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文|法老

編輯|法老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在當今社會,提起騎馬,總會聯想到茫茫草原,碧波連連,和馳騁在廣闊大地上的蒙古族人民。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騎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代沿襲至今,無論是對戰馬的駕馭,還是平日裡射獵娛樂,騎術當數遼金時代遊牧民族最為突出。

那麼,為何遼金後來對馬球如此癡迷,他們又是如何發明的這項運動呢?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一、古代遼金及馬球運動概況

(一)關于古代遼金。

遼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中國曆史上的一個統治中國北方的王朝。 薛居正《舊五代史》稱“契丹者,古匈奴之種”。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契丹人從北魏開始就在遼河上遊一帶活動,是草原上的民族,金則是位于今日中國東北地區,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及長白山的由女真族建立的一個政權,女真族是中國一個古老的民族。

無論遼金都屬于北方的遊牧民族,而遊牧一直把騎馬射獵作為本事,馬術和射獵的技藝高低往往能決定他們在群體中的地位高低。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二)關于遼金體育

遼金兩朝時期,社會比較穩定,封建經濟也有了較大發展,農業手工業也有顯著進步。

由于生産發展了,城鎮也繁榮起來,自然體育活動也跟着發展起來,人們不僅可以消遣娛樂,也可以健身益智。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在遼朝時,已經出現民族融合的趨勢,契丹人深受宋朝漢人的影響,在體育方面也有展現。古書記載“蹴鞠以及為之,中實以物,蹴踏為戲樂也。

今有步打,徒打,不徒則馬打,大有規制體格,用意奇巧,取其精煉者為上,今聖(宋徽宗)精敏此藝,置供禦打毬供奉”。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由此可見,宋朝宋徽宗喜好蹴鞠,此運動也就被推廣,遼朝人民自然也對此運動有所接觸。

後來,金滅遼,此運動一直得以延續,遼朝建國以後,雖然也在邊民荒地采取了定居似的耕種。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但作為馬背上的民族,統治階級仍然看重狩獵和漁業,每年的狩獵打圍就是契丹風俗。

釣魚不僅貧民喜歡,就連皇帝也情有獨鐘。契丹人最喜冬季嚴寒季節鑿冰釣魚,這時魚潛水底,他們卓帳冰上,鑿冰取魚(《遼史》卷三十二)。女真人也都是狩獵的好手。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三)關于馬球運動

馬球運動是現存最古老的團體比賽項目之一,這項運動對騎馬技術和擊球技術都要求較高,兩者需要緊密結合才能完成得很好。

這項運動的起源衆說紛纭,現在也不能确切地考證。

但是被大多數人所認同的說法是,在兩千年前,生活繁衍在亞洲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結成團隊,騎馬比賽搶奪獵物。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馬球,顧名思義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擊鞠在漢末的時候就有,唐太宗統治時期,擊鞠興起。

古代時,無論戰争還是生活,代替腳力的隻有靠騎馬,是以馬球這項運動既可以訓練軍中将士的騎術,也可以讓百姓多些娛樂項目。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當時,上至宮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這項體育運動都深受歡迎。

在以後的宋遼金幾個朝代依然延續了此項運動,并對其玩法和規則都給予完善。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二、遼金體育盛事的具體表現

(一)全民普及體育運動。

首先有統治者的參與,契丹人和女真人大多對體育有很大的興趣,統治者基本上都是親自參加一些體育活動,遼金統治者曆來重視騎射,每逢重大節日,多舉行各種騎射活動。

據《續文獻通考·樂考》載:遼時有“射兔”活動,以木雕刻一兔為靶,分兩組馳馬射之,先中組為勝,敗組下馬向勝組進酒。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其次遼金的尋常百姓也對體育活動抱有極大的熱情。

女真人最為重視的體育運動是射柳和擊球,這兩種競技運動在《金史·禮志》卷三十五拜天儀條中均有具體的描述。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擊球:各乘所常習馬,持鞠杖。杖長數尺,其端如偃月。分其衆為兩隊,共争擊一球。

重騎射是女真人固有的民族精神,不過,表現這一精神的射柳、擊球的競技形式并不是女真人所首創。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據《金史·禮志》卷三十五拜天儀條載,女真人是從遼朝的契丹人那裡學會射柳、擊球之戲的,而此二俗由來已久。再有就是女性的參與。

通常無論是在教科書中還是電視劇中,都提到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對婦女都有百般禁忌。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但是在遼金時代延續了在唐朝一樣的制度,婦女可以參加舞蹈、射箭、散樂、秋千、拔河、郊遊、田獵、蹴鞠、馬球、步打球等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

尤其是馬球,對契丹族和女真族、蒙古族這樣的遊牧民族中的婦女來說,更是得心應手。他們從小就像男子一樣騎馬狩獵。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由此可見,在遼金時期,上至皇帝貴族,下至平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少都參加體育鍛煉,是以鍛煉身體成為社會一大風尚。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二)遼金傳承了體育的發展。

古代中國的體育源遠流長,到遼金王朝時體育大約已有三千多年的曆史。

最早對馬球的記載是三國時曹植的《名都篇》中有詩曰:“連騎擊鞠壤,巧捷推萬端。”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但也有學者指出這樣的了解是人們按自己的意願加以解讀了。但不管怎麼樣,都證明體育運動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發明了各色的體育運動。

遼金體育正是在繼承隋唐的體育盛事下,對其發展有了一個新的傳承。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三)尤為重視馬球運動。

遼金以及後來的元朝都是馬背上征戰來的國家,遼、金、元三代的帝王們也是在無邊的荒漠和縱馬馳奔中出生和長大的。

是以,騎射、射獵可以說是北方帝國用以保家護國的看家本事。他們崇尚騎射,就要以馬術較高低,是以馬球尤為受歡迎。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同時,統治者基于軍事需要,極為重視射術和武藝。最初的時候,大遼的統治者曾害怕馬球的風靡會渙散軍心,松懈鬥志,下令禁止擊球。

當時任遼陽留守的肖孝忠上奏章說:“東京最為重鎮,無縱禽之地,若非球馬,何以習武?應當弛禁。”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之後遼皇帝覺得有理,便允準了,在政策上也對馬球運動給予了發展的空間。 遼金時代,對武舉人選拔也極為重視。

金朝興宗皇帝認為,先祖以武定天下,不能重忘本,便要求金代進士考試中,要包括擊球弓馬。這個制度一直到金章宗時才停止。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三、遼金體育得以興盛的原因

(一)豐富的物質資源。

遼朝聖宗和太後蕭綽執政時期,重視發展農業,開墾荒閑土地,減輕人民負擔,整頓賦稅,赈濟災貧,安置流亡,保護商旅。

《遼史拾遺》中記載“諸州有逃戶莊田,許蕃漢人承佃,供給租稅。五周年内歸業者,三分還二分;十周年内還一半;十五周年内三分還一分”。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這樣保證了農田不被荒廢,農民有地耕種。

在唐朝時物質文明就已達到了較高水準,遼滅唐後,在此基礎上又加以重視發展,是以農業空前發展,耕地面積擴大、糧食産量增加,為體育運動的開展充分提供了最必要的基礎。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遼金時代對馬匹的養殖也比較發達,這不僅滿足了戰争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為騎射馬球等體育事業提供了物質條件。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二)安定的社會環境。

衆所周知,體育運動的發展離不開安定的政治環境。

在唐代大一統的時候,社會長期相對穩定,後來遼代統治者意識到政治環境穩定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他們重視人才的選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各部有才能的貴族、官員,而且重視任用漢官。景宗時,科舉開始制度化,選拔和任用漢族士人。

調整階級關系,減輕賦役,安定人心。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政治開明,社會穩定,文化相容并蓄,再加以統治者對體育的熱心倡導及身體力行,這些都為這一時代體育的傳播、交流和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遼金繼承了舊朝時代的燦爛文化,并加以改進,促進經濟的繁榮,軍事力量強盛,社會較為安定,這些都為遼金體育盛事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古代遼金時期為何對馬球運動情有獨鐘,其中有何曆史淵源?

而馬球運動,不僅作為軍事訓練的需要,還推動了體育的發展。人們強身健體之餘,還鍛煉了技能,娛樂了心情。

體育在現代社會中,可以作為評判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标準,遼金時代出現的體育盛事,也從側面證明了古代中國的強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