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慎明:黨員幹部改造不好自己的世界觀會被子孫後代戳脊梁骨

作者:紅色文化網
李慎明:黨員幹部改造不好自己的世界觀會被子孫後代戳脊梁骨

李慎明

認真改造世界觀。我們堅決反對“殘酷鬥争,無情打擊”那套“左”的做法,但也要旗幟鮮明地大力提倡改造世界觀。

習近平同志說:“革命理想高于天。”說得非常好。制度重要,決不能忽視制度的建設、改革與完善。但從整個黨和國家來看,“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确與否是決定一切的”,從根本上說,思想政治路線決定制度。從黨員個人角度來說,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遵循、執行一定制度的根本前提。這就是内因是決定因素,外因僅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内因才能起作用。不适當地強調制度及體制機制的作用,就是為自己所犯錯誤甚至是所犯罪行開脫。

2012年5月3日,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在一個研讨會上說:我們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昔日和珅今安在?和珅為官20餘載,A錢的錢物折算下來超過了11億兩白銀,相當于當時清朝15年的财政總收入。和珅以自己這樣的赫赫有名的“輝煌政績”,成為了曆史上貪官的代名詞。

過去,我認為“漢奸”這隻是今後詞典中的一個名詞了。但現在确實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這讓人長見識。這印證了我的老上司王震所說:“漢奸和抗日英雄都不會斷子絕孫”的先見之明。現在,有人貪贓弄權甚至不惜作叛徒、漢奸、賣國賊進而“享受人生”,并誤認為這些劣績和罪過将會随着自己的逝去和時間的風塵而變成雪泥鴻爪甚至永遠無從知曉。我們承認,随着時間的流逝和人世的滄桑,一些曆史細節将可能會被永遠湮沒甚至是被歪曲篡改。但殊不知,從曆史唯物主義出發,觀其大略,常常無須繁多瑣碎的曆史細節,其所作所為在曆史中所起的作用将無任何辦法逃遁曆史對其的審視,越是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功過是非,人民和曆史會最終将其辨析并記載得清清楚楚。

幹什麼都需要一個好的世界觀。血隻能從血管中流出,從水管裡流出的隻能是水。要有一點人格追求。我們是一進制論者;我們所說的政治信仰與人格追求是從内在到外在完全一緻的統一體。現在社會上有的人,實質上是政治信仰與内心人格的相分離,這樣的人口頭上也講堅定共産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但内心世界為的是一己、一家的私利。這就出現“為窮人說話,為富人辦事”的現象。我們國家的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遲遲得不到有效的轉變,從根本上說,與一些幹部的不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着根本的關聯。我們的黨和廣大共産黨員與人民群衆應該是魚水關系;不應該是油水關系;也不應是蛙水關系,需要時跳到水裡遊遊,不需要時跳到岸上享受自己的安樂窩;更不應是火水關系,如果是水火關系,那麼這個黨就離壽終正寝不遠了。

在曆史的長河中,萬千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是自在的,不管人們承認與否,高興與否,它恰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毛主席說“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1],這裡講的是真理觀,如同康德所說的敬畏星空;毛主席又說“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2],這裡講的是價值觀,如同康德所說的敬畏心中的道德律。真理觀與價值觀有所不同,但在真正的共産黨人那裡,二者則在更高層次上統一起來。二者相加,則是人民和曆史衡量任何政黨和各級上司幹部對錯、功過的天平。我們決不反對謀取合理、合法的個人利益,但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我們黨的上司幹部,想問題、做決策都要從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和推動社會進步這一根本立場出發。如果在做決策時,一摻雜私心,就往往出問題。上司幹部今天的所作所為,必将接受明天曆史和人民的評說。宋太祖怕史官的道理,應該是各級上司幹部特别是進階上司幹部以及專家學者明白的道理。這也就是說,任何有良知的上司幹部及專家學者,都應該具備這一起碼的社會責任感和曆史責任心,這也就是說,都應該敬畏曆史和人民。

這幾年,我出了兩本集子,這是我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15年來的學習體會的書面成果。一本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大黨建》,一本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國際戰略》。集子的扉頁上都印下了“學者今天的所言所著,如同上司幹部的所作所為,必将接受曆史和人民的評說”。我是個小人物,我的著作,包括今天我給大家的彙報,對耶錯耶,功耶過耶,我都願意接受曆史和人民的檢驗。

我在《憂患百姓憂患黨——毛澤東關于黨不變質思想探尋》這本小冊子曾說:“偉人毛澤東虎氣雄風、一世堅強,但人們往往忽略了他柔情似水、憂患如山的另一面。有人說,毛主席晚年是哭死的。此話可能有點偏頗,但也确實反映了毛主席晚年心緒、心境和心結。毛主席晚年常在淚水中生活倒也是事實。”從目前已知,毛主席晚年哭得最厲害的一次,可能是1975年7月28日,毛主席摘除白内障手術的第5天,在讀南宋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這首詞時,他開始抽泣着,接着又号啕大哭。該詞全文如下:“危樓還望,歎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争雄勢。六朝何事,隻成門戶私計?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甯問強對!”我這裡僅舉出其中三句,一是“危樓還望,歎此意、今古幾人曾會?”多景樓,在鎮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臨長江。危樓,是指多景樓本身,還是指南宋政權,亦可能兼而有之?不得而知。登上多景樓,望北宋失地,我此時的心境,古今又有誰知道呢?二是“六朝何事,隻成門戶私計?”南宋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員,為何都在考慮個人升遷與自己小家族的生活呢?三是“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南宋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員,又有誰在考慮“河洛”即中原,即北宋失地普通百姓腥膻無際即受苦受難呢?毛主席離我們而去已經40餘年了。當年領袖内心深處的真實境況,很難準确揣度。但毛主席此時的心境,無疑直通700多年前的陳亮。從目前已知的毛主席晚年的哭聲中,此次“号啕大哭”,可能是已知最厲害的一次。

在分析蘇聯亡黨亡國的原因時,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社會政治研究所所長根·瓦·奧希波夫說:“由于對要求入黨者審批的放寬,什麼人都可以入黨,其結果就是懷着各種私利的人混入黨内。魚爛是先從頭上爛起的。從赫魯曉夫那個時候開始,我們黨的上司層就開始了腐爛。這些混進黨内并企圖不斷高升的人入黨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呢?入黨後,就意味着可以到非洲去狩獵,把自己的兒、孫子輩安排好,把自己的家庭安排好。共産黨的蛻化變質和最終解體,實際上是在家庭這個最基礎的層面就發生了。”應該說,這十分深刻。

牢固樹立正确的世界觀,絕不僅僅是個人和家庭的私事,共産黨人特别是進階幹部的世界觀涉及黨和國家變不變質、老百姓受不受苦的天大的事。黨的進階幹部隊伍中若多幾個億萬富翁,我們的黨、國家和民族就必然少幾個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家特别是思想家,極而言之,還可能導緻我們黨最終的轟然倒塌。

國内外,不少人特别是一些經濟學信奉人的本質是自私的這一理論。大家知道,這理論來源于資産階級經濟學的老祖宗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和“經濟人”假設,有人卻崇拜得五體投地,并極力主張用這一理論來指導大陸的經濟改革。其實,“經濟人”假說中的“人”,并不是虛拟的。這個“人”,本質上就是社會人。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制定經濟政策,可以充分考慮每個個人的私利,以最大限度調動絕大多數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更快地發展大陸經濟。但是,決不能把“經濟人”假說泛化到政治、社會甚至意識形态等各個領域,這樣就必然帶來“賄賂公行,賣官鬻爵,奸惡詐僞,上下相蒙”。人的本質是自私的觀點,實質是私有制觀念的産物,應該說同時也是維護私有制的根本的理論基礎。有的經濟學家主張要把國有資産量化到個人,說唯此隻有這樣才能調動個人的積極性,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那麼,我們可以反問,為何不能把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資産量化給廣大打工者呢?這樣豈不是能調動更多人的積極性嗎?我們決不贊成人的本質都是自私的觀點。如果這種觀點成立,至少你無法解釋偉大的母愛。偉大的母愛和父愛,往往為了自己子女的生命,會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的生命。一些人會說,這是因為有血緣關系。但是,我們真正的共産黨人往往會把我們黨、國家民族當成自己的“大家庭”。為了自己這一“大家庭”的全局、根本和長遠的意義,他們也會心甘情願地艱辛奮鬥和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為了中國革命的成功和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的幾千萬革命先烈不是已經這麼做了嗎?夏蟲不可語冰。隻有持資産階級的一己私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者,才根本無法了解我們真正的共産黨人大公無私和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人之初,性本善不是性本惡,争論了幾年。我個人認為,人的生理名額可以遺傳,但善惡觀念不會遺傳。是以,人本質是自私的觀點并不成立。

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的本質是自私的理論,是對偉大母愛和千百萬革命先烈英勇無私行為和精神的亵渎。如果用這種觀點解釋資本主義,也無法論證資本主義的萬古長青。因為人數占絕大多數的無産階級絕不會長期忍受對他們冷酷而又殘酷的剝削。他們最終都會明白要徹底解放自己,就必須首先解放全人類。按人的本質是自私的觀點貫徹到底,真正全人類公平、正義和主張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産主義才必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歸宿。決不要小看人的本質是自私的觀點,正是這一觀點,正在強烈地腐蝕部分幹部群衆;也就是這一觀點,把我們的一些人甚至黨的進階幹部送進了監獄。改革開放以來,有500多名省部級以上幹部犯了錯誤,受到了處理,其中一些受到了極刑。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人的本質是自私的觀點害了他們。我們知道,在傳統經濟體制下,在強調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的同時,确實有嚴重忽略個人利益的現象。但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決不能重蹈西方極端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的覆轍,而是切實加強政治文明和公德心建設,在尊重個人利益和個人選擇的基礎上,使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有機地協調起來。

讓我們姑且承認人的本質是自私的這一理論。即使從這個理論出發,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生活在一個長治久安、幸福和諧的中國,我們也決不能走蘇聯亡黨亡國之路。如果走蘇聯亡黨亡國之路,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上司億萬人民奮鬥和幾千萬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新中國就會改變顔色,我們就會重新步入1840年鴉片戰争始直到1949年止這長達109年的動亂、内戰甚至飽受外敵入侵、蹂躏、盤剝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舊中國。蘇聯人口少而資源豐厚,而大陸則完全相反,人口多而資源不足。如果大陸重踏蘇聯最終之覆轍,其後果則一定會比當年的蘇聯悲慘血腥得多。幾代中國人英勇奮鬥了長達109年,終于結束了動蕩、内亂、内戰甚至外敵入侵統治蹂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十分慘痛的生活。我們這一代人決不能成為曆史的罪人,讓這一悲慘的曆史重演。若如是,屆時我們自己的子孫後代就可能戳着我們這一代人的脊梁骨叩問我們:“爺爺奶奶,當年你們都幹些什麼呀?!”

有一個好的世界觀,是一個人畢生的巨大财富。我們并不一味反對考慮個人利益,但切不可過分。辛棄疾詞曰:“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勺?”錢财聚斂太多,有什麼用處?私心太重了,也缺少朋友;患得患失,就可能整天惴惴不安;尤其是做了點違規違法的事,更會時時提心吊膽,擔心東窗事發。貪官往往是短命的。僅從個人私利角度講,月朗風清之時,無詐無愧,也有利于自己家庭幸福、身心娛樂、健康多壽。

注釋:

[1] 《毛澤東傳(1949—1976)》(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0頁。

[2] 《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7頁。

(本文由紅色文化網摘自《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機遇與挑戰 修訂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