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作者:首席商業智慧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 首發|首席商業智慧
  • 作者|首席商業智慧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便利店的冰櫃和超市的貨架,是飲料産品的競技場。

透過玻璃櫃門,從花花綠綠的各式瓶子可以看到,飲料賽道的産品演變。

其中,乳飲料似乎總能穩保一席之地。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乳飲料這一品類,曾經以“牛奶平替”的身份輝煌了很多年,可以說是很多80、90後心中的“國民級”産品。

為什麼說是曾經呢?

因為在經曆了一段輝煌曆程之後,它們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沉寂,比如曾經靠一款甜牛奶飲料橫行30年的李子園。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曾輝煌一時的“乳飲料”

“李子園甜牛奶是奶嗎?AD鈣奶是奶嗎?優酸乳是酸奶嗎?”堪稱80、90後童年的三大迷思。

說到“乳飲料”,大家可能覺得陌生,但是換幾個詞比如AD鈣奶、營養快線、優酸乳、李子園甜牛奶等,我想沒有幾個人不知道的。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這些乳飲料占據了很多80、90後的童年時光,一個個都是小時候的最愛。童年的味道,有些經典到現在都沒有換包裝。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上世紀90 年代,大陸的牛奶産業發展滞後,受到牛奶産量、加工工藝和物流條件的限制,牛奶是一種很珍貴的營養品,是以,大多數的家庭很難喝上液态純牛奶。

是以在那個時候,很多家長就會尋求牛奶的平替産品,這就給了很多廠家發揮的空間。

廠家們就會把手頭不多的牛奶原料,包裝成營養十足的飲料産品,娃哈哈和樂百氏生産的AD鈣奶、樂百氏奶就是在這時精準切中了消費者的需求,“乳飲料”開始出現在消費者的視線中。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作為“牛奶的平替”,乳飲料由于含有“奶”自帶了一層“營養光環”,加之消費者對其認知不夠清晰,是以,很多乳飲料都在那個年代享受到了品類紅利。

以AD鈣奶為例,根據公開資料顯示,1997年該産品的收入超過了6.85億元,産量達到了10.7億瓶。

然而,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暗中标注好了價格。

到了2000年以後,大陸的牛奶産業快速發展,純牛奶普及了起來,喝牛奶不再是一件稀奇的事。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消費者大家也開始普遍了解到了乳飲料的營養價值,那些鈣奶、果奶都回歸到了它們飲料的本位上,乳飲料不複當年輝煌,變為成年人懷念童年的記憶載體。

比如營養快線從巅峰時期的200多億銷售額跌至了100億以内。

那些曾經喝乳飲料的消費者都長大了,鋪天蓋地且花裡胡哨的廣告已經很難再撬動他們的錢包了。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此外,含乳飲料為了風味,經常會添加蔗糖及香精等,在追求健康的時代下,它們也逐漸不符合當下的消費趨勢。

乳飲料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之後,增速逐漸趨于平穩,并于近幾年逐漸走向衰退。

從菊樂股份的招股書也可以得知,國内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制造行業銷售産值從2017年的1164.7億元下降至2020年的860.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9.61%。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菊樂股份招股書

那些曾經蹭“牛奶”概念的乳飲料,當下亟需找到新的出路和業績增長點了。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李子園“甜”不起來了

打着“青春甜不甜?喝瓶李子園”的宣傳語,早期的李子園,就是靠這種齁甜的口感,深得國小生的心。

1994年,李子園品牌成立,彼時,光明乳業和蒙牛還沒有面世。抓住了空白市場的李子園,推出的甜牛奶飲品,一度成為了當時的爆款。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一款乳白色瓶身、綠色瓶蓋的液态奶,迅速占領了華東地區的各式鋪面。

無論是大的早餐店,還是小的推車攤,都能看到李子園的身影。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可以說,随處可見李子園,在華東地區就沒有不知道它的。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但是如今這家老牌企業,正面臨着自己的中年危機,它業績“甜”不起來了。

2023年,李子園實作營收約14.12億元,同比微增0.60%;實作歸母淨利潤約2.37億元,同比增長7.20%;實作扣非淨利潤約2.19億元,同比增長16.65%。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雖然2023年李子園營收淨利雙增,但李子園的營收已經連續三年在14億的水準線上徘徊,未向上進一步突破過了。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而且從2024年第一季度最新的财報來看,李子園的壓力也依舊存在。

4月29日晚,李子園釋出2024年一季度财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3.344億元,同比下滑3.17%;歸母淨利潤5696萬元,同比下滑3.79%。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根據2023年報顯示,李子園的整體銷售量同比下滑3.14%。就連其主打的含乳飲料,銷售量同比下滑1.67%,下滑最為嚴重的則是乳味風味飲料,同比下滑60.38%。

從财報可以發現,李子園的營收絕大部分都是由“甜牛奶”貢獻的,從成立之初,李子園就堅持大單品政策,旗下的甜牛奶飲品常年占據企業總營收的90%以上。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盡管表明了李子園在“甜牛奶”品類上占據了領先優勢,但是産品線單一,也是阻礙其發展的最大絆腳石。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不進則退的營收就是最好的說明了,李子園若想要保持業績持續增長,光靠甜牛奶是不夠的。

李子園也知道目前企業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在去年年報中就曾表述過,如果對其長期依賴,可能會對業績有較大影響。

更雪上加霜的是,近三年來李子園的電商業務占比還在持續下滑。資料顯示,2023年,李子園來自電子商務的收入為4016萬元,占比營業收入2.86%,與2021年、2022年的5093萬元、4073萬元呈現下滑态勢。

在年輕人熱衷的抖音和小紅書平台上,李子園的短闆也很明顯。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抖音平台上官方旗艦店的粉絲數隻有十幾萬,而它的競品旺仔牛奶旗下的旺旺食品,就有200多萬粉絲。小紅書更是2022年8月中旬才入駐的。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品牌都在緻力打造出一個自媒體矩陣,多方位地為品牌帶來流量和曝光度,進而用流量帶來轉化率。

在營銷方式的疊代中,李子園沒有跟上這股浪潮、對線上管道反應遲鈍,錯過了其壯大聲勢的紅利期。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并且,如今在網際網路時代下,大家擷取資訊的管道也越來越友善,大部分消費者都已認識到“乳飲料≠牛奶”。

80、90後這一代人也已經長大了,對于甜膩的口感已經變得敏感了。

在顔值時代下成長的00後,更是對其嗤之以鼻。

還在“一招鮮吃遍天”的李子園,似乎進入了“尴尬期”。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奶糖水”讨好不了年輕人

其實,李子園也不是沒有努力過。

早在2005年,李子園推出了一款玉米汁,是與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合作的産品,甚至将玉米汁含量提高到了25%,而當時國内一般企業隻能達到10%。

後來,李子園又開發出“牛奶煮咖啡”“牛奶煮椰子”等“煮”字系列飲品。

在2018年底的經銷商大會上,李子園甚至曾一口氣釋出4個系列18款新品。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包括咖啡飲品、常溫酸奶、“臭臭奶”等等,隻不過都沒能在市場掀起大的浪花,甚至很多産品連聽都沒聽過。

在去年年報中,李子園也表示2024年将會推出無菌罐裝杯裝果汁飲料、氣泡奶風味飲料、果粒果汁飲料産品。

盡管在努力推新品,迎合年輕人開發新口味試圖找到企業第二增長點,但是甜牛奶”的地位依舊難撼動,公司的非含乳飲料業務,收入規模、盈利能力也十分不樂觀。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2023年,乳味風味飲料、複合蛋白飲料和其他産品收入分别為849.19萬元、540.49萬元和986.37萬元,合計所占公司總收入約1.69%,貢獻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此外,三者的毛利率分别為7.44%、-2.55%和14.81%。不但沒有給李子園添磚加瓦,反而還成為了拖後腿的存在。

從李子園種種上新節奏來看,再加上近期請了新生代演員成毅作為新代言人,可見李子園是一直在讨好年輕人群體,擺脫對單一産品的依賴。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隻不過,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挑剔”了,尤其是在消費降級的當下,消費者越來越追求“質價比”,也就是好物不貴,在成本效益的基礎上,還要要求産品的品質到位。

而李子園其甜膩的口感,就有很多消費者表示其有一股廉價的香精味,像是用水勾兌的産品。

“口感太差了,買過一次再沒買了,感覺就是香精飲料。”

無論是在常溫奶還是飲料的市場上,健康意識覺醒的消費者都有着更好的選擇,蒙牛和伊利的純牛奶,元氣森林的0糖氣泡水,不管是在價格上,還是口感上,都比李子園好太多。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從乳飲料起家的李子園,似乎不想放棄這條路,也一直鎖定在含乳飲料賽道上,圍繞着“乳飲料”不斷推新。

然而,李子園的新品也沒有多大的亮點,既沒有滿足年輕消費者需求,也沒有順勢當下的消費潮流。

除此之外,就隻能靠情懷收割消費者了。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當下之際,李子園亟需推出一個差異化的且能夠深入人心的新品,而不是活在過去的故事裡。

大家現在還會買李子園嗎?你們最喜歡什麼味道?我們評論區一起追憶似水年華,歡迎留言讨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頭條創作挑戰賽#

靠一款飲料橫行30年,曾經的國民品牌被網紅品牌“卷”死了?

國内營運最早的财經自媒體,百萬商界精英的必備讀本,聚焦每日熱點事件、财經人物、創投故事、财富商機等内容!每日為您提供更真實、更專業的商業報道,歡迎關注@首席商業智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