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結局肯定會很悲苦。
網絡的普及讓我們能夠看到許多未曾見識過的人。我本想将該人的自号寫出來,想到此人的行事為人,為了免得他找上門來,跟我一番糾纏,隻能免說此人的尊稱。隻稱之為某人吧。
此人今年已經年過六旬,原以在津門從事婚慶主持為業,有過兩次婚姻,育有兩女一男,兩次婚姻失敗之後,便孤身一人。
他自稱在津門有兩處房産,離婚後卻又無處可居,孤零零的租了個房子住。
他說有終身俸,一個月二千多元,手上還有幾十個存款,說是給将來兒子成家用。
這大體便是此人的現狀。
六十餘歲的一個男人,如果手頭上有一個月二千的終身俸,又是一個人,日子如何也是能夠過得下去。隻要精打細算,有煙抽,有酒喝想必沒有問題。
如果再有點小錢,比如做個自媒體,一個月多多少少的增些進項,日子也會過得松心。
他也是如此。曾經有過一個十餘萬粉絲的号。據他自己講,一天的收益曾經在幾百塊上下。我有些羨慕。
隻是他後來把這個号給删除了。這是他自己說的,是自己删除,還是被封禁,不得而知。
他何以要把一個能夠每天幾百塊的号給删除了呢?因為與女人有關。
我見到他應該是很早。去年的很早的時候,我便見他一個人騎着自行車往東北旅行。一人一車,沿着國道騎行,這種旅行是我所喜歡的,于是便對他有了興趣。
隻是他的嘴太過的細碎,性情中又有些不識大體。說話多容易惹是非,不識大體便少退路。
他騎行東北,一路上因為嘴碎惹了不少的事。先是取快遞,保安不讓其進,便與保安吵,驚動了叔叔。又是丢了手機,慌亂的不知所措。我于是便知道這人心性并沒有成熟,遇事慌張而失措,非是能成事之人。
再後來便有位女士找到了他,兩人開着車開始旅行。再後來,女士開着車出了意外,汽車需要修理,他竟然将女士獨自留在異地,他一人回了天津。
這讓我對他的印象更加不好。女士開着車出了意外,此時正是需要關心之際,将女士一個人扔到外地修車,這種事,顯然是我無法接受的逃避。
女士修好車,回到天津,兩人住到了一處。
沒出數月,不出意外的,兩人出了沖突。此人便從女士家中出走,開始獨自旅行。
此事若是至此結束,風輕雲淡的各自放下,也不過是露水夫妻一場,過眼雲煙。
可是他卻在網絡上開始對那位女士進行“反思”,于是罵戰開始,各自都稱要采取法律手段。
然後他的十幾萬粉絲的号便消失了。
我之所不厭其煩的将他的事寫的如此詳細,目的也隻是為了引出我所想希望表達的内容。即晚年的生活,什麼樣子才是好的呢?
決定晚年生活品質的是什麼呢?
還要拿此人來說事。
我對他的晚年生活不抱有希望。他的晚年生活很有可能會有些凄涼。
一是他沒有自己的固定住房。他說自己有兩所房産,可是他回到津門,卻要去租房子住。等到将來,他的身體出現情況,不能在到處漂泊,回到天津,他大機率還要租房住。
年過花甲之人,身體又不好,再租房子住,這日子顯然不會好過。
二是他的家庭關系很沖突。兩場婚姻,子女全都留在了女方身邊。如此将來真的身體出現了狀況,他的子女是否能照顧他,無法确定。
等到了晚年,躺在病床上,身邊連個端水喂藥的親人都沒有,這似乎就有些悲涼了。
三是他一直稱自己有存款,有幾十萬個。他說是準備将來給兒子成家用。這點存款在他看來是一筆豐厚的資産,其實對于一個年輕人成家來講,不過是杯水車薪。
他的終身俸隻有兩千多,将來兒子成家,他的這點收入,皮毛都不夠。那兩個女兒呢?一點嫁妝都不給嗎?
他眼見着就要到來的晚年生活,肯定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這便讓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晚年生活,要想有一個較高的品質,需要的是經濟基礎還是人情世故?
我以為經濟基礎僅僅是一方面,對于人世間的了解程度高低,決定了晚年生活的品質。
晚年生活沒有經濟基礎顯然是不行的,但也并不是多多益善。夠吃夠喝就行,一山望着一山高,隻會讓内心失去平靜,徒增煩惱。
對于人情世故的掌控才是決定晚年生活是否幸福的關鍵。人情便是人性,掌握人性的弱點,學會好好與人相處,有一個融洽的社會關系,親情也好,友情也罷,能夠體會到溫暖,遇事有個人說話相助,生活才會順心。
世故亦是人情。王守仁早就講過,世間事全是人情。要想别人對自己好,前提是你要對别人好。人過花甲,學會與人相交,多一分寬容,少一分奚落,多一點付出,少一點埋怨。這樣才能讓人知曉你的教養。
與人為善,做個體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