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流域,自最晚1.1萬年以前就有來自長江下遊的中國有虞氏到來。
中國有虞氏,給印度河流域帶來了彩陶,文字、文化和文明,整個印度河流域文明,就是來自中國的有虞氏創造的。
以哈拉帕文明為例,這算是印度河流域最巅峰的輝煌代表了。
哈拉帕文明的前身是梅赫爾格爾文化,早在這個文化階段,就已經發現了中國有虞氏特産的彩陶(這隻彩陶據說距今5000年左右),上面畫着一隻雙頭豬,也就是《山海經》裡說的并封。
印度河流域的雙頭豬并封
這是中國有虞氏在河姆渡文化的雙面并封,七千年前的。
這是中國有虞氏在安徽淩家灘遺址留下的雙頭豬并封,5800年前的。
這是有虞氏在雙墩文化留下的雙頭豬并封,距今7300年。
這樣的雙頭豬,每一頭都比印度河流域的早。
接下來,哈拉帕文明還發現了一個典型的人面魚紋盆。
哈拉帕人面魚紋
上過學的同學估計都見過這個人面魚紋,是中國仰韶文化的特産,距今6800年。
仰韶文化人面魚紋盆
除了這個典型的人面紋,其他的紋路也和仰韶文化的一模一樣。
下面這些彩陶,有的是中國出土的,有的是哈拉帕出土的,瞎子也能看得出來是同一家作坊産的。
這些花瓣紋,是仰韶文化的典型紋路。
花瓣的華,就是中華的華。
巧的是,有虞氏的“虞”,上古音就讀作“華”,中華的華。
地球上最擅長制造陶器的華族,在陶器上畫點中華特色的花瓣。
這些陶器不論到了哪裡,都永遠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這些陶器所到之處,都是中華文明照耀過的土地。
有虞氏所到之處,就是中華民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