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作者:首席商業智慧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 首發|首席商業智慧
  • 作者|首席商業智慧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國信1号深海養魚中

引言:中國人自帶種菜的基因,就連網際網路大佬都要挖空心思設計讓使用者“種菜”。

在QQ很火的那個年代,馬化騰弄了個農場種菜遊戲,設鬧鐘半夜起來“澆水偷菜”,這就算了,後面支付寶出來了,馬雲搞了個喂雞種樹偷綠色能量的農場。

等到更新的社交平台出現,從新浪微網誌到抖音平台,頂流也是李子柒這類種田、種菜的網紅。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南極種菜

總之,種花家就是有條件就種菜,沒條件就創造條件種菜,老外的樓層外面都是草坪,我們的樓層外面是一片菜園。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太空種菜

陽台要種,院子要種,沙漠要種,高原要種,南極也要種,就算到了太空,也要種。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地上種菜,海裡“種魚”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但這一次,我們要把“菜”種到深海。深海能種什麼“菜”?深海的“菜”就是魚。

那為何不近點養,非得跑到深海?實不相瞞,近海養殖區域已接近飽和了。眼看那麼一大片真正的藍海,勞動人民就不心動嗎?不想種點什麼?

幾十年前,内陸一口海帶都吃不上,幾十年後,别說海帶,蝦、鮑魚、扇貝、海參等,咱都能吃上了。而且都是很多院士帶頭人工養殖,可以說就是在海邊種的。

在幾代人的堅持“耕海”下,我們已成為海水養殖世界第一大國。但是,近海的魚類品種已經滿足我們的胃了,什麼石斑魚、大西洋鲑魚、三文魚等,很多都要靠進口,或者人工捕撈。

全世界人口那麼多,全靠捕撈,海魚總有被吃光的一天。

這些都行不通,是以“養深海魚”就被提上日程,一畝海水十畝田,我們的海水養殖産業從近海走向了深遠海。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國信1号,深海“糧倉”擔當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國信1号

2022年5月,由青島國信集團打造的“國信1号”傳遞營運。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國信1号”是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總投資4.5億元,船體長249.9米,寬45米,型深21.5米,吃水12米。

船内有15個養殖倉,總水體近9萬立方米。目前一年可以養3700噸魚左右。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什麼是養殖工船?其實就是“船載艙養”,艙裡的“魚塘”是流動的海水,跟船外的海水是一模一樣,就是隔着一層船身而已。

在傳遞前,“國信1号”已經帶着大黃花魚們逛了好幾個月的海,已經去了甯德、台州、舟山、青島、威海、珠海等海域養殖,主打一個可自由移動的“大魚塘”,也收獲了金燦燦的大黃魚。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目前國信1号養的魚是大黃魚,又野又黃又金又鮮!為何是大黃魚不是其他魚。衆所周知,大黃魚是海水魚中最難養殖的一款魚。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也就是說,把最難的魚都能養好,那養其他的魚,像三文魚、大西洋鲑魚、石斑魚不就很容易,指日可待了嗎?

是以養大黃魚也是有一定的實驗意義!哪怕現在國信1号出産的大黃魚賣的比市面上要貴,但畢竟品質擺在那裡,靠大黃魚掙錢也不是國信1号的目标,但虧本賣那也不行。

根據農業農村部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大陸已建成4艘養殖工船,40個桁架類網箱以及2萬餘口重力式網箱。

國信1号并非第一艘養殖工船。大陸首艘養殖工船是“魯岚漁61699”,在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啟航了。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但國信1号技術牛的很,可以移動躲避赤潮以及台風等惡劣天氣。而且還有水體交換系統,可以将40米深的海水通過技術注入養殖艙中,每天不間斷換水高達16次,總之,就是讓魚們跟生活在海裡是沒差別的。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斥資4.5億,真的值嗎?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看看網友的暖心評論:

就為了一口香煎大黃魚,值了。
大陸主糧安全,就是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安全。肉蛋奶,還依靠大豆進口。就是蛋白質和脂肪不足,魚類既可以提供蛋白質又有脂肪。價格再低一點就可以緩解農業安全。
深圳的天然氣加工用能量差來養極地才有的冷水魚。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國信1号的大黃魚

就像網友說的,先不說這個巨無霸又一次重新整理大陸深海養殖産業的記錄,主要是可以提供高品質蛋白,這才是關鍵點,食品安全刻不容緩。

大陸的海水養殖産業經曆了好幾波浪潮。

從藻類,也就是海帶開始養起。

震驚吧!我們從連海帶都養不了,到不止能養海帶,還能養蝦、養貝類還有海參等海産品。

這中間吃過了多少海水的“又苦又鹹”,從零到世界第一,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封鎖”圍剿中突出重圍。

當時,内陸人民由于缺碘導緻很多人生了“大脖子”病,在沿海地區的人反倒沒有這種。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海帶

是以,我們需要大量的海帶或者藻類,但是當時由于海帶養殖技術被“封鎖”住,我們不得不從國外進口海帶,白花花的銀子都被國外掙了。

沒想到當時我們的青島水産研究所“太公”級的院士很有骨氣,我們自己學,自己種!不用1年,就成功了,而且還從青島種到了福建、浙江、廣東、江蘇等近海海域,把海帶種到了我們涼拌吃都吃不完,還大量出口海外。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海帶養殖場

種完了海帶,黃海研究所“太公”級的院士就開始研究養對蝦,不過對蝦也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成功,在80年代,沿海幾百萬畝的對蝦,已經形成了産業化,同樣大量出口海外。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對蝦養殖

9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爺爺”級又成功研發海灣扇貝養殖産業,是以,扇貝們也上了我們的餐桌。

90年代末,又是黃海水産研究所開始來活了,這一次是養海魚,也就是多寶魚。當時本來想和英國買育苗技術,但是對方獅子大開口。

我們的科研人員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我們自己突破自己,終于在1999年成功養活了100多萬尾魚苗。

而且不止多寶魚,還有國外的貴族魚,像黑石斑和條斑星鲽等,咱也能吃到了。

養殖往越來越貴的海産品進軍,接下來就是海參、鮑魚等海洋珍品的養殖了。在這之前,想吃鮑魚和海參都要人工捕撈,慢慢的野生資源就枯竭了。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海參養殖

是以,這一次是青島率先研究起了刺參的養殖,終于在2000年突破技術,咱也能吃到海珍品了。

這一路的颠簸,直到今日的國信1号,都是環環相扣。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如今,我們有錢了,我們掌握了海洋養殖技術,加上我們有先進的造船技術,三合一,進軍深海,我們未來的糧倉在“星辰大海”!

是以,哪怕是需要斥巨資,目前可能本都還沒能收回來。但海洋養殖技一路過來所遇到的坎坷,我們都不曾畏懼過,一次又一次突破,我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為了讓我們吃飽飯以及吃的更好,我們有好多的“袁隆平爺爺們”,不管是在陸地還是海上都在辛勤“耕種”,一直默默地在背後給我們農民種菜種米、漁民養魚提供技術。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海水養殖産值,逐年平穩上升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根據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釋出的《2021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顯示,按當年價格計算,全社會漁業經濟總産值29689.73億元,其中漁業産值15158.63億元。

漁業産值中,海洋捕撈産值2303.72億元,海水養殖産值4301.70億元,淡水捕撈産值336.56億元,淡水養殖産值7473.75億元。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根據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釋出的《2022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顯示,按當年價格計算,全社會漁業經濟總産值30873.14億元,其中,漁業産值15267.49億元。

漁業産值中,海洋捕撈産值2488.91億元,海水養殖産值4638.84億元,淡水捕撈産值276.70億元,淡水養殖産值7863.03億元。

明顯可見,海水養殖産值一直在逐年平穩上升。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國信1号”來之不易,可以複制嗎

“國信1号”傳遞的當天,時任青島國信集團副總經理曾感慨道,這條船中國人等了40年!

2019年,國信和中國船舶集團、中國水産科研院、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等機關一起自主研發,從研發、建造到海試,這中間光是專家論證會就開了80多次,考察調研了100多次,發現并解決問題都有1000多個。

終于,“國信1号”成功挺進深海!太硬核了。

目前,國信1号的姐妹号,“國信2-1号”和“國信2-2号”從去年5月開始,就已經開始在建造了。

而且,國信1号10萬噸級别已經是天花闆級别了,沒想到姐妹花們要更新到15萬噸級别,一句話,厲害了我的國!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光這幾艘養的魚夠吃嗎?夠賣出國外嗎?要相信,咱國人的“胃動力”還是可以的。

國信集團也是懂的!計劃在未來5年内,立下了“50艘養殖工船”的flag。

國信的野心藏不住了,要形成12支深遠海養殖船隊,總噸位突破1000萬噸的那種!

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深海“糧倉”、海上“牧場”,大有可為!

你對深海養殖有什麼好的建議和看法?請在評論留下你的看法。

#頭條創作挑戰賽#

破防了!斥巨資4.5億造大國重器,就為了養魚,被網友評論區暖哭

國内營運最早的财經自媒體,百萬商界精英的必備讀本,聚焦每日熱點事件、财經人物、創投故事、财富商機等内容!每日為您提供更真實、更專業的商業報道,歡迎關注@首席商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