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省捐血證在本地不能減免用血費?跨省梗阻堵在哪

作者:經濟參考

無償捐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可以按照相關規定免交或減交費用,但現實中有的捐血者及其家屬異地用血、報帳用血費,以及申領相關表彰等,存在“跨省”梗阻問題。

“我在北京上的大學,其間參與無償捐血9次,累計3200ml。回老家工作後,家人生病住院需要用血時,被告知外省捐血證在本地不能減免用血費用。” 近日,河北的小寒(化名)向記者講述了他曾遇到的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捐血法》(以下簡稱《捐血法》)相關規定,公民臨床用血時隻傳遞用于血液的采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無償捐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免交這些費用;無償捐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可以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免交或者減交前款規定的費用。

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現實中有的無償捐血者面臨用血費用無法跨省報帳、異地捐血證不互認等問題。

卡在了“跨省”上

2024年3月,陝西的雷先生也遇到了類似小寒的困擾。他曾在江西南昌上大學,後來在西安工作,從大一至今,已累計捐血5200ml。

按照《全國無償捐血表彰獎勵辦法(2022年版)》規定,雷先生累計捐血量本可獲得無償捐血奉獻獎銅獎。“但經過多方詢問,血站表示不能給我申報該獎項,因為我的捐血地點并不統一,而各省血站之間的血量統計是獨立的。”

按照當地要求,雷先生在西安隻捐血3次,共1200ml,沒達到4000ml的要求。是以,雷先生在某網站“上司留言闆”建議:“希望捐血站資料庫能夠實作全國互聯互通。”

自1998年《捐血法》施行以來,大陸全面建立自願無償捐血制度。2015年,原國家衛計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四部門釋出《關于進一步加強血液管理工作的意見》指出,建立國家統籌指導、省(區、市)統一的血液管理資訊系統,實作區域内血站、醫療機構、捐血者資訊資料聯網。該意見還指出,規範開展血液調劑工作,依法建立省際間血液供應關聯機制。

日前,記者緻電多省份血液中心,經了解發現,多數省份資料與資訊區域内實作了血站、醫療機構、捐血者資訊的聯通。但無論是捐血者及其家屬異地用血、異地報帳血費,還是像雷先生一樣隻為申領相關表彰,均存在“跨省”梗阻問題。

具體堵在哪兒

2019年9月,國家衛健委下發通知,要求跨地區無償捐血者臨床用血費用直接減免,并建立全省統一的用血減免平台。

2024年1月,國家衛健委等六部門聯合釋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無償捐血者激勵獎勵工作的通知》提到,繼續推進無償捐血者及親屬出院時直接減免用血費用工作。目前,28個省份已實作無償捐血者及其親屬在省内醫院用血費用直接減免。

“報帳相關用血費用需要在捐血地登記報帳,外省捐血的,我們這裡沒有相關資訊和資料,不能直接辦理。”陝西省西安市中心血站等多地血站從業人員告訴記者,跨省不能報帳主要是因為資料不聯網。“例如,直系親屬需要用血的,隻能先用血後在醫院正常結算,然後根據捐血地的具體要求,準備報帳憑證,回捐血地報帳。”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内人士表示,現實中存在的異地用血、報帳跨省難,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捐血資料與資訊跨省不聯網之外,臨床用血與供血常處于緊張的平衡狀态,特别是還存在季節性缺血的情況。

另外,涉及報帳标準不統一問題。《捐血法》規定各省(區、市)政府制定《捐血法》的實施細則,是以是各地返還标準及報帳、減免标準各異,增加了跨省用血報帳、減免的障礙。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認為,根本原因在于大陸尚未建立完善的捐血與用血資訊共享和異地用血協調機制。這導緻在異地用血時,捐血者的權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同時也影響了醫療機構和血站之間的協調與合作。

全國性資料庫建設或該提上日程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流動人口總量達到3.76億,較2010年增長了69.73%。其中,跨省流動人口為1.25億,增長了45.37%。人口流動參與度大幅度提高,流動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在這一背景下,解決異地用血、異地報帳等問題,非常必要。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用血管理更科學、合理、高效,推進醫院血液庫存資訊與血站、衛生行政部門共享,提升血液優化配置和品質安全,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關于開展醫療機構臨床用血資訊聯網試點工作的通知》,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多地率先進行聯網試點。

目前,北京實作了捐血者及其親屬在京内醫療機構用血費用直接減免,建構了全市統一的用血費用減免平台。全市均可通過直接減免和APP自助辦理。此外,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在北京無償捐血的捐血者及其配偶、直系親屬,可跨省減免規定的臨床用血費用,具體需在“首都捐血”微信公衆号按要求上傳相關報帳憑證,即可進行自助報帳。

2019年6月,浙江“異地用血醫院直免”服務正式啟動,該省任何一地的捐血者,在省内開通相關服務的醫院,均可直接辦理用血減免。同年滬蘇實作跨省捐血應急關聯,異地用血報帳也開始試點。

王鵬說,要進一步疏通“跨省”堵點,首先,需要從制度層面進行完善。例如,建立全國性的捐血與用血資訊共享平台,實作捐血者資訊、血液庫存資訊、用血需求資訊等資料的實時更新和互聯互通。其次,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更新,提升血液管理的智能化水準。

“建立常态化的緊急用血關聯機制非常必要。”王鵬認為,實作省内異地關聯、省外異地關聯的順暢運作,能確定在緊急情況下迅速調動和配置設定血液資源,加強醫療機構、血站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提高救治效率,同時,有利于提高群眾參與無償捐血的積極性。

來源:勞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