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人用人“歧视性、局限性”
1、中国篮球的选材标准首先是“高”,没有190厘米的骨龄预测想入青年队首先就是一道坎吧?像徐杰这种身高179厘米的小个子球员更是少之又少!现在的中国篮球一直有个误区,甚至可以说还活在“中国移动长城”时期的梦里!中国人员基础大,选材的范围也会更广,只要放开成见,摒弃曾经的选人用人标准,肯定会有许多天才走出来!
2、想走“中国职业篮球”这条路,只有两个办法,一种是有钱、一种是有人!这绝对是不争的事实!整个CBA联赛“球二代”超过30%!像韩德君、胡金秋这种纯靠个人努力和天赋走出来的球员更是凤毛麟角!当然,并不否定篮球天赋遗传的先天优势,但普通人想要走出来没有先天的身体优势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篮球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多的只能成为爱好,想走向职业根本没有机会!
二、“傻大空”的形式主义
1、“姚明”是最出彩的篮球运动员,但他就是最好的篮球管理者吗?两届无缘奥运会、亚洲排名跌至第六!各种大赛兵败如山倒!篮协竟然无一人被“问罪”?姚明是男篮标杆性人物,但“打和教”真的是一种东西吗?肯定是否定的!“姚明式中国篮球”并不适合现在的中国篮球!
2、“没有升降级,坐等联赛分红”
四川、宁波等球队已经呈现“公开性摆烂”!当其余十几支球队疯狂投入争夺总冠军的时候!这种摆烂的队伍在静候联赛“2000万分红”!没有升降级制度,最稳妥的盈利方式就是不投入!当整个竞技性运动开始弥漫这种风气的时候,衰落、停滞不前是一种必然!想上的上不来,不投入的又不用担心掉下去!做不到能者上还怎么实现新的竞争力?
三、联赛建设“好高骛远”
1、疯狂的“CBA选秀”
当四川男篮在CBA选秀大会上选择了“31岁杨政”的时候,整个篮球界都开始疯狂了!这种贻笑大方的事情真的发生在了CBA职业联赛!这位野球圈的“五档球员”竟然上榜了!四川男篮真的是CBA“挑大梁”的球队!这时的篮协终于挂不住了!出台了“全员体测”政策,想用这最后一块遮羞布把这位“五档球员”拒绝在联赛之外!
2、作死的“四节六人次”
在23-24赛季,四节四人次的情况下。整个CBA联赛的国内球员已经接近于80%的球员在干着给外援打杂、查缺补漏的工作!这次“四节六人次”的改革就更“棒”了。终于可以全员国内球员一起为外援当“助手”了!外援政策并不能刺激中国球员,这在前几个赛季已经得到了印证,这次又提上了日程,可以说是把中国男篮彻底拍死在了沙滩上了!中国球员在国际赛场的比赛已经说明了,篮球需要联赛里对大核的培养和锤炼,当所有球队大核心都是一群外国人的时候,中国球员拿什么打?
四、群众篮球“畸形发展”
1、畸形的篮球博主带偏青少年!
网络的自由化让许多畸形篮球博主走向人们的视野,他们哗众取宠般的剪辑型短视频开始吸引众多粉丝!各种违规步伐、违例教学开始被动传播,青少年、包括大部分篮球爱好者很难对此进行对错分辨,争相模仿、用于实践!这种畸形文化变相入侵了基础篮球,导致整个篮球理念的改变也是灾难级的!篮球需要想象力,但是是在稳定的基本功基础上去创造的!而现在篮球群体学到的是什么呢?
2、畸形的篮球空间,在夹缝里生存!
大部分青少年的篮球培训仅仅停留在小学阶段,初、高中篮球培训基本处于断层,在最益于涨球的年龄被牢牢的锁在了学校、课后辅导班,刨除专业性从事篮球的青少年梯队,群众里想要走出篮球天才简直凤毛麟角!没有哪一家的孩子在高考决定命运的年代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篮球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