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成功獲得連任,對中國而言恐怕不會是個好消息,中國在歐投資正受到威脅,怎麼辦?
日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以401票支援、284票反對、22票棄權或無效的結果,成功獲得5年連任任期。
雖然看起來是衆望所歸,但這場投票背後有多少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恐怕在場所有人都一清二楚。作為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過去幾年的種種所作所為,可以說是把歐盟架在火上烤,在中美博弈、俄烏沖突等大國較勁的戰場上,作為一個經濟體量足以與中美扳手腕的大型經濟體,歐盟在馮德萊恩帶領下卻幾乎每況愈下,幾乎淪為美國的附庸。
為此歐洲議會議員皮佩雷亞直言馮德萊恩“讓歐洲變得更窮”,就連美媒都直言馮德萊恩是歐洲三大“外交蠢材”之一。
一句話,馮德萊恩很可能是自有歐盟委員會以來,最糟糕的主席之一。更諷刺的是,馮德萊恩能力差,早在很多年以前就能發現端倪,馮德萊恩曾擔任德國默克爾政府的國防部長,而那個時期,德國防務不要說發展了,幹脆點說就是開起了倒車。以至于俄烏沖突爆發以後,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遭到了口誅筆伐,除因為默克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保持不錯關系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默克爾任内防務被搞得一團糟,導緻德國在俄烏沖突期間非常被動。但卻很少有人記得,在這個問題上,馮德萊恩的責任可能比默克爾更大。
是以,就馮德萊恩這樣的能力,加上她的“裸官”身份,全家除自己以外全部定居美國,說她平步青雲,背後沒有美方勢力的打點,整個歐洲議會沒人會相信。
當然,選擇這麼個人擔任歐委會主席,對美國而言好處不少。既可以拖住歐盟的後腿,還能推動歐盟作為美國反俄遏華的先鋒軍,替美國擋子彈。這不,繼歐盟加強對中國電動汽車關稅以後,新的危險迹象出現,近期美國官員正在北約内部煽動歐洲諸國,一旦和俄羅斯爆發沖突,第一件事就是把中國在歐洲價值連城的基建投資都給“國有化”了。
歐洲如果這麼幹,等于自絕于世界,以後就沒有哪個國家再敢在歐洲投資。可是咱們可以想見,真到那時候,馮德萊恩很可能又會找借口,主導歐盟對中國基建出手。
也正是在這個中國資産或被扣押的時刻,看穿了美國僞善本性的歐盟輪值主席國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堅決要另起爐竈,不僅反對歐盟持續跟随美方,更決定組建歐洲議會新黨團,要和歐盟内部的美方勢力一較高下。
但馮德萊恩顯然也不會放過歐爾班,此前馮德萊恩就曾言辭刻薄地指責歐爾班不該訪俄,近期馮德萊恩主導下的歐委會又拒絕派遣代表出席匈牙利主持的歐盟理事會會議。這次連任,馮德萊恩更揚言不會讓歐洲社會的兩極分化大行其道,潛台詞擺明了就是要收拾以歐爾班為代表的、公開反抗美國路線的理性人士,接下來,歐盟内部或将掀起一番明争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