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慎明:党员干部改造不好自己的世界观会被子孙后代戳脊梁骨

作者:红色文化网
李慎明:党员干部改造不好自己的世界观会被子孙后代戳脊梁骨

李慎明

认真改造世界观。我们坚决反对“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那套“左”的做法,但也要旗帜鲜明地大力提倡改造世界观。

习近平同志说:“革命理想高于天。”说得非常好。制度重要,决不能忽视制度的建设、改革与完善。但从整个党和国家来看,“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路线决定制度。从党员个人角度来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遵循、执行一定制度的根本前提。这就是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仅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不适当地强调制度及体制机制的作用,就是为自己所犯错误甚至是所犯罪行开脱。

2012年5月3日,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一个研讨会上说: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昔日和珅今安在?和珅为官20余载,贪污的钱物折算下来超过了11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15年的财政总收入。和珅以自己这样的赫赫有名的“辉煌政绩”,成为了历史上贪官的代名词。

过去,我认为“汉奸”这只是今后词典中的一个名词了。但现在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这让人长见识。这印证了我的老领导王震所说:“汉奸和抗日英雄都不会断子绝孙”的先见之明。现在,有人贪赃弄权甚至不惜作叛徒、汉奸、卖国贼从而“享受人生”,并误认为这些劣绩和罪过将会随着自己的逝去和时间的风尘而变成雪泥鸿爪甚至永远无从知晓。我们承认,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世的沧桑,一些历史细节将可能会被永远湮没甚至是被歪曲篡改。但殊不知,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观其大略,常常无须繁多琐碎的历史细节,其所作所为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将无任何办法逃遁历史对其的审视,越是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功过是非,人民和历史会最终将其辨析并记载得清清楚楚。

干什么都需要一个好的世界观。血只能从血管中流出,从水管里流出的只能是水。要有一点人格追求。我们是一元论者;我们所说的政治信仰与人格追求是从内在到外在完全一致的统一体。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实质上是政治信仰与内心人格的相分离,这样的人口头上也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但内心世界为的是一己、一家的私利。这就出现“为穷人说话,为富人办事”的现象。我们国家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转变,从根本上说,与一些干部的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根本的关联。我们的党和广大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应该是鱼水关系;不应该是油水关系;也不应是蛙水关系,需要时跳到水里游游,不需要时跳到岸上享受自己的安乐窝;更不应是火水关系,如果是水火关系,那么这个党就离寿终正寝不远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万千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自在的,不管人们承认与否,高兴与否,它恰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毛主席说“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这里讲的是真理观,如同康德所说的敬畏星空;毛主席又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这里讲的是价值观,如同康德所说的敬畏心中的道德律。真理观与价值观有所不同,但在真正的共产党人那里,二者则在更高层次上统一起来。二者相加,则是人民和历史衡量任何政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对错、功过的天平。我们决不反对谋取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但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推动社会进步这一根本立场出发。如果在做决策时,一掺杂私心,就往往出问题。领导干部今天的所作所为,必将接受明天历史和人民的评说。宋太祖怕史官的道理,应该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以及专家学者明白的道理。这也就是说,任何有良知的领导干部及专家学者,都应该具备这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心,这也就是说,都应该敬畏历史和人民。

这几年,我出了两本集子,这是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5年来的学习体会的书面成果。一本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一本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集子的扉页上都印下了“学者今天的所言所著,如同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必将接受历史和人民的评说”。我是个小人物,我的著作,包括今天我给大家的汇报,对耶错耶,功耶过耶,我都愿意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我在《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这本小册子曾说:“伟人毛泽东虎气雄风、一世坚强,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他柔情似水、忧患如山的另一面。有人说,毛主席晚年是哭死的。此话可能有点偏颇,但也确实反映了毛主席晚年心绪、心境和心结。毛主席晚年常在泪水中生活倒也是事实。”从目前已知,毛主席晚年哭得最厉害的一次,可能是1975年7月28日,毛主席摘除白内障手术的第5天,在读南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这首词时,他开始抽泣着,接着又号啕大哭。该词全文如下:“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我这里仅举出其中三句,一是“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临长江。危楼,是指多景楼本身,还是指南宋政权,亦可能兼而有之?不得而知。登上多景楼,望北宋失地,我此时的心境,古今又有谁知道呢?二是“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南宋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员,为何都在考虑个人升迁与自己小家族的生活呢?三是“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南宋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员,又有谁在考虑“河洛”即中原,即北宋失地普通百姓腥膻无际即受苦受难呢?毛主席离我们而去已经40余年了。当年领袖内心深处的真实境况,很难准确揣度。但毛主席此时的心境,无疑直通700多年前的陈亮。从目前已知的毛主席晚年的哭声中,此次“号啕大哭”,可能是已知最厉害的一次。

在分析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社会政治研究所所长根·瓦·奥希波夫说:“由于对要求入党者审批的放宽,什么人都可以入党,其结果就是怀着各种私利的人混入党内。鱼烂是先从头上烂起的。从赫鲁晓夫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党的领导层就开始了腐烂。这些混进党内并企图不断高升的人入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入党后,就意味着可以到非洲去狩猎,把自己的儿、孙子辈安排好,把自己的家庭安排好。共产党的蜕化变质和最终解体,实际上是在家庭这个最基础的层面就发生了。”应该说,这十分深刻。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绝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共产党人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世界观涉及党和国家变不变质、老百姓受不受苦的天大的事。党的高级干部队伍中若多几个亿万富翁,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就必然少几个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特别是思想家,极而言之,还可能导致我们党最终的轰然倒塌。

国内外,不少人特别是一些经济学信奉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一理论。大家知道,这理论来源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老祖宗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经济人”假设,有人却崇拜得五体投地,并极力主张用这一理论来指导大陆的经济改革。其实,“经济人”假说中的“人”,并不是虚拟的。这个“人”,本质上就是社会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制定经济政策,可以充分考虑每个个人的私利,以最大限度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更快地发展大陆经济。但是,决不能把“经济人”假说泛化到政治、社会甚至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这样就必然带来“贿赂公行,卖官鬻爵,奸恶诈伪,上下相蒙”。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实质是私有制观念的产物,应该说同时也是维护私有制的根本的理论基础。有的经济学家主张要把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说唯此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那么,我们可以反问,为何不能把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资产量化给广大打工者呢?这样岂不是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吗?我们决不赞成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观点。如果这种观点成立,至少你无法解释伟大的母爱。伟大的母爱和父爱,往往为了自己子女的生命,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生命。一些人会说,这是因为有血缘关系。但是,我们真正的共产党人往往会把我们党、国家民族当成自己的“大家庭”。为了自己这一“大家庭”的全局、根本和长远的意义,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地艰辛奋斗和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几千万革命先烈不是已经这么做了吗?夏虫不可语冰。只有持资产阶级的一己私利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者,才根本无法理解我们真正的共产党人大公无私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人之初,性本善不是性本恶,争论了几年。我个人认为,人的生理指标可以遗传,但善恶观念不会遗传。所以,人本质是自私的观点并不成立。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理论,是对伟大母爱和千百万革命先烈英勇无私行为和精神的亵渎。如果用这种观点解释资本主义,也无法论证资本主义的万古长青。因为人数占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绝不会长期忍受对他们冷酷而又残酷的剥削。他们最终都会明白要彻底解放自己,就必须首先解放全人类。按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贯彻到底,真正全人类公平、正义和主张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才必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决不要小看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正是这一观点,正在强烈地腐蚀部分干部群众;也就是这一观点,把我们的一些人甚至党的高级干部送进了监狱。改革开放以来,有500多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了错误,受到了处理,其中一些受到了极刑。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害了他们。我们知道,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在强调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同时,确实有严重忽略个人利益的现象。但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决不能重蹈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覆辙,而是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尊重个人利益和个人选择的基础上,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有机地协调起来。

让我们姑且承认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一理论。即使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生活在一个长治久安、幸福和谐的中国,我们也决不能走苏联亡党亡国之路。如果走苏联亡党亡国之路,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亿万人民奋斗和几千万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新中国就会改变颜色,我们就会重新步入1840年鸦片战争始直到1949年止这长达109年的动乱、内战甚至饱受外敌入侵、蹂躏、盘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苏联人口少而资源丰厚,而大陆则完全相反,人口多而资源不足。如果大陆重踏苏联最终之覆辙,其后果则一定会比当年的苏联悲惨血腥得多。几代中国人英勇奋斗了长达109年,终于结束了动荡、内乱、内战甚至外敌入侵统治蹂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十分惨痛的生活。我们这一代人决不能成为历史的罪人,让这一悲惨的历史重演。若如是,届时我们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可能戳着我们这一代人的脊梁骨叩问我们:“爷爷奶奶,当年你们都干些什么呀?!”

有一个好的世界观,是一个人毕生的巨大财富。我们并不一味反对考虑个人利益,但切不可过分。辛弃疾词曰:“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勺?”钱财聚敛太多,有什么用处?私心太重了,也缺少朋友;患得患失,就可能整天惴惴不安;尤其是做了点违规违法的事,更会时时提心吊胆,担心东窗事发。贪官往往是短命的。仅从个人私利角度讲,月朗风清之时,无诈无愧,也有利于自己家庭幸福、身心娱乐、健康多寿。

注释:

[1] 《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0页。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7页。

(本文由红色文化网摘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机遇与挑战 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