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茜茜在竹筍種植基地采收竹筍(7月23日攝)。
29歲的壯族姑娘顔茜茜是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三都鎮白見村的一名返鄉創業青年。2021年,大學畢業後在機場工作了五年的她,決定辭職回到家鄉創業。
當時柳州螺蛳粉産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螺蛳粉原材料市場潛力巨大。顔茜茜和父親顔建條成立了農業公司,采用“公司+種植基地+合作社+農戶+加工廠”的經營模式,發展竹筍種植、研發、腌制産業,探索傳統腌菜産業規模化、高品質生産新模式。顔茜茜也從“青春靓麗的航空地勤小姐姐”,轉變為“撸起袖子在田間地頭和鄉村工廠間勤勞奔走的‘筍丫頭’”。
顔茜茜說,酸筍是柳州螺蛳粉的“靈魂”,要用科技對傳統酸筍制造技術進行更新改造,讓産品得到更多年輕人的喜愛。幾年來,她和廣西大學、廣西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專家一起探索研發,設計制造新型食品級玻璃鋼發酵罐,在傳統老壇酸水中提取優質乳酸菌作為母本,實作鮮筍、豆角就地加工,為螺蛳粉生産提供本地風味的原材料。
目前,顔茜茜正在籌建一座柳州傳統酸筍文化博物館,并申報酸筍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她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返鄉創業的隊伍中來,用青春和科技,帶動家鄉村民實作增收緻富,為鄉村産業振興注入活力。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顔茜茜駕車來到竹筍種植基地,準備采收竹筍(7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
顔茜茜在展示公司生産的酸筍(7月23日攝)。
顔茜茜(右二)和父親顔建條(右三)在竹筍種植基地采收竹筍(7月23日攝)。
顔茜茜(左)和父親顔建條在竹筍種植基地采收竹筍(7月23日攝)。
顔茜茜(右一)和父親顔建條(中)在竹筍種植基地采收竹筍(7月23日攝)。
這是顔茜茜位于柳州市柳江區三都鎮的酸筍加工廠外景(7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顔茜茜(左)和父親顔建條(中)、廣西科技大學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博士玉萬國在公司酸筍水菌種庫研究酸筍發酵情況(7月24日攝)。
顔茜茜(左)在酸筍加工廠指導勞工生産(7月23日攝)。
顔茜茜(左)和父親顔建條在酸筍加工廠生産線上加工竹筍(7月23日攝)。
顔茜茜(中)在酸筍加工廠生産線上加工竹筍(7月23日攝)。
顔茜茜(右二)和父親顔建條(右一)、廣西科技大學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博士玉萬國(左一)在公司酸筍水菌種庫研究酸筍發酵情況(7月24日攝)。
顔茜茜(中)和父親顔建條(左)、廣西科技大學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博士玉萬國在公司酸筍水菌種庫研究酸筍發酵情況(7月24日攝)。
在柳州市沿江路一家螺蛳粉店,顔茜茜(左)和父親顔建條在回訪實體店使用酸筍情況(7月23日攝)。
顔茜茜在公司辦公室裡休息(7月24日攝)。
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