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能承擔在決賽中一人輸兩分的責任”
這是在2024年釜山世乒賽女團決賽結束之後,中國女乒主力隊員陳夢在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
世乒賽團體比賽是五局三勝制,釜山世乒賽女團決賽中國隊的陣容是孫穎莎打一單,陳夢打二單,王藝迪打三單。
在第四盤比賽結束之後,雙方戰成2比2平,其中中國隊方面孫穎莎一人拿兩分,陳夢輸掉一分、王藝迪輸掉一分。
第五場決勝局陳夢頂住壓力,最終幫助中國女乒成功拿下團體冠軍,這也是陳夢在賽後采訪這樣說的原因。
在人才濟濟的國乒隊,如果有隊員在這樣重大的比賽中,一人輸掉兩分,那麼她可能會被直接棄用,前途大大受影響。
不過,在國乒的曆史上也不乏在世錦賽決賽中丢兩分甚至三分的隊員(以前的男體比賽是九局五勝制)。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他就曾在世錦賽團體決賽中兩次丢掉三分,但同時他又是中國男乒那個年代成績最好的隊員。
像他這樣的功勞巨大,但同時失誤也巨大的選手在中國乒壇找不出第二人。
他就是中國男乒七十年代的領軍人物梁戈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乒乓世界:
一
梁戈亮1950年出生于廣西玉林,今年74歲。
梁戈亮的母親與父親是包辦婚姻,而且梁戈亮的母親在夫家很受歧視,甚至就連生孩子都不允許在家裡生,是以梁戈亮是在牛棚出生的。
後來新中國成立廣西解放之後,梁戈亮的母親因為受不了夫家的虐待,便向政府申訴,提出離婚,帶着尚在襁褓之中的梁戈亮回到了老家玉林鎮。
那個時候全國都是百廢待興,剛剛解放不久的廣西,大家生活也都很貧困,梁戈亮的母親因為營養跟不上,沒有母乳,隻能用稀粥和菜湯來喂養兒子。
那個時候一個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婦女想要養活一個孩子是非常艱難的,是以很多人都勸梁戈亮的母親改嫁,但是梁戈亮的母親卻是倔強的說:“再艱苦我也要把阿亮拉扯成人。”
後來,在政府的關懷下,梁戈亮的母親被安排到鎮上一間街道辦的小企業當勞工,每個月有30塊錢的工資,就這樣生活才勉強維持下來。
到了上學的年紀,梁戈亮剛開始是在西就國小讀書,後來又轉學到了古定國小,在這裡梁戈亮遇到了廣西籍“金牌教練”曾傳強,就這樣梁戈亮開始與乒乓球結下了了不解之緣。
曾傳強當時已經是冠軍了,是以他在學校也是非常有名氣,是梁戈亮這些小孩子眼中的偶像。
前面說了梁戈亮小時候家裡很貧困,是靠着母親到一家工廠當勞工也維持住母子兩人的生活。
但是對于兒子練習乒乓球,母親卻是非常支援,不過由于條件有限,母親給梁戈亮買的球拍、訓練鞋等基本都是最便宜的。
懂事的梁戈亮雖然嘴上不說,但其實内心也是很羨慕那些用好球拍的小朋友,這一點母親都是看在眼中的。
是以,梁戈亮的母親當時就拼命的加班加點,省吃儉用,就這樣才湊夠的錢給梁戈亮買了一塊當時最好的球拍。
據梁戈亮本人後來回憶,這塊球拍隻有7塊錢,但在當時可以買一擔米,夠他們母子兩人吃幾個月的。
母親不遺餘力的支援,使得梁戈亮在訓練中更加的賣力,他在那個時候就立下志向:“我要當一名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為國争光。”
就這樣,後來梁戈亮被玉林縣業餘體校選中,開始在玉林縣勞工俱樂部練球。
根據原玉林縣乒乓球業餘體校教練梁家業回憶:“梁戈亮每次都争着請教教練,一練就是兩三個小時。”
年幼的梁戈亮好勝要強,經常纏着教練打比賽,非要赢一場才肯收手,有時候教練覺得時間太晚了就故意輸給他,而這反而激勵了梁戈亮更加努力的訓練。
二
梁戈亮在玉林縣練球的過程中,他曾經的偶像曾傳強已經進入了國家隊。
在1964年,梁戈亮被廣西壯族自治區體校選中,正式成為了一名職業運動員。
也是在這一年,曾傳強回到了家鄉參加自治區運動員,剛好和曾經一起練球的梁戈亮配對雙打,兩人最終獲得了亞軍。
憑借着這個成績,梁戈亮成功入選了廣西青年隊,并且在第二年就被國家青年隊選中。
被國家青年隊選中就意味着梁戈亮要離開家鄉去到北京,對于别人來說這是一個好事情,但是對于梁戈亮來說,卻讓他陷入到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在這裡說一下,梁戈亮的母親從小就患病同時還失聰,盡管她能夠在工廠上班,但是已經長大的梁戈亮還是有些放心不下母親,因為這麼多年他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他習慣了母親,母親也習慣了他,如果他突然離去,母親肯定一時适應不了。
但是在這個時候,梁戈亮的母親卻是極力勸說梁戈亮要去外面闖蕩,最主要的是要“斬斷窮根”。
最終,梁戈亮聽從了母親的勸導,離開家鄉廣西,去到了北京訓練。
進入國家隊之後,梁戈亮見到了很多他當時隻在報紙上看到過的運動員,比如莊則棟、李富榮等等,這讓梁戈亮非常的興奮。
梁戈亮善于學習,他博采衆家之長,球技不斷地提高。
尤其是在國家隊教練王志良地建議之下,梁戈亮開始改打長膠,這讓本來正手就好,反應也快地梁戈亮進步地更加快了。
當時,為了練好基本功,梁戈亮還特地鑄了一個兩公斤的鐵球拍來鍛煉手臂力量。
梁戈亮進入國家隊的時候,正是中國男乒第一個黃金時期,中國男乒不僅在世錦賽取得了團體三連冠,莊則棟還拿到了男單三連冠。
盡管,梁戈亮在剛進隊的時候,經常輸給莊則棟,但是憑借他的潛力以及努力程度,很多人都認為他會成為繼莊則棟之後,中國男乒的又一位領軍人物。
但誰知道,在這個時候,國内政局發生了嚴重的變化,使得各行各業的人們都無心本行業的事務,反而開始鬥争了起來。
國乒自然也不例外,其中梁戈亮的這一派與莊則棟他們所在的那一派是對立的。
也是因為這種原因,中國隊沒有參加1967年以及1969年這兩屆世乒賽,梁戈亮大好的年華也是以被浪費了。
大概是在1971年第31屆世乒賽之前,國家相關上司覺得這樣鬧下去也不是辦法,總要恢複一些正常的秩序。
當時乒乓球是中國的強項,總理覺得通過乒乓球可以有助于恢複國際交往,于是便讓國乒隊恢複訓練,準備承接外事任務。
因為好幾年沒有正規訓練,是以當時國乒隊的很多人心裡都沒有底,在一次訓練完之後,總理就來到訓練館問在場的人乒乓球的後備力量怎麼樣,在場的人都沉默了。
于是,總理轉頭問了當時中國男乒成績最好的莊則棟,莊則棟便說:“有一位,叫梁戈亮。”
因為,當時梁戈亮和莊則棟分屬兩派,是以聽到莊則棟能夠向總理推薦自己,這讓梁戈亮很是感動。
過了沒多久,國乒隊員就專門為總理進行了一場乒乓球訓練彙報。
那場比賽,梁戈亮和周蘭荪打一場,周蘭荪水準也很高,有着重炮手之稱,推擋也不錯。
梁戈亮是長膠球拍,以削球為主,發球進攻性強,那次的比賽梁戈亮赢了周蘭荪。
總理對于乒乓球也是内行,看了這場比賽之後就很高興,問梁戈亮:“你是哪裡人”。
梁戈亮回答:“廣西玉林人”。
總理聽了之後,當場與梁戈亮用廣西玉林方言交談了幾句。
這場比賽之後,梁戈亮就成為了國家乒乓球隊的主力隊員。
三
1971年第31屆世乒賽,梁戈亮不僅與莊則棟搭檔獲得了男雙冠軍,還在男團決賽中,爆冷擊敗了30屆世乒賽男單冠軍日本選手伊藤繁雄,幫助男隊時隔6年再一次獲得了團體冠軍,那一場比賽21歲的梁戈亮被稱為“秘密武器”。
也是在這一屆世乒賽期間,美國隊的運動員科恩上錯了班車,進而與中國乒乓球運動員莊則棟之間的互動引發了著名的“乒乓外交”。
梁戈亮就是這個事件的親曆者,據他後來回憶,有一天科恩在中國隊訓練的時候表示要跟中國選手練練球,點名要跟梁戈亮練:“我當時年輕,也沒什麼顧慮,就跟他玩了一會。”
在這之後,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随後中國乒乓球代表團訪通路美國,起初名單上并沒有梁戈亮的名字,最終總理特意囑咐在名單中加上了“梁戈亮”。
1973年第32屆世乒賽在南斯拉夫的薩拉熱窩舉辦,梁戈亮在搭檔李莉拿到混雙冠軍的同時,也和隊友一起獲得了團體亞軍。
這一屆世乒賽,随着莊則棟、李富榮等老一代運動員的退役,梁戈亮已經成長為中國男乒的絕對主力隊員。
但是在男團決賽中,梁戈亮卻是一人輸掉了三分。
實際上因為當時國内的特殊環境,很多人對于這一次世乒賽的失利都是有心理準備的,畢竟多年的混亂使得各行各業都有點青黃不接。
但是,梁戈亮在這場決賽中,還輸給了瑞典隊的闆凳隊員維克斯特倫,這被許多業内人士都認為是最不應該輸的一場比賽。
可以說,正是因為梁戈亮發揮失常,使得中國男乒最終沒能獲得男團冠軍。
這種情況如果放到現在,不說丢掉主力位置,最起碼也會被雪藏好幾年,就比如在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女團決賽中,劉詩雯一人輸兩分,使得中國女乒丢掉了女團冠軍。
在這一屆世乒賽之後,劉詩雯不僅直接無緣倫敦奧運會,終其整個職業生涯也沒能獲得一個奧運單打名額。
但前面說了,因為多年的混亂,使得國乒隊的後備力量很差,盡管梁戈亮在第32屆世乒賽男團決賽中表現得很差,但是國家隊暫時還沒有人能夠替代他。
在這之後,梁戈亮還參加了3屆世乒賽。
1975年第33屆加爾各答世乒賽,梁戈亮終于帶領中國男乒再一次獲得了團體冠軍,同時他還和張立合作獲得了混雙季軍。
1977年第34屆伯明翰世乒賽,梁戈亮與李振恃合作獲得男雙冠軍,同時還獲得了男團亞軍和男單季軍。
1979年,第35屆平壤世乒賽,梁戈亮與葛新愛合作獲得混雙冠軍,與郭躍華合作獲得男雙季軍,同時他還獲得了男團亞軍和男單季軍。
在這裡說一下,第35屆世乒賽對于國乒隊來說與前幾屆不一樣,此時的國内政治形勢基本穩固,上司層向國乒隊教練組下達的訓示也是什麼都不用考慮,奔着冠軍去就行了。
是以,當時的國乒衆将在總教練李富榮的帶領下都是信心十足,但誰知道男隊在小組賽就出師不利,直接輸給了匈牙利男乒。
當時的梁戈亮世界排名第二,盡管已經29歲了,但他依舊是男乒的絕對主力,但誰知道這一場比賽他再次一人輸了三分。
最終,中國隊和匈牙利隊進入到了男團決賽,考慮到梁戈亮小組賽對陣匈牙利一人丢了三分,教練組就沒有讓梁戈亮在決賽上場,而是用了新人盧啟偉。
從硬實力上來說盧啟偉自然是比不上梁戈亮,但奈何梁戈亮對陣匈牙利隊失靈了,是以盡管梁戈亮決賽沒上場,但是最終很多球迷依舊被這次中國男乒的失利歸咎到梁戈亮的頭上。
也是是以,梁戈亮成為了國乒曆史上唯一一位兩次團體賽一人丢三分的選手,而且兩次都導緻了國乒丢冠。
但同時梁戈亮又是70年代,中國男乒成績最好的隊員,參加5屆世乒賽,5屆世乒賽均獲得金牌,除此之外梁戈亮還拿到了兩屆亞運會單打冠軍等好成績。
第35屆世乒賽後,梁戈亮就退役了,此後他去到德國打球,期間有很多人都建議他加入德國國籍,但梁戈亮始終堅持一不做德國國家隊教練,二不入德國國籍。
1997年,在國外待了17年的梁戈亮回國,回國後他成為了北京大學醫學部的教授,傳授乒乓球知識。
後來退休之後,梁戈亮還建立了一個乒乓球俱樂部,如今年過70,梁戈亮依舊每天堅持打球,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隻要還能走,還能站,我就會一直打下去。”
以上就是梁戈亮的故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