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酸奶的美味人人皆知,但北青網6月中旬釋出的一篇文章,驚掉人大牙!某些超加工酸奶裡面的物質,堪比“健康大殺器”。如果長期食用的話,輕則癡呆中風,重則癌症緻死。
情況真的有這麼嚴重嗎?今後還能不能喝酸奶了?
食品的五個加工梯隊
關于這個問題,就不得不祭出巴西聖保羅大學研究的食物分類法了。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食物一共分為5類:
首先就是原始食物。比如水果、蔬菜這種原汁原味的東西,就屬于原始食物。它們主打的就是一個純天然,無污染。
其次就是烹饪食物。像那些煮好的飯菜,做好的羹湯等,就是屬于烹饪食物。雖然它們加了調味料,但營養不減。
第三就是加工食物。比如像餅幹、面包、蛋糕、豆腐、奶酪等,這些經過粗加工的食材,就屬于加工食品。這些食品雖然有加工的痕迹,但從營養層面來講,跟烹饪食物差不了太多。
至于排第四的過度加工食物,就需要酌情考慮了。比如飲料、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等,這些食物中,往往含有些許添加劑。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
而排第五的超加工食物,那就更令人焦慮了。這類食品中添加的配料,往往在5種以上,比如防腐劑、保鮮劑、色素等。而常見的食品就有辣條、薯片等。
如果長期食用這類食品,那就無異于在健康上挖坑了。像開頭提到的超加工酸奶,就屬于這第五級梯隊。
跟普通酸奶比起來,超加工酸奶裡面含有大量的乳化劑、增稠劑等。再加上它的加工程式比較多,是以長期攝入的話,對人體健康會産生極大的危害。
會增加死亡率
那這類超加工食物,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首先,過量攝入超加工食物會增加死亡率。2012年,法國曾做過一項社會性實驗。研究人員将4.4萬名法國男女,當做觀察對象。
期間,研究人員會偶爾詢問他們平時的飲食習慣,以及超加工食物的攝入量等。與此同時,還會監測他們的身體狀況,并撰寫他們的健康記錄。
從2012到2019年,研究人員前前後後跟蹤了7年時間。公布結果的時候,人們都驚呆了。
他們發現超加工食物的攝入量每增加10%,過早死亡的風險就會增加14%。其中大部分死者都死于心髒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
這個攝入量增加10%是個什麼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每天比平常人多吃一個甜甜圈,或者多喝一罐可樂,多吃20顆糖果等。
由于這類人的身體長期處于高糖、高脂、高熱量的狀态,是以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也就随之而來了。再加上超加工食物中含有大量添加劑,是以患癌的風險也就無形中被提升了。
從以上的實驗結果中也能看出,隻有管住嘴巴邁開腿,才是真正的長壽之道。
有緻郁風險
當然了,除了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以外。長期攝入超加工食物,還會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比如會增加抑郁症的風險。
要知道,抑郁症的出現,不僅僅跟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有關,它還跟個人的身體狀态有關。
有研究表明,腸炎,腸道菌落失衡,也是導緻抑郁症的一大因素。
而超加工食物中的添加劑,糖精,包括酸奶中的酪蛋白等。如果長期攝入這些物質的話,就很可能會引發腸道發炎,進而增加抑郁症的風險。
可見,隻要你迷戀上了超加工食物,那麼死神也就與你如影随形了。
為何在市場上大行其道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問了,既然超加工食物這麼“恐怖”,為啥它還會存在于市場上呢?
答案很簡單,主要是這類食品友善快捷,開袋即食,能極大程度的節省食客用餐時間。此外,這類食品的儲存時間很長,不會輕易腐爛,這樣無疑就降低了商家的儲存成本。
能同時讨得食客和商家的歡心,超加工食物自然也就無處不在了。
加工食品為何越吃越想吃
這時候又有人會問了,超加工食物明明這麼“毒”,為什麼會越吃越想吃?
首先,超加工食物的口感,就遠勝原始食物。像那些原始食物,大部分都很粗粝,口感不佳。
而超加工食物,為了迎合食客口味,往往會做的更加溫軟綿膩。在這種情況下,食客也就對其趨之若鹜了。
其次,這跟人體的一種激素有關。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人體的腸道内含有一種名為pyy的激素,也叫肽yy。它不僅能抵禦真菌感染,更能抑制人的食欲。
每當你吃一頓原始食物或烹饪食物的時候,腸道就會分泌pyy,這時候你就感覺飽了。由于這種激素可以控制人體的攝食量,并間接控制體重,是以它也被稱之為“瘦素”。
假如你食用超加工食物或過度加工食物的話,食物裡面的添加劑,就會中和pyy激素。在這種情況下,人體就不會感到饑餓了。越吃越想吃,根本停不下來。
這也是為啥人們總說,吃垃圾食品會發胖。畢竟食欲都控制不了了,發胖肯定是必然的啦。
加工食品并非“全不健康”
當然了,前面雖然講了加工食物的諸多弊端。但有一說一,加工食物并不全是“不健康的”。有些加工食物,它的營養成分,甚至遠超原始食物。比如全麥面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全麥面包經過特殊的蒸煮,保留了原有的纖維素、礦物質和維生素。在這種情況下,全麥面包就能給人體提供最大的營養供應。
相反,那些普通面包的糖分就太高了,而且裡面的粗糧也被剔除。如此一來,它們的營養成分也就大打折扣了。
怎樣甄别超加工食物?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些小夥伴會問了。在瀚如煙海的食品界中,怎樣才能準确識别超加工食物呢?如果能及時識别出來,接下來就能避坑了。
關于這個問題,咱們依舊拿酸奶來舉例。識别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直接看配料表。
像配料表中的生牛乳、益生菌等,就屬于正常成分。如果裡面含有明膠、乳脂奶油、果葡糖漿等添加劑,那就是屬于加工食物了。
假如你還發現了一連串不認識的化學字眼,比如碳酸氫鈉、紅曲色素、花青素等。那毫無疑問,就是超加工食物了。
如果你覺得自身身體消化能力不行的,最好就拒而遠之。不然的話,就是給消化系統徒增負擔。
總之,在選食材的時候,隻要稍微擦亮眼睛,就能避掉一些坑坑窪窪。但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再怎麼謹慎也無濟于事了。
資訊來源:
中華網【如何識别超加工酸奶,健康飲食的警惕信号】
菌情觀察室【都說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到底什麼是超加工食品?】
搏擊運動員Ceara【加工過的食物都不是健康食品?一篇文章教你區分它們】
#頭條首發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