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情勝血緣】老人300萬房産贈攤主,法院駁回親屬上訴

作者:自在明月

在上海這座繁華的都市裡,一位88歲的老人馬某與他的鄰居水果攤主劉某之間,發生了一段不平凡的故事。這不僅僅是一個關于财産贈予的案子,更是一曲法律與人情交織的贊歌。

馬某,一個經曆了喪妻喪子之痛的孤獨老人,晚年生活似乎隻剩下無盡的寂寞與凄涼。然而,在這漫長的孤獨中,他遇到了劉某——一個樸實善良的水果攤主。劉某的善良和照顧,讓馬某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和關愛。

【真情勝血緣】老人300萬房産贈攤主,法院駁回親屬上訴

在兒子去世後不久,馬某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與劉某簽訂《遺贈扶養協定》。他要将自己價值300萬的房産,以及存款等财産,全部贈送給這位非親非故的水果攤主。這份協定的背後,是馬某對劉某無私照顧的感激,也是他對未來生活的安排和寄托。

然而,在馬某離世後,這份協定卻引發了争議。馬某的親屬們認為,老人在簽署協定時可能存在精神障礙,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以協定無效。他們希望通過法律手段,奪回屬于馬某的财産。

面對這樣的質疑,法院展開了審理。一審法院認為,無證據證明馬某在簽訂協定時行為能力受限,且協定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具有法律限制力。劉某也提供了證據證明,他在與馬某簽署協定後,按照約定履行了對馬某生養死葬的義務。是以,一審法院支援了劉某的訴訟請求。

【真情勝血緣】老人300萬房産贈攤主,法院駁回親屬上訴

然而,馬某的親屬們并不甘心,他們向上海二中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充分考慮了馬某在簽署協定時的精神狀态和認知水準。法院認為,雖然馬某年事已高,但依據現有的醫學診斷和病史資料,難以認定他在簽署協定時欠缺足夠清楚的精神狀态和認知水準。此外,法院還結合了馬某親屬以及社會一般人對馬某精神狀态和認知狀況的判斷,最終認定馬某在簽署協定時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審法院還強調,遺贈扶養協定是一種賦予自然人對自己身前身後事進行意思自治的制度安排。在本案中,馬某選擇将财産贈送給劉某,既是對劉某無私照顧的回報,也是對自己晚年生活的安排。這種選擇并沒有超出馬某當時的了解和認知範圍,也沒有對他造成不利影響。是以,法院最終确認了《遺贈扶養協定》的有效性,并駁回了馬某親屬的上訴請求。

【真情勝血緣】老人300萬房産贈攤主,法院駁回親屬上訴

這個案子的判決結果不僅展現了法律對老年人自主權的尊重和保護,也展現了社會對于人性和情感的深刻了解。在這個看似冰冷的法律世界裡,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溫暖和關懷。這份關懷不僅來自于法律對老年人權益的保護,更來自于我們每個人内心深處的善良和同情。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法律與人情的交織,也看到了社會對于弱勢群體的關愛和尊重。這樣的故事讓我們相信,在法治社會的道路上,我們不僅能夠實作公平正義的目标,更能夠傳遞出溫暖和關懷的力量。

繼續閱讀