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興區北臧村鎮“緻富苗”育出農業發展全鍊條

作者:北青熱點
大興區北臧村鎮“緻富苗”育出農業發展全鍊條

位于北臧村鎮前管營村的北京耕宇澤坤農業種苗基地是北臧村鎮首家取得農作物種子生産經營許可證的種苗基地。去年9月,耕宇澤坤種苗基地建成投用,不僅标志着北臧村鎮擁有了自己的種苗基地,也為完善轄區農業發展鍊條增添助力,北臧村鎮農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政策與資金的支援成就種苗基地

2021年,北京市在全市推廣了設施農業以獎代補項目,此時的北臧村鎮恰好需要自己的種苗基地。乘着政策的東風,盧永剛租下北臧村鎮前管營村7000餘平方米土地,建立北京耕宇澤坤農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并作為公司的法人,申請項目資金開展事業。北臧村鎮政府積極幫助申請資金及種子生産經營許可證等,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性扶持。

“長年有苗,錯峰出苗”是園區的育苗特色,而種苗培育的類别則基于大興區農業服務中心技術推廣站給予的指導,根據市場需求,春天做西瓜及蔬菜的種苗培育,夏秋兩季做葉類菜種植,冬天做果蔬類種植。“前期,我們園區也會開展市場調研,一方面了解各類果蔬的産值和營養價值;另一方面對區域土地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選擇種苗類型。”盧永剛介紹,例如普羅旺斯蕃茄、菜椒、豌豆芽苗菜、L600小西瓜等,這些都是市場需求量比較大的果蔬,且營養價值高,了解這些以後,在後期種植過程中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投資。

此外,鎮農業發展部門通過定期檢查、不定期走訪的方式對育苗基地進行問需、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的教授圍繞種苗的剪芽扡插、光溫濕控制、施肥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控等定期來做育苗技術指導。這些使得園區的育苗工作在效率和精準度上不斷提升。

目前,除了銷售給周邊農戶,園區與區外農業公司達成合作,已完成甘藍67000株、蕃茄2萬株、辣椒13000株、貝貝南瓜4000株、茄子3000株、香芹10萬株種苗的訂單,甚至走出北京,與張家口懷來縣達成合作,完成2萬株甘藍的訂單。為了拓寬銷路,園區正在向大興區各村的農技師做農資和種苗推廣,鎮政府也在積極幫助宣傳、尋找資源,助力園區高品質發展。

智能化培育賦能農業新質生産力

科技育苗大棚改變了傳統的育苗模式,實作了種苗工廠化、規模化、智能化的生産,為反季節蔬菜提供了優質的種苗來源,耕宇澤坤種苗基地自然也少不了先進的現代農業設施。據悉,園區每年預計可培育種苗300萬株。

走進智能化大棚,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苗床架上有序擺放着蕃茄、茄子、辣椒、甘藍等種苗,長勢喜人。種苗上方懸吊着智能噴水裝置,從業人員按下啟動按鈕,實作一秒噴灌。大棚側面的送風機可通風換氣,讓棚内空氣保持清新;通風機上的水簾則起到降溫作用;棚頂的遮陽網可根據秧苗生長所需的光照進行調節,確定正常的光合作用。在另一處豌豆芽苗大棚内,一撮撮嫩綠的芽苗菜生長旺盛。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像這樣的芽苗菜把控好濕度和光照,生長周期一般在7天左右,它們也将以訂單農業的形式出售給蔬菜批發市場。

目前,園區建有兩個育苗棚,分别占地2800平方米和3400平方米。盧永剛形容,培育這些種苗就像照顧孩子一樣,根據種苗的喜好進行控溫、控濕、控光,保證種子的出苗率和秧苗的生長品質,“我們對籽種的篩選非常嚴格,所有的籽種都來自中科院和農科院,確定秧苗的高品質。”盧永剛介紹,高品質的籽種加上細緻的培育才能長出健壯的秧苗,這也是成就高品質果實的基底。

創造就業崗位最大限度助農增收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園區第一波育苗期從3月份開始,大約持續一個半月,這期間需要更多的人手打理種苗,最多時一天有十幾位村民同時上崗。由于前期是機器播種,穴盤中每個培養皿裡的秧苗數量不一,出苗後需要人工分種。一個穴盤有72個培養皿,村民需要将培養皿中數量多的秧苗分種在沒長出種苗的培養皿中,確定每個穴盤秧苗充足。

“來這工作的大多是本村的村民,一小時25元,一天可收入二三百元。”公司總經理王明輝介紹,育苗期前,他們會告知村委會并留下聯系方式,讓村委會聯系村民,有意願的村民可到園區工作。

基地不僅帶動了本村村民就業,也為周邊鎮村的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62歲的李建成是臨鎮龐各莊鎮東黑垡村村民,從基地建成以來一直在這裡工作,每天負責大棚的管理工作,“每天騎電動車20分鐘到這上班,中午管一頓飯。”每月4000元的收入,讓李建成感到很滿足。

除了創造就業機會,園區還為周邊村民提供優惠種苗,本鎮及周邊村民需要種苗,園區收取的價格是市場價的一半甚至更低,最大限度幫助農民增收。

功能拓展促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後期等種苗工作穩定後,我們還将開設更多功能性區域。”談及園區未來的發展,盧永剛表示,目前,還有25000平方米土地正在申請種苗基地,規劃為8個種植棚和2個展示棚。

将分揀包裝工作間規範化并充分利用保鮮冷庫區,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對采收後的果蔬進行清洗、檢測、分級等粗加工處理。此外,還将結合鎮域黨建、紅色教育、科普等工作在園區建設研學基地,與北臧村鎮旅遊文化資源相結合,組織學生、青年、企業等各類團體到這裡參觀學習、體驗現代農業魅力。

耕宇澤坤農業種苗基地的建成,标志着北臧村鎮擁有了自己的種苗基地,進一步完善了區域農業發展鍊條,北臧村鎮奮力書寫着北京“種業之都”的北臧答卷。

近年來,北臧村鎮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優化調整産業結構,創新發展都市農業、鄉村旅遊等業态,逐漸實作種苗培育、農業生産、農産品初加工、銷售的全流程農業發展鍊條。同時,依托永定河、郁金香等區域文化,将農業發展與旅遊資源有效銜接,形成鎮域内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全新格局,一幅壯美的鄉村振興畫卷在北臧村鎮徐徐展開。

供圖/大興區北臧村鎮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蒲長廷

編輯/彭小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