默契,我們之間的配合更像是有一種無形的默契,打起球來非常順手。”
張之臻也附和道:“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順手,可能是主打單打太久了,配合起來太順手了吧!”
然而、能否獲得如此好成績,一方面是因為兩人的實力非常突出,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配合非常默契。
王欣瑜能夠在臨危受命之後迅速調整狀态,以最好的狀态迎接比賽,張之臻作為男子單打選手在比賽中擔當起男子的角色,主動出擊,女選手作為防守型選手,及時進行反擊。
甚至在賽後,面對外界的媒體采訪時,張之臻還調侃道:“我覺得我們比賽中一直是中國隊占主動,捷克隊占守勢色的吧,我們真的沒有互相配合太多”。
球隊裡的幽默感和自信,讓人們看到了一種新一代職業網球選手的新風尚,張之臻和王欣瑜都是00後選手,他們的幽默和自信還值得國人廣泛傳播和學習。
中國網球可以大力發展了。
在這次比賽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國家隊中,有名氣的選手之前都是主打單打項目,採用的都是男女分開的訓練,訓練和備戰的時間都非常充足。
然而現在,處于年紀還非常小的00後選手們卻已經顯露出很大的潛力,并且他們都非常擅長打混雙,可以說,中國網球終于迎來了新的生機。
臨時組合的發揮,雖然有運氣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這兩位中國選手已經在國字号的嚴厲訓練中,找到了與隊友之間的默契。
在中國網球的訓練背景下,不僅打出了實力不俗的王欣瑜和張之臻,同樣在世界女子網球大賽上收獲冠軍的張帥,也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網球的另一種希望。
中國網球在臨時組合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人之間的配合,就是一個例證。
或許,在今後的選手選拔中,更應該重視選手間的适應能力,隻有在球隊配合中,才能更好地适應球隊的訓練和備戰,隊友之間的配合也将大大增強。
這場比賽的經曆,無疑将促進中國網球在未來與世界更廣泛的合作與交流,還将吸引更多的年輕選手加入到混雙項目中。
這樣一件美好的事情,無疑将讓中國網球在後奧運時代,迎來新的生機和希望。
是以,我們應該看到這場比賽背後的意義,更應該珍惜這場比賽帶來的新契機。
結語
中國網球,終于,在2024年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同時,這場比賽也為中國網球走向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來,我們期待中國網球的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