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在天地未開,電腦行業還處于一片混沌的時代,誕生了圖吧(圖拉丁)和卡吧(顯示卡吧)兩個百度貼吧。

圖吧使用者主打用搞笑的硬體配出最好的電腦,卡吧使用者則是不遺餘力的推動GDP發展。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如今貼吧裡又多了一些新問題:“自己的顯示卡能不能AI煉丹”、“牛爺爺看一下,4060ti 16g和4070 12g哪個可以跑SD(Stable Diffusion)”等等。

這些問題雖然五花八門,但都指向一個共同趨勢:AI PC。

當下其實并沒有準确的定義來形容到底什麼是AI PC,但前段時間IDC釋出的《AI PC産業白皮書》中,卻明明白白的寫着:

“近六成人會把AI作為買電腦的考慮因素。”

這種熱潮很大程度上來自于PC廠商不遺餘力的宣傳,蘋果每次釋出會必提Mac的AI能力,微軟甚至想在鍵盤上增加一個AI按鍵。

但最興奮的,還得數聯想、華碩為代表的一批OEM商,畢竟這波AI浪潮在他們看來,是史無前例的好機會——

它們苦英偉達、英特爾久矣。

01

沒有自主權的OEM商

在說AI PC為什麼能讓OEM開心前,不得不提傳統PC是如何沒落的。

截至2023年第4季度,全球PC出貨量已經連續下跌8個季度,根據Gartner資料,PC出貨量在2023年達到2.418億台,比2022年下降14.8%。

這是自2006年(2.3億台)以來首次低于2.5億台。

上一波PC市場回暖發生在2021年前後,具體原因可能是疫情帶來的遠端辦公需求,但随着疫情結束,PC出貨量繼續降低。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為什麼人們對PC換機欲望降低,原因無非兩點:PC自身創新不足和PC使用場景被替代。

“越來越無聊,沒必要換新的”是人們對PC的普遍看法。

經過多年發展,PC的形态基本上已經确定,抛開搞機黨(把電腦當作藝術品的人),如今PC的發展更多是硬體上的更新換代,更好的cpu、更快的記憶體、更大的硬碟。

在這種環境下,每一代PC的更新其實完全看上遊硬體商的臉色,英偉達推出4090,那搭載3080的隻能淪為落後産品。

最直覺的例子就是筆記本電腦的廣告,CPU、顯示卡的資訊永遠是C位。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但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這些硬體上的更新感覺并不強,沒有人會為了硬體性能經常換新電腦,打開PPT用了5秒還是10秒對普通人來說都一樣,主打一個能用就行。

PC市場萎縮的第二個原因是,PC的功能正在被替代。

随着手機、平闆性能提升,我們用PC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想看電視劇可以用顯示效果更好的智能電視機;想玩遊戲可以選擇手機遊戲或者ps這樣的主機;想看新聞看書,輕便的平闆電腦更加适合。

我們為數不多打開電腦的機會隻剩下工作,可誰會為了打工而頻繁買新電腦?反正矽基君入職的時候行政拿着一台2017年采購的玩意跟我說:

這台還能開機。

而且,就連這為數不多的使用場景,還被虎視眈眈的盯着。

iPad更新系統,打出“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廣告,三星推出Dex試圖用手機替代電腦,還有曾經的錘子TNT桌面系統。

創新減少同質化嚴重,使用場景還被壓縮,傳統PC市場佔有率被一步步侵蝕,在這個背景下,人工智能浪潮來了。

02

翻身做主人的機會

今年以來,各大平台都出現了大量AI PC的廣告,其中尤以OEM商聲量最大。

它們寄希望于這輪AI浪潮逆天改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對AI PC的定義異常模糊。

微軟在一篇報告中詳述過自己對AI PC的定義:

所有運作Windows作業系統的AI PC都必須配備Copilot功能鍵,具備本地運作Copilot的能力以及搭載性能達到40TOPS的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

這是個很模糊的概念,而且消費者感覺異常薄弱。

這樣一來,OEM廠商就有足夠多的空間,從終端/軟體層面定義AI PC,利用接近消費者這一優勢,抓住使用者心智。

也就是所謂的軟體定義硬體。

一旦形成“xxx品牌就是AI PC”,就能在未來市場競争占據主動。

具體來說,在AI PC行業中,OEM廠商擔任着核心角色,負責整合AI新技術、提供異構算力、開發AI作業系統、推動技術收斂。

它們通過這些關鍵職能,不僅確定了AI PC的技術實作和使用者體驗的優化,還促進了整個行業的創新和市場增長,是推動個人電腦智能化轉型和AI技術普及的關鍵力量。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那我們就來看一下,現在OEM廠商,在AI PC上玩出了什麼花樣?

首先是較早推出AI PC的聯想,他們家的AI主要基于聯想小天AI智能體。

可以進行AI畫畫、AI做PPT、AI摘要等。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華為這邊,AI功能多一些。

基于盤古大模型,華為的AI PC可以從音視訊或實時紀要的海量信⁠息中,快⁠速精準地提煉關鍵點,生成摘要,幫你節省大量時間掌握會議、課程要點。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根據釋出會展示,華為内置的AI空間還精選了100多個智能體,覆寫文案創作、程式設計等多種能力。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華碩這邊比較有意思,它的AI功能分為兩部分,微軟提供的+AI APP。

首先是微軟windows提出的回顧功能,使用者可以通過記憶中的線索碎片尋找您在PC上看過的内容,又或是實時字幕等。

其次,華碩結合自己作為OEM廠商在硬體互通上的優勢,做了媒體管理、AI聲音增強等功能。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此外,AI PC基于強大的算力,可以運作本地大模型,在模型響應速度和資料安全上,比雲端大模型強不少。

大模型是一個黑盒應用,很可能會出現資料漏洞。ChatGPT剛出現的時候,被要求重複一個單詞多次時,模型會在某些情況下偏離正常的聊天式生成,開始輸出與訓練資料更接近的文本,簡單來說就是資訊洩露了。

emmmm...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和矽基君有一樣的感覺:就這?就這,這點AI功能真的值得我們換電腦嗎?

AI PC的大部分AI功能,好像下載下傳個AI軟體就能完成,而且像豆包、文心一言還有很多AI插件、AI工具可以用。

AI PC的價格比普通電腦都會貴一些,消費者憑什麼買單?

AI PC的廣告做得很好,塑造的願景很迷人。

但OEM廠商能做的絕不止現在這點(擠牙膏該打),上文提到的,OEM廠的終端整合、AI作業系統等優勢,都沒有明顯展現。

OEM廠商還是應該發揮自己作為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優勢,在系統層面、在AI生态上更加努力。

矽基君暢想一下,如果電腦自帶的AI助理可以直接修改bios,是不是就更有特色了。

價值上千億的AI PC市場,給OEM廠商帶來了新的機遇,但還是要把握住才行。

别努力半天,讓消費者感覺AI PC就是個噱頭。

看完各種AI PC的廣告,我感覺像是廠商們在集體自嗨

全文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