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個萬花筒,可以呈現出變幻無窮的圖案,令人感受到塵世間的悲歡離合,體味到生命中的人情冷暖。南宋詩人項安世23歲進士及第,入仕後曾擔任秘書省正字,此後又遷為鄂州太守等官職。項安世為人正直,曾因遭到小人诽謗而被貶江陵。
這次貶谪經曆既讓他認清現實、記憶深刻,同時又使他可以靜下心來鑽研典籍,并創作了很多傳世佳作。下面分享項安世的五首傳世佳篇,妙不可言,富有詩趣,頗有誠齋體的風格。
田家有感
南宋 · 項安世
秋田犁罷老農閑,歲暮無營隻閉關。
愧我西來複東去,新年赢得鬓毛斑。
古代農耕社會中,農家勤勞樸實,辛勤付出。他們不慕名利,自食其力,渴望過上幸福生活。春天裡辛苦播種,等到秋收之後,農家就能暫時閑下來,直到歲末都沒有太多的事情。
鄉親們可以在寒冬臘月裡關門閉戶,不需要冒着嚴寒下地勞作。詩人有感于田家的悠閑生活,卻慚愧自己為了生計和前途不停奔波,每天都顯得神情疲倦。
過新年時,農家小院裡歡聲笑語,詩人卻歎息額頭上又添了幾道皺紋,鏡中的自己更是須發花白。全詩采用對比手法,傳達出詩人對仕途的厭倦,以及對悠閑生活的向往。
次韻黔陽王令詩
骊珠一百二十六,落紙輕圓字字同。
怪得春來全少雨,煙雲都在錦囊中。
王令是詩人的好友,平時頗愛吟詩填詞,他與項安世之間經常詩文酬答,這首詩就誇贊了朋友的不凡才華。
詩人稱贊對方的一首長詩句句珠玑,那些散發着墨香的文字,就像一個個寶珠,令人倍加珍惜。同時作者還非常欣賞他的書法,落紙輕圓,筆力遒勁,讓人感覺賞心悅目。
後兩句妙不可言,詩人沒有進一步贊美朋友的文采,而是诙諧地說,“怪得春來全少雨”,原來那些美麗的煙雲都被收藏在朋友的錦囊之中。如此妙句絕非搜尋苦腸可以想出,實乃信手拈來,盡顯詩人的詩歌底蘊。
春日途中
未說離家日日晴,離家三日雨如傾。
津頭小吏詢名氏,但道當年段墨卿。
了解這首詩,需要先了解一個典故。段文昌是中唐時期的宰相,傳說他在擔任荊南節度使之時,遇到當地久旱不雨,他便祈禱上天下雨,後來就大雨如注。如果遇到久雨不晴的天氣,他隻要外出遊訪,立刻就會雲消霧散。
項安世熟讀典籍,他有一次離家遠行,接連三日天降暴雨,可是他不出門時卻是連續的晴天。渡口的小吏詢問他的姓名,他立刻想起段文昌的故事,于是就幽默地說自己是段宰相(字墨卿)的後代。這首詩記述了一次春日出遊的經曆,讀來令人印象深刻,又顯得極有詩趣。
峽内
千崖無樹作炊煙,峽内為生也可憐。
探水得柴如寶藏,賣茆成俗滿村船。
峽谷裡地勢險峻,懸崖峭壁,激流奔騰,人們身處其中也會感到心驚膽跳。宋代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人們無法輕松地往來,一些生活用品也不能及時地得到運輸。
詩人首先介紹峽内人家的生活困境,壁立千仞,樹木稀少,人們缺乏生火做飯的幹柴,于是也很難看見炊煙,可見“峽内為生也可憐”。
有些膽大的小夥水性極好,他們“探水得柴”,既能滿足自家需要,又可将多餘物資賣個好價錢,可謂如獲寶藏。周圍的人看見有利可圖,便紛紛駕船擷取蘆葦,一時間峽内的村裡到處可見賣茆的小船。全詩展現出具有特殊地理特征的生活,也表達出詩人對峽内人家艱難日子的同情。
順風過湖
帆影如酲左右傾,水聲似戰聒天鳴。
傍人隻道船行快,不道船中客更驚。
詩人有一次乘船外出,雖然是順風而行,可是由于船速太快,反而讓他感到驚慌失措。前兩句采用比喻手法,船帆就像喝醉了酒,水面上的帆影一直在左右不停地晃動;水面上波濤洶湧,各種聲音彙集在一起,顯得極其噪雜,就像戰場上的千軍萬馬,正在發出震天動地的響聲。
後兩句抒寫感受,岸上的人看見飛馳而過的客船,紛紛驚歎船速如此之快。詩人坐在船艙内,不敢随意走動,更是覺得提心吊膽,生怕客船随時都有傾覆的危險。全文充滿理趣,刻畫出從不同視角産生的差異感受,頗有楊萬裡的誠齋體風格,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