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13人,張廷玉真的具備這個資格嗎?

清朝作為我國曆史的一個節點,雖然最終落寞,但也曾有輝煌,清朝初期,國内風調雨順,對外十分強勢,能夠獲得如此成就,與那些機關大臣密不可分。

清朝時期,名氣最大的大臣無疑是和珅,和珅的經曆在民間廣為流傳,并被翻拍成多部電視劇,不過若說地位最高的大臣無疑是張廷玉,這位曆經三朝的大臣,被授予了至高無上的榮譽:配享太廟。

清代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13人,張廷玉真的具備這個資格嗎?

何為太廟

太廟始建于永樂十八年,是明清兩代用來祭祀祖先的地方,這裡供奉着曆朝皇帝已經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王公大臣,在那個封建年代,能夠享受這份榮譽的漢族大臣,也就隻有這一個人。

明朝能夠配享太廟的都是常遇春、徐達這些幫助朱元璋建國的大功臣,而整個清朝曆史當中,能夠配享太廟的大臣一共隻有13個人,那麼張廷玉能夠跻身這13個人當中,究竟代表了什麼含義?

清代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13人,張廷玉真的具備這個資格嗎?

在這13個人當中,有接近一半的數量是清朝的開國功臣,例如努爾哈赤的長輩、努爾哈赤的弟弟等,他們也許并無太多的功績,但對努爾哈赤的幫助至關重要,故而進入太廟當中。

剩下的幾位皆是身經百戰的勇猛戰士,例如多爾衮、豪格等人,在整個太廟中,文臣隻有兩位兩位,那就是鄂爾泰和張廷玉,張廷玉也是唯一的一位漢臣,由此可見他獲得了怎樣的榮譽。

最為關鍵的一點,太廟中的很多位置都屬于“追封”,意味死後的封賞,唯獨張廷玉不同,他在世期間,便由雍正皇帝親口承諾配享太廟,在整個清朝曆史中獨此一份。

清代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13人,張廷玉真的具備這個資格嗎?

張廷玉是否夠格

但對于張廷玉配享太廟一事,很多人都保持質疑态度,其中就包括了乾隆皇帝,雍正彌留之際,曾親口囑咐乾隆,張廷玉配享太廟之事,可乾隆繼位後,卻對此時絕口不提,擺明了是一種質疑的态度。

以至于一向做事謹慎的張廷玉,不得不親口詢問配享太廟一事,讓乾隆大動肝火,直言張廷玉何德何能,于祖宗配享香火,并一度下旨取消配享太廟一事。

乾隆下旨後,張廷玉抑郁成疾,沒多久便病逝,乾隆或許深感愧疚,便借口要遵循父親的遺願,重新恢複了對他原本的安排。

清代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13人,張廷玉真的具備這個資格嗎?

從臣子方面來說,張廷玉無愧為一代名臣,在雍正的手下,一步步提升着國力,将一個強大的清朝交給了乾隆。可從整體來看,張廷玉最多算作雍正手下的秘書長,他的執行力很強,也獲得了軍機大臣的身份,但張廷玉自己所主導的事情卻少之又少。

在太廟的13人大名單中,鄂爾泰與張廷玉的身份最為接近,相對比之下,張廷玉好像确實沒有配享太廟的資格。

鄂爾泰在康熙時期入朝,但他得到重用已然是雍正時期,鄂爾泰本人經曆脾胃豐富,從地方官,一路經曆了布政、巡撫、總督,是雍正時期的四大總督之一,民間威望頗高。

清代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13人,張廷玉真的具備這個資格嗎?

而在功績方面,鄂爾泰主導了當時的土改歸流,為清朝整體的國力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并且鄂爾泰的行為影響了後世數年,這點乾隆也深刻認同。

在軍功方面,雖然鄂爾泰的軍功比不上開國時期的多爾衮等人,但也憑借自己的力量鎮壓了四川地區的土司叛亂,最終獲封伯爵,達到了大臣封賞的頂峰,這樣的功績,配享太廟衆望所歸。

張廷玉的重要性

從功績上來說,張廷玉并不夠格,可為何張廷玉能夠讓雍正臨終前下旨,安排太廟之事,皆因張廷玉的真實作用。

清代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13人,張廷玉真的具備這個資格嗎?

在一個國家之中,很多人能夠加官進爵,其本身的實力固然重要,可朝廷給予的機會同樣重要,鄂爾泰平定土司叛亂,立下大功,但這件事放在别的人身上同樣能夠成功,鄂爾泰的勝利,并不在于他用兵如神,而在于清兵強大的戰鬥力。

換句話說,在清兵戰鬥力的基礎上,指揮者作用并不大,即使張廷玉本人去指揮作戰,依舊可以獲勝,從這個角度來看,鄂爾泰的功績,其實是朝廷賞賜給他的。

同理,從功績上來說,張廷玉雖然看起來功績不多,就像是雍正身邊的一個小秘書,但對于國家的整體運作,張廷玉功不可沒。

清代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13人,張廷玉真的具備這個資格嗎?

張廷玉是三朝元老,早在康熙時期就開始嶄露頭角,康熙征戰一生,眼光極其毒辣,張廷玉是康熙專程留給雍正的治國人才。從這點可以看出,起碼康熙是十分認可張廷玉的,隻不過那時的張廷玉還很年輕,需要一些政績加身,也需要更多的曆練。

雍正上位後,張廷玉立刻成為了朝廷重臣,為雍正做了很多事,這些事看似輕松,但其中中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并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再加上雍正本身是一個工作狂,能夠跟上雍正工作節奏的,也不是一般人。

清代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13人,張廷玉真的具備這個資格嗎?

在雍正去世前,他向父皇康熙一樣,試圖将這樣一個好用的大臣留給乾隆,讓他繼續治理國家,為了讓乾隆更加的信任張廷玉,雍正才特意賜予配享太廟的榮譽,從表面來看,這是針對張廷玉的,但其實也是針對乾隆的。

可乾隆卻有另外一個不同的想法,在雍正去世之前,乾隆早已開始參與政務,再加上爺爺康熙的喜愛,讓乾隆有點目中無人,他對于父親留給他的政治班底并不喜歡,一直試圖尋找自己的大臣。

清代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13人,張廷玉真的具備這個資格嗎?

對于張廷玉配享太廟一事,乾隆反對的真實原因并不是絕對他不夠資格,而是不滿父皇臨死前的安排,是以乾隆才會故意刁難張廷玉,甚至在張廷玉的晚年,還查抄了他在北京的府邸。

不過在張廷玉去世後,乾隆認可了他的能力,作為清初的名臣,張廷玉的所作所為有目共睹,他成為太廟中唯一的漢人,雖有争議,但鮮有人直接反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