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渴望獨立
青春期的孩子,身高和體重快速增長,生殖系統也已發育。在生理上他們已接近于成年人。
另外,他們的大腦神經以及思維的發展,使得他們的思維越來越豐富。
他們在心理上已經把自己當作是成年人,他們内心渴望獨立,渴望擺脫父母的管教,同時他們也希望父母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來看待。
這時,如果父母對他們進行管教,他們就會作出強烈的反抗。有時明明知道父母說的是對的,但是他們為了表明“獨立”,依然會和父母對抗到底。
如果父母不了解他們的成長特點,很容易認為這是孩子對自己的不尊重和冒犯,進而使親子之間産生嚴重的沖突。
事實上,這就是孩子的一個成長過程,既不是孩子的錯,也不是父母的錯,隻是雙方缺少了解而已。
應對政策:
1. 父母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成長特點,并且讓孩子也知道自己的成長特點。這樣,彼此之間就會有更多的寬容和了解。
2. 父母要及時放手,給予孩子獨立的成長空間。這時父母隻有放手,才能讓孩子的心靈得以成長。
如果到了這個階段,父母依然緊緊抓住不放,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
3. 父母要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和平相處,這樣孩子更容易向你敞開心扉。
當孩子有了困難時,他更容易向你吐露心聲,這樣,你就能及時地給孩子提供幫助。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充滿了沖突
心理上的成熟,與現實的半成熟之間的沖突。
他們在内心,已經把自己當成是一個成人,自己的事情想自己做主。可事實上,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還沒有完全形成,他們的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
心理上的獨立和依賴之間的沖突。
他們在心理上渴望獨立,不想再依靠父母,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對社會一無所知,在很多方面,依然離不開父母的支援。
封閉自我和社會交流之間的沖突。
他們一方面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閉起來,不想向外坦露自己,想有一個私密空間;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為孤獨,希望與人交流,希望得到同伴的了解和支援。
總之,他們的内心充滿了種種沖突,這讓他們的内心非常壓抑,也讓他們的心理極其脆弱。
他們不能承受别人對自己的指指點點,也不能接受父母對他們的管教和控制。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刺猬,渾身是刺,如果親子之間硬碰硬,最終的結果就是傷及雙方。
這時如果父母懂得包容,懂得運用智慧,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應對政策:
1. 父母應該了解孩子沖突的心理,要允許他們發洩負面情緒。
2. 父母不能總是強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而是要多傾聽孩子内心真實的聲音,要允許孩子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父母希望的那個樣子。
3. 父母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你的成長經曆,你在青春期時是如何面對這種沖突心理的。
青春期的孩子
激素分泌急劇增加,情緒波動較大
青春期的孩子,随着激素分泌急劇增加,他們的煩惱也會突然增多,情緒起伏變化明顯。
他們既為自己在公衆面前的形象而煩惱,也為在同伴中的地位而煩惱,更為和父母産生沖突而煩惱。
總之,在這個階段,一旦他們感覺到自己沒有被同伴接納,或者是沒有被父母了解,在情緒上都會有很大的反應。
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他們就會把它放大幾倍。
應對政策:
1. 當孩子表現得非常生氣、委屈時,父母要學會冷靜,孩子的這種情緒其實也是暫時的,他們隻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已。
2. 父母多接納和了解孩子的情緒,多傾聽孩子内心的聲音。其實很多情況下,父母的傾聽,就會讓孩子的情緒得以釋放。
3. 父母可以多關注一下自己的事情,比如讀讀書,鍛煉一下身體。如果你能轉移一下注意力,也會更有利于你控制情緒。
青春期的孩子
大腦發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抑制沖動
到了青春期,他們的煩惱突然增多,情緒波動也較大,而且他們大腦中負責沖動的前額葉發育還不完善,是以,他們很容易沖動,會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這個階段的孩子,考慮問題,很少會考慮到後果。
著名的教育家傑弗裡.伯恩思坦曾經說過:
父母如果執着于與叛逆孩子進行權力争奪戰,最後隻會落得兩敗俱傷的境地。
應對政策:
1. 父母平時不要激化沖突,就算有了一些沖突,也要和孩子友好解決。
2. 父母盡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對一件小事,做出過度的反應。
3. 父母不要吓唬孩子。一些父母喜歡吓唬孩子,遇到問題,會把事情描述得很嚴重,這樣做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
非常關心自己個性的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關注自己的獨特性,他們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比如,有的時候,孩子突然間換個很酷的發型,或者買一件非常特殊的衣服回家。
很多時候,父母會看不慣,就會要求孩子換個發型或者是把那件衣服扔掉。
其實,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不是他一個人這樣,這是青春期孩子的共性。
他們希望與衆不同,希望得到身邊更多人的關注。
我們要明白,孩子永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他的選擇權利,父母不能過度幹涉。
應對政策:
父母應該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個性,這是他的權利,他的自由。父母隻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他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
關注能力和學習成績,想展現自我價值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希望展現自己的價值。要麼學習成績優異,要麼有一技之長,要麼有特殊的能力。
他們的能力和學習成績,影響着他們在社會群體中的地位,也影響着他們對自我的評價。
是以,在學習之外,最好讓孩子有一項愛好,無論是體育方面,還是美術方面,或者是孩子的演講能力。
隻要有“一技之長”,就能讓他們産生自信,讓他們感受到自我價值。
應對政策:
1. 不要為了學習,限制孩子的愛好和特長。愛好和特長也可以讓孩子産生自信,産生價值感。
2. 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高度發展,父母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多給予孩子積極的肯定。有了他人的肯定,他就不會對自己作出過低的評價。
3. 不能打擊、否定孩子。你打擊、否定孩子,隻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青春期的孩子,更重視同伴關系
他們的主要影響人,由父母變成了他們的同伴群體。是以,他們和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和同伴的交流越來越多。
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内心非常孤獨,他們非常希望和同伴群體交流。
他們也希望得到同伴群體的認可,也更認同同伴群體的價值觀。
我們這就能了解了,為什麼别人買明星同款T恤,你的孩子也要買;别人買新款手機,你的孩子也要買。
孩子需要得到同伴群體的關注,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支援他與同伴群體的交流。
應對政策:
1.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交朋友的底線,隻要孩子不沖破底線,父母就不要阻止孩子和同伴群體交往。
2. 父母對于孩子和同伴群體的交往,最好給予更多的支援。比如可以請他們到家裡做客,也可以帶他們一起遊玩。
如果父母能支援孩子與同伴群體的交往,孩子會非常高興,也能促進他和同伴群體之間的友誼。
3.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強,父母一定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尤其是在他的同伴面前。
叛逆隻是人生的一小段,我們對于自己孩子的叛逆,不必作出過度的反應,更不用焦慮和緊張,隻要我們稍稍忍耐,總會“風平浪靜”。
這個階段,我們的任務就是及時放手,“靜靜”地等待孩子的成長。
當然這裡的放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親子之間要有清晰的界限,孩子要有自己的成長空間。
崔京淑
積極心理學指導師
聯系方式:13331666672
添加微信二維碼
掃碼關注抖音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