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中國男籃成為奧運看客,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一、選人用人“歧視性、局限性”

1、中國籃球的選材标準首先是“高”,沒有190厘米的骨齡預測想入青年隊首先就是一道坎吧?像徐傑這種身高179厘米的小個子球員更是少之又少!現在的中國籃球一直有個誤區,甚至可以說還活在“中國移動長城”時期的夢裡!中國人員基礎大,選材的範圍也會更廣,隻要放開成見,摒棄曾經的選人用人标準,肯定會有許多天才走出來!

當中國男籃成為奧運看客,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2、想走“中國職業籃球”這條路,隻有兩個辦法,一種是有錢、一種是有人!這絕對是不争的事實!整個CBA聯賽“球二代”超過30%!像韓德君、胡金秋這種純靠個人努力和天賦走出來的球員更是鳳毛麟角!當然,并不否定籃球天賦遺傳的先天優勢,但普通人想要走出來沒有先天的身體優勢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籃球對于普通人來說更多的隻能成為愛好,想走向職業根本沒有機會!

二、“傻大空”的形式主義

1、“姚明”是最出彩的籃球運動員,但他就是最好的籃球管理者嗎?兩屆無緣奧運會、亞洲排名跌至第六!各種大賽兵敗如山倒!籃協竟然無一人被“問罪”?姚明是男籃标杆性人物,但“打和教”真的是一種東西嗎?肯定是否定的!“姚明式中國籃球”并不适合現在的中國籃球!

當中國男籃成為奧運看客,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2、“沒有升降級,坐等聯賽分紅”

四川、甯波等球隊已經呈現“公開性擺爛”!當其餘十幾支球隊瘋狂投入争奪總冠軍的時候!這種擺爛的隊伍在靜候聯賽“2000萬分紅”!沒有升降級制度,最穩妥的盈利方式就是不投入!當整個競技性運動開始彌漫這種風氣的時候,衰落、停滞不前是一種必然!想上的上不來,不投入的又不用擔心掉下去!做不到能者上還怎麼實作新的競争力?

三、聯賽建設“好高骛遠”

1、瘋狂的“CBA選秀”

當四川男籃在CBA選秀大會上選擇了“31歲楊政”的時候,整個籃球界都開始瘋狂了!這種贻笑大方的事情真的發生在了CBA職業聯賽!這位野球圈的“五檔球員”竟然上榜了!四川男籃真的是CBA“挑大梁”的球隊!這時的籃協終于挂不住了!出台了“全員體測”政策,想用這最後一塊遮羞布把這位“五檔球員”拒絕在聯賽之外!

當中國男籃成為奧運看客,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2、作死的“四節六人次”

在23-24賽季,四節四人次的情況下。整個CBA聯賽的國内球員已經接近于80%的球員在幹着給外援打雜、查缺補漏的工作!這次“四節六人次”的改革就更“棒”了。終于可以全員國内球員一起為外援當“助手”了!外援政策并不能刺激中國球員,這在前幾個賽季已經得到了印證,這次又提上了日程,可以說是把中國男籃徹底拍死在了沙灘上了!中國球員在國際賽場的比賽已經說明了,籃球需要聯賽裡對大核的培養和錘煉,當所有球隊大核心都是一群外國人的時候,中國球員拿什麼打?

四、群衆籃球“畸形發展”

1、畸形的籃球部落客帶偏青少年!

網絡的自由化讓許多畸形籃球部落客走向人們的視野,他們嘩衆取寵般的剪輯型短視訊開始吸引衆多粉絲!各種違規步伐、違例教學開始被動傳播,青少年、包括大部分籃球愛好者很難對此進行對錯分辨,争相模仿、用于實踐!這種畸形文化變相入侵了基礎籃球,導緻整個籃球理念的改變也是災難級的!籃球需要想象力,但是是在穩定的基本功基礎上去創造的!而現在籃球群體學到的是什麼呢?

2、畸形的籃球空間,在夾縫裡生存!

大部分青少年的籃球教育訓練僅僅停留在國小階段,初、高中籃球教育訓練基本處于斷層,在最益于漲球的年齡被牢牢的鎖在了學校、課後輔導班,刨除專業性從事籃球的青少年梯隊,群衆裡想要走出籃球天才簡直鳳毛麟角!沒有哪一家的孩子在聯考決定命運的年代願意把時間浪費在籃球場上!

當中國男籃成為奧運看客,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