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應了那句話,想戰争,去華盛頓,想和平,去北京。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23日上午,經過3天的對話談判,巴勒斯坦各派别内部和解對話有了結果,各派代表在閉幕式上簽署了旨在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内部團結的《北京宣言》。法塔赫代表在簽字儀式上感歎,中國是一道光,為巴勒斯坦和解所做的努力在國際舞台上是非常罕見的。
簽字現場
外媒在報道這件事時,普遍描述為哈馬斯與法塔赫進行談判,這樣說原則上并沒有錯。但外交部以及國内官方在報道時,措辭是“巴勒斯坦各派”,這種稱呼的變化,就是為了突出“團結”兩個字。
其實早在今年4月份,哈馬斯和法塔赫就曾派代表赴北京會談,由于沒有簽署具體的協定或宣言,想要看中國笑話的西方媒體便極力唱衰中國的促和努力。想要促成這兩大派系和解,難度确實非常之大。之前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國就曾嘗試過,但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在西方媒體看來,中國不是阿拉伯世界的成員,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影響力有限,是以不看好中國的促和努力。
哈馬斯上司人哈尼亞
哈馬斯與法塔赫之間,存在着兩大難以化解的分歧。首先是路線之争,哈馬斯想要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而法塔赫更傾向于建立一個世俗化國家。雖然法塔赫主導着巴解組織,是國際公認能夠代表巴勒斯坦政府,控制着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領土,但哈馬斯的支援者并不少,而且實際控制着加沙地帶。
雙方要實作和解,就要在意識形态和建國路線上化解分歧,達成共識。其實有報道稱,今年4月份的談判中,哈馬斯就加沙管理問題,與法塔赫達成了初步共識,雖然哈馬斯沒有明确給出答複,願意讓法塔赫主政加沙,但雙方願意觸及這些實質性問題,表明他們在北京的對話是務實且有意義的。
巴以沖突
其次是對以色列的态度上。哈馬斯主張武裝鬥争以實作民族解放和獨立建國,法塔赫更傾向于通過談判實作這些目标。是以這兩個派系能否和解,将直接影響巴以和平。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巴勒斯坦各派在北京談判和解期間,以總理内塔尼亞胡正啟程通路美國。美國總統大選迎來變局,拜登退選,特朗普相當被保送,未來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力度将更大,而且将更加直接,巴以和平将迎來新的變數。這種情況下,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就變得更加迫切了。
西方媒體在看待中國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和解時,總是在想中國的動機,以及過去的失敗案例,是以不看好中國為推動和平所做的努力。但難做,不代表從一開始就要放棄,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方一直在為全球和平注入積極因素,這次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就是具體展現。這一次,中方再次用實際行動,狠狠地打了西方的臉,他們嚴重低估了中國的智慧和影響力。
中國
這次中方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和解,顯然是美國不願看到的。長期以來,美國對中國在中東地區影響力上漲都非常警惕。此前中國和以色列、沙特或其他中東國家加強合作往來時,都曾遭到過美國的極力反對,美國甚至以安全支援相要挾,逼迫地區國家與中方保持距離。
另外,這次巴勒斯坦各派在北京實作和解之際,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也正在通路中國,期望中方能夠在烏克蘭和平一事上扮演重要角色,再加上早前中國成功促成伊沙和解。這些事實将讓國際社會充分認識到,中國是和平的象征,而美國是地區動亂的始作俑者,中美形象形成強烈反差,必然會推動美國霸權影響力的加速崩塌,讓西方炒作“中國威脅論”徹底失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