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難怪郭靖沒把黃蓉和華筝都娶了,你看華筝的曆史原型是誰就懂了

《射雕英雄傳》堪稱金庸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也可以說是自《射雕英雄傳》之後,金庸才逐漸走上了武俠小說界的“武林之巅”。

不過金庸在這部作品中也留下了諸多疑問,比如郭靖為何沒把華筝和黃蓉一并娶了?郭靖到底有何顧慮?

一、被抛棄的華筝

其實順着《射雕英雄傳》的劇情讀下來,你很難不将華筝視為女主角,畢竟她才是第一個與郭靖産生情緣的女子,并且郭靖又在大漠做出了“一箭雙雕”之舉,大汗又已将華筝許配給了郭靖,無論怎麼看,這對小青年都應該走到一起。

然而當黃蓉登場,并且以女裝出現在郭靖面前之時,郭靖似乎就已經将自己與華筝的婚約忘得一幹二淨了。

難怪郭靖沒把黃蓉和華筝都娶了,你看華筝的曆史原型是誰就懂了

(郭靖、黃蓉劇照)

當然,這也不怪郭靖,隻怪黃蓉确實太美,你且看原著描述:“船尾一個女子持槳蕩舟,長發披肩,全身白衣,頭發上束了條金色細帶,白雪映照下燦然生光。郭靖見這少女一身裝束猶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蕩近,隻見那女子方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比,笑面迎人,容色絕麗。郭靖隻覺耀眼生花,不敢再看,轉開了頭,緩緩退開幾步……郭靖猛吃一驚,轉過頭來,隻見那少女笑靥生春,衣襟在風中輕輕飄動。郭靖如癡似夢,雙手揉了揉眼睛。”

或許這就叫一見鐘情吧,盡管此時的郭靖還沒敢将自己的愛意說出口,但他的表情、行動都已經證明了他對黃蓉是有愛意的。

都說“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距離是無法産生美的,當華筝與拖雷造訪中原找到郭靖時,郭靖已經與黃蓉如膠似漆了。

其實初讀此段時,筆者是對郭靖有種厭惡之感的,這不就是典型的見一個愛一個的負心漢嗎?

難怪郭靖沒把黃蓉和華筝都娶了,你看華筝的曆史原型是誰就懂了

(黃蓉劇照)

當然,郭靖也表現出了自己的糾結,并向華筝許諾,自己在中原處理完那些事之後,就會回大漠迎娶她。

隻是後來的郭靖似乎又忘了當初的承諾,反而對黃蓉說了一番十分不負責任的話。

說是:“我答允過娶她的,但我要先陪你一百年、兩百年,她如肯等,就等一百年、兩百年好了。唉,蓉兒,我死也離不開你,隻好對她不住了……兩百年之後,她變成個白發皺面皮的老太婆,我自然不能娶她了。”

你能想象這是那個被貼上了“木讷”“老實”标簽的郭靖說出來的話?

不過話說回來,即便郭靖愛上了黃蓉,非黃蓉不娶,那也不影響他履行承諾,他隻要将華筝一并娶了,也沒人會诟病什麼。

二、娶了多位夫人的主角

其實武俠故事中,像楊過那樣專情的男主角反倒是少數,甚至最開始的楊過也沒有多專情,他幫陸無雙接骨,親吻完顔萍的眼睛,誇贊公孫綠萼貌美,還出言撩撥程英,甚至就連李莫愁被他抱了兩次都不禁心魂俱醉,可見他為人有多輕浮。

難怪郭靖沒把黃蓉和華筝都娶了,你看華筝的曆史原型是誰就懂了

(華筝劇照)

當然,從結果來看,楊過隻娶了小龍女一位夫人,但金庸其他作品中,風流的主角可不少。

比如新修版《天龍八部》中,金庸就補充了一段關于段譽的結局。

隻道是:“大理(史稱‘後理’)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号‘日新’,後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号,其後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于其子段正興……段正興之母姓名,史無記載,是木婉清、鐘靈、曉蕾,還是别位嫔妃所生,便不得而知。”

這裡提到的“别位嫔妃”就不知道包括多少女子了,可見段譽不說有後宮佳麗三千,也至少有數十位妃子,哪有人說他風流?

可别說段譽是皇帝,是以能這麼做,那《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不也娶了七位夫人嗎?

是以郭靖若不願放棄黃蓉,同時也不想背棄與華筝的婚約,完全可以把這二女都娶了,是以他為何沒這麼做?

難怪郭靖沒把黃蓉和華筝都娶了,你看華筝的曆史原型是誰就懂了

(華筝、郭靖劇照)

要知道華筝的人設其實也不比黃蓉差多少,比如這段描述就将她的美展現了出來:“郭靖辭出金帳,暮色蒼茫中正要去母親帳中,突覺一雙溫軟的手掌掩在自己眼上,同時鼻中聞到一股香氣,一怔之下,叫道:‘華筝妹子!’轉過身來,隻見華筝公主,身穿白衣,似笑非笑的站在當地。兩人分别經年,此番重逢,隻見她身材更高了些,在勁風茂草之中長身玉立,更顯得英姿飒爽。”

郭靖是注意到了華筝的美的。

既然如此,他還有何顧慮,答案或許與華筝的曆史原型有關。

三、華筝的原型

正如書中呈現的那般,金庸是将故事設定在南宋末年,書中包括成吉思汗、王重陽、丘處機這些角色都是有曆史原型的。

而華筝作為成吉思汗的女兒,自然也有曆史原型,若無意外,她的曆史原型多半就是那阿剌海别吉。

而這位女子可不是什麼嬌弱的公主,她的所作所為,堪稱女魔頭。

《蒙鞑備錄》就有記載,說是:“今領白鞑靼同僚,日逐看經。有婦士數千人事之。凡征伐斬殺,皆自己出。又說:所謂白鞑靼者……今彼部族之後,其國乃鞑主成吉思公主必姬權管國事。”

這女子殺伐果斷,心狠手辣的程度不輸其父成吉思汗。

難怪郭靖沒把黃蓉和華筝都娶了,你看華筝的曆史原型是誰就懂了

(蒙古大軍劇照)

就如同新修版《天龍八部》末尾金庸安排段譽出家一樣,那是為了讓段譽的形象與其曆史原型相符。

而此時金庸安排郭靖抛棄華筝,也有幾分讓這個角色的形象與其曆史原型靠攏的意思,正是因為被郭靖無情的抛棄,華筝才堕落成女魔頭,如此一來,一切就說得通了。

而郭靖與華筝接觸最多,他多半早已看出這女子身上有幾分其父的影子,是以選擇敬而遠之,也就說得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