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地未开,电脑行业还处于一片混沌的时代,诞生了图吧(图拉丁)和卡吧(显卡吧)两个百度贴吧。
图吧用户主打用搞笑的硬件配出最好的电脑,卡吧用户则是不遗余力的推动GDP发展。
如今贴吧里又多了一些新问题:“自己的显卡能不能AI炼丹”、“牛爷爷看一下,4060ti 16g和4070 12g哪个可以跑SD(Stable Diffusion)”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都指向一个共同趋势:AI PC。
当下其实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来形容到底什么是AI PC,但前段时间IDC发布的《AI PC产业白皮书》中,却明明白白的写着:
“近六成人会把AI作为买电脑的考虑因素。”
这种热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PC厂商不遗余力的宣传,苹果每次发布会必提Mac的AI能力,微软甚至想在键盘上增加一个AI按键。
但最兴奋的,还得数联想、华硕为代表的一批OEM商,毕竟这波AI浪潮在他们看来,是史无前例的好机会——
它们苦英伟达、英特尔久矣。
01
没有自主权的OEM商
在说AI PC为什么能让OEM开心前,不得不提传统PC是如何没落的。
截至2023年第4季度,全球PC出货量已经连续下跌8个季度,根据Gartner数据,PC出货量在2023年达到2.418亿台,比2022年下降14.8%。
这是自2006年(2.3亿台)以来首次低于2.5亿台。
上一波PC市场回暖发生在2021年前后,具体原因可能是疫情带来的远程办公需求,但随着疫情结束,PC出货量继续降低。
为什么人们对PC换机欲望降低,原因无非两点:PC自身创新不足和PC使用场景被替代。
“越来越无聊,没必要换新的”是人们对PC的普遍看法。
经过多年发展,PC的形态基本上已经确定,抛开搞机党(把电脑当作艺术品的人),如今PC的发展更多是硬件上的升级换代,更好的cpu、更快的内存、更大的硬盘。
在这种环境下,每一代PC的升级其实完全看上游硬件商的脸色,英伟达推出4090,那搭载3080的只能沦为落后产品。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笔记本电脑的广告,CPU、显卡的信息永远是C位。
但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这些硬件上的升级感知并不强,没有人会为了硬件性能经常换新电脑,打开PPT用了5秒还是10秒对普通人来说都一样,主打一个能用就行。
PC市场萎缩的第二个原因是,PC的功能正在被替代。
随着手机、平板性能提升,我们用PC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想看电视剧可以用显示效果更好的智能电视机;想玩游戏可以选择手机游戏或者ps这样的主机;想看新闻看书,轻便的平板电脑更加适合。
我们为数不多打开电脑的机会只剩下工作,可谁会为了打工而频繁买新电脑?反正硅基君入职的时候行政拿着一台2017年采购的玩意跟我说:
这台还能开机。
而且,就连这为数不多的使用场景,还被虎视眈眈的盯着。
iPad升级系统,打出“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广告,三星推出Dex试图用手机替代电脑,还有曾经的锤子TNT桌面系统。
创新减少同质化严重,使用场景还被压缩,传统PC市场份额被一步步侵蚀,在这个背景下,人工智能浪潮来了。
02
翻身做主人的机会
今年以来,各大平台都出现了大量AI PC的广告,其中尤以OEM商声量最大。
它们寄希望于这轮AI浪潮逆天改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对AI PC的定义异常模糊。
微软在一篇报告中详述过自己对AI PC的定义:
所有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AI PC都必须配备Copilot功能键,具备本地运行Copilot的能力以及搭载性能达到40TOPS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
这是个很模糊的概念,而且消费者感知异常薄弱。
这样一来,OEM厂商就有足够多的空间,从终端/软件层面定义AI PC,利用接近消费者这一优势,抓住用户心智。
也就是所谓的软件定义硬件。
一旦形成“xxx品牌就是AI PC”,就能在未来市场竞争占据主动。
具体来说,在AI PC行业中,OEM厂商担任着核心角色,负责整合AI新技术、提供异构算力、开发AI操作系统、推动技术收敛。
它们通过这些关键职能,不仅确保了AI PC的技术实现和用户体验的优化,还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市场增长,是推动个人电脑智能化转型和AI技术普及的关键力量。
那我们就来看一下,现在OEM厂商,在AI PC上玩出了什么花样?
首先是较早推出AI PC的联想,他们家的AI主要基于联想小天AI智能体。
可以进行AI画画、AI做PPT、AI摘要等。
华为这边,AI功能多一些。
基于盘古大模型,华为的AI PC可以从音视频或实时纪要的海量信息中,快速精准地提炼关键点,生成摘要,帮你节省大量时间掌握会议、课程要点。
根据发布会展示,华为内置的AI空间还精选了100多个智能体,覆盖文案创作、编程等多种能力。
华硕这边比较有意思,它的AI功能分为两部分,微软提供的+AI APP。
首先是微软windows提出的回顾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记忆中的线索碎片寻找您在PC上看过的内容,又或是实时字幕等。
其次,华硕结合自己作为OEM厂商在硬件互通上的优势,做了媒体管理、AI声音增强等功能。
此外,AI PC基于强大的算力,可以运行本地大模型,在模型响应速度和数据安全上,比云端大模型强不少。
大模型是一个黑盒应用,很可能会出现数据漏洞。ChatGPT刚出现的时候,被要求重复一个单词多次时,模型会在某些情况下偏离正常的聊天式生成,开始输出与训练数据更接近的文本,简单来说就是信息泄露了。
emmmm...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和硅基君有一样的感觉:就这?就这,这点AI功能真的值得我们换电脑吗?
AI PC的大部分AI功能,好像下载个AI软件就能完成,而且像豆包、文心一言还有很多AI插件、AI工具可以用。
AI PC的价格比普通电脑都会贵一些,消费者凭什么买单?
AI PC的广告做得很好,塑造的愿景很迷人。
但OEM厂商能做的绝不止现在这点(挤牙膏该打),上文提到的,OEM厂的终端整合、AI操作系统等优势,都没有明显体现。
OEM厂商还是应该发挥自己作为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优势,在系统层面、在AI生态上更加努力。
硅基君畅想一下,如果电脑自带的AI助理可以直接修改bios,是不是就更有特色了。
价值上千亿的AI PC市场,给OEM厂商带来了新的机遇,但还是要把握住才行。
别努力半天,让消费者感觉AI PC就是个噱头。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