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委會不願下調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的關稅,這輪中歐貿易摩擦就注定會不斷更新。據觀察者網7月22日報道,歐盟近日公布了對原産于中國的赤藓糖醇反傾銷調查的初裁結果,對大陸多家赤藓糖醇生産商加征76.9%至235.6%的臨時關稅。不過相比6月下旬歐盟公布的建議處罰結果,加征關稅的稅率有所下調。
赤藓糖醇
據悉,赤藓糖醇主要用作食品和飲料的代糖。因為甜度高熱量低,分子量小易吸收且人體耐受性好,是以迅速成為備受市場歡迎的代糖産品。歐盟這次加征關稅給出的理由是,中國向歐盟出口赤藓糖醇的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而是受國家幹預。
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近期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采取的一系列打壓政策,充分說明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思維,将蔓延到更多領域。可以肯定的是,歐盟的做法,必然是損人不利己。過度的貿易保護主義,必然會導緻歐盟市場缺乏競争力,企業的創新動力不足,最終為此買單的将是歐盟消費者。
馮德萊恩
此外,對于歐盟的無理打壓,中方必然不會無動于衷。眼下中歐經貿摩擦日益加劇,中方的反制力度必然會有所增加。就在歐盟對中國赤藓糖醇加征超高關稅當天,我商務部就宣布,對原産自歐盟以及日韓等國的進口不鏽鋼鋼胚和不鏽鋼熱軋闆征收反傾銷稅。
當然,這次反制更多地是亮明态度和立場,避免歐盟變本加厲。不過可以預料的是,對中國赤藓糖醇下黑手後,歐盟不會停止打壓動作。對此,此前在歐洲市場深耕的中企,有必要采取措施積極應對。
中歐關系
首先,面對外部變數,最有效的應對辦法還是提升自身競争力。例如提升産品品質,加大研發投入,確定在市場中擁有技術優勢。以這次被打壓的赤藓糖醇為例,可以開發新型的甜味劑産品。其次,優化産業結構,實作降本增效,確定企業在複雜的競争環境中,仍然能夠站穩腳跟實作發展。
另外,歐盟現在鐵了心要走貿易保護主義路線,已經完全無視世貿規則,是以通過對話溝通的方式促使歐盟重新開放市場不太現實。是以對中企來說,需要在歐盟之外開拓新市場,這樣不僅可以在短期内減少企業的損失,而且從長期來看,還可以加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歐盟
以赤藓糖醇為例,這次被加征關稅的三元生物就表示,将擴大在國内以及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開發力度。另外,中國電動汽車也正積極地在海外布局。以之前我們提到過的比亞迪為例,在土耳其投資了十億美元建廠,這樣做不僅可以規避歐盟加征的關稅,而且還可以借助土耳其的地理優勢以及出口便利,積極開拓中亞、非洲等地區的市場。
除了歐洲外,中企還要警惕特朗普卷土重來,美國進一步奉行充斥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特朗普早前就曾叫嚣稱,要對所有中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商品加征關稅,我們不能簡單地将其視為選舉語言。以特朗普的風格,确實有可能做出類似的決定。
總之,在全球化時代,中國各行各業發展壯大後,必然會引起美西方的警惕。過去崇尚自由貿易的美西方,已經舉起了貿易保護主義大棒,這是中國産業更新路上必然要經曆的難關。依靠龐大的本土市場,以及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中企一定可以在美西方的圍堵打壓之下,繼續實作發展。而美西方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隻會讓他們進一步失去競争力,是極其短視的行為,最終他們也必将為自己的錯誤抉擇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